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洱茶逐渐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已有较好的品牌效应,但真正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大品牌还很少见。本文分析了普洱茶品牌构建与开发中存在的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普洱公共品牌产权主体缺位,普洱茶"企业品牌"多而混乱,普洱茶品牌缺乏特色等问题,提出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确立普洱公共品牌主体,制定严格行业标准,鼓励创建自有品牌,挖掘普洱茶品牌文化内涵,打造个性品牌等建议,以期对云南普洱茶产业品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中国涨价最快的食品中,普洱茶可值一提。其一,提到普洱茶,很多人一样可能和我的反应一样:"能喝的古董"。这是普洱商们为普洱茶作的形象定位,单从形象推广上来讲,他们作到了,效果还不差。但作为一个品牌营销人,我则觉得这个定位有点怪,不是不好,而是有点不对劲。普洱茶被当作"古董"来卖,在现在的"炒股潮"、"古董热"、"兰花红"投资热的大背景下,一个"能喝的古董",确实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粟娟 《糖烟酒周刊》2007,(12):96-96
自从2003年,云南的普洱茶北上带动了以北京为代表的市场之后,国内的普洱茶行业就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普洱茶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收藏市场、拍卖市场应运而生;消费市场、礼品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扩大。尽管目前普洱茶全行业的市场规模还不到一家大企业的年销售额,但市场已经从当初的台地茶、古树茶、野生茶等茶青的竞争和不同山头茶青的竞争,逐渐进入一个以品牌为导向的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4.
普组 《致富天地》2006,(8):16-16
普洱是名扬世界的“普洱茶”的故乡,这里孕育了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是天下普洱、世界茶源、普洱茶都、茶马古道的源头。普洱茶因普洱而得名,普洱因普洱茶而名扬天下。南宋《续博物志》有“西藩之用普茶,已自唐时”的记载;清代阮福《普洱茶记》中记录“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说。走进普洱,人们会被独特的普洱茶文化的魅力和热火朝天的建设情景所感染。  相似文献   

5.
徐英 《商界名家》2005,(10):68-70
“猪圈发酵普洱茶”的报道给正在崛起中的普洱茶一个当头棒喝,虽然事情发生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广东,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普洱茶的发源地——云南也身陷其中!他们能否自救,又如何自救,并为自己验明正身——此普洱非彼普洱?  相似文献   

6.
《商业文化》2006,(11):80-81
眼下,有许多人很喜欢喝普洱茶,也想收藏一些,但又不知道什么样的普洱茶是好的,该如何收藏,因此他们想了解一些普洱茶的收藏知识。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业内有关人士。普洱茶收藏有误区一、盲目追求年份。普洱茶收藏者李国勇告诉记者,其实存放20年以上的普洱茶目前已经很少了,三四十年以上的普洱茶更是罕见。现在市面上部分卖价达千元的“陈饼”,其实是某些商家用出厂仅一两年甚至几个月的茶叶蒸制的。二、认为收藏陈化茶可赚大钱。其实个人收藏普洱茶的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7.
钟农  黄国华 《致富天地》2007,(12):14-15
2006年17月1日,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普洱茶综合标准》。该标准包括《普洱茶》、《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普洱茶生产技术规程》、《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4个标准。其中《普洱茶》标准(DB53/103—2006)是强制性地方标准,其余3个是推荐性地方标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云南普洱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云南茶产业的核心品牌。然而近年来,普洱茶市场也潜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危机。少数不法企业和个人以次充好、掺杂使假,损害普洱茶名声的情况时有发生;假冒商标、商标侵权、无照经营、假冒生产企业名称以及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不时扰乱茶业市场。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重视有强大保健功能和迷人口感的普洱茶,普洱茶逐渐成为茶中新贵。都说酒是陈的醇,茶是新的香。不过,普洱茶是个例外。普洱茶越陈越香,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  相似文献   

10.
中国普洱茶的生产与市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我国普洱茶历史悠久,迄今仍是一种重要的特种茶饮品,其特殊性在于产地独特、功效独特、文化独特;普洱茶销售市场经历了从以出口为主到国内市场地位逐步上升的变化过程,传统市场升温,新兴市场扩展,品种内涵凸显,增长幅度可观。普洱茶生产和市场销售中也存在某些问题,一是标准滞后,品牌杂乱;二是生产分散,技术落后;三是市场销售行为不规范等。文章提出,要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确立生产和销售的相关技术标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市场制度的建设,促进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茶叶产品。普洱茶的历史悠久,加工工艺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步发展完善。本文阐述了普洱茶加工技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旨在为普洱茶加工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参照,为了解普洱茶的历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普洱茶热炒之风再度刮起,市场价格也一路飚红。据说在普洱茶的故乡,几乎不起眼的时间就崛起了数百甚至上千家的普洱茶生产企业,争“正宗”,争名头,争原产地,争“茶马古道”……闹得不可开交,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13.
普洱陈年老茶因稀有而被惦记,这些沉淀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陈年普洱,在经历世代变迁后,洗尽铅华,以最质朴最原始的风貌展现在各位茶友的面前。本期秋拍看点,就随记者一起关注匡时、保利都呈现了哪些号级茶、印级茶,成交情况如何以及哪款普洱茶饼最受欢迎。  相似文献   

14.
刘丽琴 《中国市场》2007,(25):40-41
<正>如同中国股市最近的行情,普洱茶这种原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茶叶,也同样历经了价格从暴涨到暴跌、销售市场从狂热到降温的“冰火两重天”。6月7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王庆在京指出:国内普洱茶市场已经存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阐述了普洱茶功能论、普洱茶价值论、功能价值实现论,简称"三论".功能论认为,中国普洱茶主要有保健养生功能、价值投资功能、生态环保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等四大功能.价值论认为,普洱茶的价值应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等三个完整的部分;经济价值是开发茶资源和发展茶产业的初始促动力,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则为其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力.实现论认为,市场是实现普洱茶价值和功能的主要场所,市场价格是主要实现形式;但普洱茶的生态、文化价值与功能并不能完全在市场通过价格形式得到实现,还需要辅以其他非市场的实现形式和载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普洱茶的保健功能逐渐被科学证实,市场不断升温。但作为普洱茶原产地的思茅市,其普洱茶产业竞争力严重不足。本文从茶叶相关产业联系出发,以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理论为依据,提出沿着两条线索,即横向的左右互动和纵向的由上至下,拓展普洱茶相关产业发展,确定了优先发展生态茶园、茶叶机械制造业、深加工、包装流通、普洱茶文化产业和普洱茶旅游产业等六大产业重点,以此来提升普洱茶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普洱茶特色及拓展产销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普洱茶的栽培利用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种茶和茶文化。普洱茶性较中和、正气,其对人体免疫功能的综合效应不断得到现代医学的验证,是受到海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根本原因。普洱茶内外销市场正不断扩大,本世纪末,外销可达70吨。为拓展产销,应坚持“以质竞争”和“市场多元化”两大策略,开发普洱茶系列,优化产品结构,以提高普洱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丁俊之 《国际经贸探索》1994,10(3):53-56,63
中国普洱茶的栽培利用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种茶和茶文化。普洱茶性较中和、正气,其对人体免疫功能的综合效应不断得到现代医学的验证,是受到海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根本原因。普洱茶内外销市场正不断扩大,本世纪末,外销可达70吨。为拓展产销,应坚持“以质竞争”和“市场多元化”两大策略,开发普洱茶系列,优化产品结构,以提高普洱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2月1日,我国首部规范普洱茶产地、标志的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正式实施。该国家标准给普洱茶的定义是,普洱茶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11个州市)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  相似文献   

20.
普洱茶是云南的特有名茶,普洱熟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特定加工工艺制成。普洱茶成品中氧化型茶多酚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复杂作用导致其成分分析和分离难以进行。由于普洱茶原料的成分较为明确,且发酵过程比较清晰。因此,将原料成分和发酵过程综合起来考虑,普洱熟茶的品质形成机理便会相对明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