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国花生同小麦、玉米、大豆、油菜一样,是世界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不同的是,我国不是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的贸易大国,而绝对是花生的贸易大国。花生是我国进出口大宗农作物品种之一。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未来国内花生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
我国花生国际贸易结构比较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贸易竞争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市场集中度等指标,对1994-2003年期间我国花生国际贸易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与世界主要花生出口国家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花生贸易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营管理》2000,(1):47-48
据专家介绍,90年代以来,我国花生生产发展迅速,单产、总产的发展速度均居同期世界主要花生生产国之首。1990--1998年,我国花生面积扩大了113.3万公顷,种植总面积达到404万公顷,增长了39%;花生单产由2190公斤/公顷提高到2941.5公斤/公顷,提高了34.3%;花生总产增长很快,1998年比1990年增加了551.8万吨。虽然花生种植面积仅占油料总面积的1/3,但其产量却占全国油料作物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4.
花生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农产品出口品种。我国花生总产量和种植面积分列世界第一、二位,威海市则是全国重要的花生产区和山东大花生的传统出口基地。笔试就加入WTO对威海市花生产销形势的影响与对策,作如下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考察了我国花生出口竞争力的变动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了影响花生出口竞争力的价格和非价格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花生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2011年花生种植效益提高将促进花生种植面积稳中有升,良种的推广将使花生单产有望提高,若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2012年花生总产将很可能继续增长。不过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我国花生产量增长很难有大的提高,而国内花生消费在压榨需求和食用需求的拉动下刚性增长,呈需求增速大于供给增速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日前,江西省展示了我囝新近试种成功的“太空一号”花生,出油率比普通花生高出20%以上。专家称,“太空花生”的试种成功不仅为我国农民提供了一个优质高产新品种,其高出油率也将显著提高我国花生食用油行业的竞争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花生的贮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吉范 《致富之友》1996,(11):23-23
花生的贮藏贺吉范花生营养丰富,是重要的油料和副食品.经济价值很高,在我国大多地区都可种植。但如贮藏不当,食用则变味,难以入口;制油则不能保证质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讲究科学的贮藏方法。一、花生的贮藏特性1.吸湿性强,容易生霉。花生含有丰富...  相似文献   

9.
《农民科技培训》2007,(8):41-41,40
花生是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其原料和加工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花生出口国,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国家粮油食品安全,增加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应大力加强花生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市场短波     
我国花生市场孕育无限“升”机农民日报报道,今年我国新花生大量上市后,产品价格有望大幅度上升,市场销量也会大增,并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农产品。——出口渠道增宽。花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我国加入WTO后,出口渠道将会增多,出口销量将大幅度上升;同时,国际市场对花生的需求量将大大超过花生的产量,必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价格大幅上升。我国花生价位一直走低,国内市场平均价格每公斤仅为4元左右,而出口价格只相当于国际市场的60%-70%。加入WTO后,我国花生参与公平竞争,将出现国内外两个市场…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中国花生种植的区域特点与商业流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我国的传统经济作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和应用史,但对其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却没有论著予以论述。本文从历史地理角度对我国花生在历史上的传播与分布,中国自然环境与花生品种、种植技术的关系,花生在中国的用途与商业流通等方面来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学界对花生在中国种植历史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影响下东北花生业发展潜力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东北农牧交错区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简要综述,对干旱和土壤沙化趋势影响下东北农牧交错区花生发展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该区域形成的花生优势种植区进行了初步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东北农牧交错区花生发展潜力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Japan's import demand for both raw peanuts and processed peanut products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Rotterdam model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an increase in the Japanese raw peanut quota on peanut imports from the USA and its competito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f a larger import budget were allocated to raw peanut imports by Japan, most of the increase would be allocated to imports of Chinese raw peanuts. Furthermore, U.S. exports of peanut products could be affected if Japanese expenditures on peanut product imports change as a result of an increase in the quota for raw peanut imports. Thus,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Japanese import quota for raw peanuts provides only limited market opportunity for U.S. peanut exports, and China appears to benefit more than the USA from an increase in the Japanese raw peanut import quota. In contrast, the value added trade of peanut products could provide a better market opportunity for the U.S. peanut industry.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森林旅游业发展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强调绿色产业、生态旅游的今天,森林旅游业“异军突起”,在我国的旅游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我国森林旅游发展的历史、现状、特点以及我国森林公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森林旅游发展的趋势及对我国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e growth of China's middle class is driving an expansion of interest in ‘green’ and sustainable food, food that is perceived to be healthy, saf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elf-consciousl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s a new phenomenon in China, but it has emerged from, and builds upon, an agrarian history that is marked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West.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middle class, an overwhelmingly urban group, and Chinese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 largely urban-oriented enterpri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ur work in establishing and operating Beijing's first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 farm. We discuss the farm's environmental and institutional sustainability, situating its development within the larger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griculture, and we examine the potential for future success with CSA models in China based on evidence from this case.  相似文献   

16.
研究分别从贸易历史、国际比较和模型模拟的视角对中国未来食物供求平衡状况进行了展望和模拟分析。(1)贸易历史的角度的经验结果显示,中国食物贸易净进口呈扩大态势;(2)中国大陆与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国际比较结果表明,中国未来粮食净进口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对蛋白质来源食物需求可能会快速扩张;(3)基于中国食物供求局部均衡模型的模拟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谷物和油料作物供求平衡的缺口将不断扩大,主要谷物和油料作物的自给率将不断下降,同时,中国采取的玉米产业需求抑制政策对中国粮食供求平衡具有深远影响。综合以上不同视角的结果可以看出,要根本解决中国食物供求平衡问题,有必要建立食物安全与其他安全的综合安全观,实现4个方面的战略转变。即:第一,从重视确保数量向重视确保国内外资源战略转变,如签订粮食供给的政府间协议。第二,从重视总体粮食安全向重视主食安全、区域安全、运输安全(或航道安全)、流通和分配渠道安全、不同收入群体家庭食物安全转变。第三,从重视单一的食物安全向产业安全和质量安全转变。第四,从重视本国食物安全向全球视角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丹麦与中国农业合作社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丹麦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特点、内部制度安排、合作社发展动力等方面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比较,分析了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丹麦农业合作社的具体差别,认为合作理念、社员自治、人才培养是目前中国从丹麦合作社发展中可以汲取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养殖渔业权制度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渔业权制度是我国渔业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在回顾60多年来我国渔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产养殖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经验,指出我国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养殖渔业权物权属性的民法根据有待明确,土地及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有待稳定,土地及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待规范,养殖渔业权补偿制度有待完善,养殖户承包经营负担有待减轻,管理服务体系有待健全,等等。为尽快稳定与完善水产养殖业的制度基础,必须坚持水产养殖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坚持科学规划,实施严格的用途管制制度;明确水面所有权主体,解决所有权缺位问题;明确物权属性,确保养殖权长久不变;明确政策界限,确保承包经营权流转沿着健康轨道进行;建立健全管理服务体系,夯实保护养殖权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何建新 《中国农史》2007,26(2):130-136
本文以《中国农史》、《农业考古》和《古今农业》为来源期刊,借助《中国引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应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统计分析了1981~2006年6月的中国农史论文的被引情况。得出了平均被引篇次、高被引次数作者及机构、高被引论文篇数作者及机构、中国农史期刊互引、高被引论文等数据及中国农史学科渗透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渔业保险历史积累风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简单回顾建国以来中国渔业保险的发展历程,重点对其历史积累风险进行分析,初步将其划分为渔业保险的风险起始期、积聚期和显现期这三大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渔业风险特征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通过时间序列分析,以期为中国渔业保险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一个历史分析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