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古往今来众多集文学与法学于一身的美文专著中,卡夫卡的长篇寓言小说《审判》塑造了不道德的执法者,在对罪与非罪推定的争论中,通过主人公K的命运轨迹,揭示了法的隐秘性造成的不公正和证据规则背后的法律悲剧,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浓厚兴趣.本文通过对文学作品《审判》的梳理和评述,对文学作品中涉及的法律形式、审判方式、证据规则等法学相关理论进行了重点分析,并结合主人公K的人生轨迹以及作者卡夫卡的生活背景,对相关法学理论对后世的启示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赵本夫短篇小说往往有着含蓄的主题暗示与简洁的叙事风格,再加上空灵的宿命情节,使得他的小说有如一篇都市生活的寓言.  相似文献   

3.
席勒以为暴力是一种毁灭人性的力量,人性与暴力不相容,卡夫卡在他的小说《在流放地》指出,极权加技术使人丧失人性。纳粹集中营和卡夫卡笔下的流放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在凯尔泰斯小说《无命运的人生》中,集中营里的囚犯却没有丧失人性,他们用各种类型的“固执”,使自己作为人活下去。“固执”是他们对集中营的一种反抗,反抗暴力对人和人性的摧残,同时也证明他们是人,并具有人性。人性不是那么容易被摧毁的,这是小说想表达的一个思想。  相似文献   

4.
《变形记》是卡夫卡最为重要的短篇小说,而“异化”则是这篇小说所要反映的主旨。本文主要探讨文中主人公“变形”的原因及作者与主人公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5.
困境,是余华的小说《兄弟》中主人公无法逃脱的际遇。已有论者意识到两大话语系统在小说中的运用,本文不再关注小说话语层面的外部特征,而是试图揭示小说话语如何进入小说的内核。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作者借由狂欢话语而进行欲望的表达和生存状态的揭示,又借由概念化话语消解抗争的意义,是这部小说成为文化寓言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一个是革命时代的幸运儿,一个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宠儿,一个是市场经济时代的新人,三个人,三种身份,透视三类人生,演绎一段历史。小说《金奴》正是这样的一种寓言式小说,刻划现实生活最底层人群的深人性。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四》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一部政治寓言,更是一部具有预言性质的科幻小说,是20世纪以来最为著名的政治讽刺小说。作品通过对一个普通的小人物的描写,深刻分析了极权主义社会,并设想了一个令人窒息的高度集权的社会,揭示了极权主义的本质。小说通过对每个人物的形象的刻画和新话的运用,使小说充满了讽刺意味。本文尝试分析《一九八四》的语言特色和反讽手法,去感受小说作者在小说中展现的语言魅力和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卡尔维诺是意大利当代最富特色的作家,其每一部作品都呈现不同面貌,尤其是幻想小说和神话寓言,想象力极丰富,令人惊讶.文章以他的寓言故事<黑羊>为解读对象,探讨卡尔维诺如何在一个黑暗的世界上找到通往光明的道路,如何拯救这个"罪孽的世界",和对无边的意识疆域的强韧的开拓.  相似文献   

9.
残雪的小说被认为是展现了存在的荒诞、虚无以及人性的丑恶本质,残雪被称为中国的卡夫卡。笔者赞同这样的评价,但纵观残雪的小说作品,笔者认为残雪的小说创作显示了一种模式化、单一化的倾向。因此.本文试从结构、形象、意象、人际关系、对话方式五个方面来分析这种模式化倾向。为了分析的方便,本文主要以《残雪自选集》中收录的10部中篇小说、24篇短篇小说为例。  相似文献   

10.
约翰·班扬在《天路历程》中把宗教理想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把具体的社会现实赋予抽象的宗教理想。小说中的地点、人物、事件、寓言均取材于班扬生活的时代或亲身经历。班扬通过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角色塑造,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揭露与批判。  相似文献   

11.
《英国病人》是一部叙述历史和人的寓言式的影片。通过四个经受战争创伤需要拯救的人的治疗与被治,诗意地表达了反战的主题。影片成功地改编于同名小说,融战争、爱情、侦探、史诗于一体,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极具可看性。  相似文献   

12.
逯艳  韩一红 《大众商务》2011,(12):131-132
本文写了《庄子》的寓言在艺术上的成就,通过《偻丈人承蜩》和《吕梁丈夫游水》两篇文章来谈《庄子》寓言丰富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3.
<看不见的人>表现出埃里森在创作中高超的艺术手法.寓言和象征主义的成功运用是其一大特色.埃里森运用寓言和象征手法揭示大主题"不可见性",批判种族压迫与歧视,展现黑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精神.  相似文献   

14.
语言受文化影响深远.因此要学好英语,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了解神话、寓言的背景传说,把握真正用意,恰当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为了提高英语水平,还是为了研究,我们都不能忽视由神话寓言而来的文化沉淀物.  相似文献   

15.
《檀香刑》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情节本身也并不是此小说所要竭力讲述的内容。在这个寓言里,人及与人有关的物都具有一种文化符号意义,这些意义互相交织与自相消解,体现了作家对中国传统的士文化与侠文化的反思,最终指向的是作家对人性的追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金色笔记》中,莱辛将各种主题浑然成篇,为读者提供了富有个性的人物素描。作为“营造秩序、提出一种新的人生观”的预言家,她利用小说寓言了两性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在未来宇宙空间的位置,并对生活作出哲学性的阐释。她还探求了小说在形式、内容和功能方面发生的变化,锐意改革:展示了以四本笔记,并穿插日记和剪报可以成篇的小说形式,从描述婚外恋的角度对小说内容进行革命。作者在笔记中也触及了社会现实,挖掘人的商业化态度,揭示了感情和财产、金钱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象征,揭示了人性关系之本是彼此相依、驱散孤独,两性关系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17.
卡夫卡的作品以其多义性、梦幻性和荒诞性在文学批评界成为难解之谜。孤独意识是卡夫卡作品中人物形象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作者内心深处非主流文化自我意识的深度体现。文章从卡夫卡作品中非主流文化意识的流动过程和成因两个方面对其非主流意识进行了研究,认为非主流文化意识的成因,除时代背景、社会结构、家庭关系、犹太血统和婚姻生活之外,自我意识、哲学影响及艺术追求等也是其非主流文化意识的形成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苏轼才华横溢,一生仕途坎坷,在寓言创作上深受佛教寓言、柳宗元寓言和宋代理性思想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独特的艺术特点:寓言形象鲜明、独特;善用生动的对话,表达人物个性;汪洋恣肆的的浪漫主义色彩;将自己作为人物形象融入情节;智慧的苦笑。  相似文献   

19.
金江和黄瑞云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寓言家,他们年龄相近,职业相仿,共同为中国当代寓言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比较,发现二位作家寓言的人物形象、寓示手法、题材主旨等存在许多相似和不同,作家长期生活的地域文化、职业环境及其人生际遇对寓言创作影响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寓言文是对此前有寓言内容在内的文体的突破,其突出之处在于其能独立成篇。其寓言文主题积极,针贬时弊,特点相当明显,是中唐古文运动在文体改革上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