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徐州沙虎山滑坡为例,在野外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室内试验基础上,论文运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结合极限平衡理论,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该滑坡的稳定性,对滑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该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暴雨状态下处于不稳定状态。该研究成果,对滑坡在不确定因素下发生的状况进行了预测,对一般边坡的稳定性预防和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滑坡在治理过程中对其变形部位应重点控制,采取截排水措施,在雨季重点做好对滑坡的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及其成因的基础上,阐明了鄂坪乡集镇滑坡体的空间特征、物质组成、滑床-滑带特征和变形特征,探讨了其稳定性及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介绍堆积层滑坡分类及其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堆积层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堆积层滑坡稳定性评价与滑坡时间预报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堆积层滑坡预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工程为例,通过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突发的边坡顺层坍滑研究,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现场情况进行分析.查明了顺层滑坡的成因和确定了采用钢管桩注浆法治理顺层坍方的方法及施工工艺,并介绍了治理效果的观测和稳定性评价,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滑坡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发生率最高的地质灾害之一,是全球性的地质灾害。为了了解位于S206线省道东南侧正山滑坡的滑坡机制,基于现场调查资料和室内试验数据,结合滑坡区域的地形地质、气候环境特点,对某滑坡的破坏特征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滑坡主体为粉砂岩风化残坡积土层,富含亲水矿物,遇水易软化,且层面产状与边坡相近,顺倾。坡体发育两组不利结构面,破坏了边坡土体的整体性,且充当水分进入边坡的主要通道。同时因路堑挖方使坡脚地带形成了高陡的临空面,破坏了边坡土体的原有平衡状态,降低了坡体的抗滑能力,滑坡后缘发育弧形裂缝。在持续降雨情况下,裂隙和滑面充水软化,诱发边坡失稳。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4处滑坡体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滑坡体地质灾害范围内的搬迁安置方案.通过对安置点进行专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场地适宜性评价分析,选取了乡政府斜对面集镇规划区作为灾民安置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西南高山峡谷地区倾倒变形岩在地震荷载下的稳定性变化及二次变形发展趋势,文章使用动力分析法对澜沧江上游某在建水电站的一处岩质滑坡进行了研究,通过人工合成与库区相吻合的地震波,分析了滑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倾倒变形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的浅表层,地震荷载下应变较大,而深部岩体完整性仍然较好,在水电站建设中要着重考虑对倾倒变形程度严重的坡体进行支护,防止发生大规模的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贵州省德江县大兴社区崩塌为例开展了居民区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治理设计研究。通过结合现场调研及室内分析,揭示了该危岩体变形破坏的机制为:该危岩体在重力或较大下滑力作用时,岩体因重心作用下滑移产生崩塌。通过计算得出该危岩体在天然工况与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地震工况和暴雨加地震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最后,文章针对该危岩体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清除破碎危岩体、暂时封闭道路、锚索注浆与主动防护网相结合的加固方法、修建截水沟并建议将其纳入群测群防体系中。  相似文献   

9.
近十几年来,随着对崩滑灾害的研究深入,伴随高速滑坡的一种新形式的地质灾害-崩滑碎屑流已愈来愈引起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界的关注。特别自我国近十几年来典型崩滑碎屑流出现之后,人们发现碎屑流与滑坡在其形成条件、运动形式、流动速度及防治措施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本文在前人资料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研究,认为碎屑流是一种高速松散固体流,不存在滑移面,并受三个基本条件的控制,即固体物质条件,边界限制条件及潜在聚能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崩滑碎屑流的类型划分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结合研究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运用Geo-slope模块分析了天然状态下的坡体稳定性、Geo-slope与Geo-seep模块耦合分析了暴雨工况下的坡体稳定性。研究表明天然状态下坡体为基本稳定状态,但暴雨工况下坡体为不稳定状态,急需加固;经分析后采用挡土墙、排水工程、减荷反压工程与护坡工程对坡体进行了加固,再运用Geo-slope模块分析了加固后的坡体稳定性、Geo-slope与Geo-seep模块耦合分析了加固后暴雨工况下的坡体稳定性。结果表明加固后坡体为稳定状态,且暴雨工况下坡体仍为稳定状态,故加固设计切实有效、设计方案具有一定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堆积层滑坡的准确预报有一定困难,现有的各和数学模型只适用于滑坡加速蠕变阶段的临滑预报。为此,笔者提出了堆积层滑坡的长期、中期和临滑预报工作的重点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滑坡轻则破坏农田植被,重则造成人员伤亡及巨大经济损失。深入地研究及理解滑坡产生的原理和过程,有利于研究人员提出更加合理的预防及管控方案,进而避免或减轻此类灾害的影响。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简化了滑坡稳定性变化状态的分类过程,避免了采用一般数学方法容易陷入数据过拟合现象的问题。依据已有的滑坡案例数据进行仿真测试,预测和评价了滑坡变化过程的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现代交通的娇子,高速公路不仅是效率和速度的象征,而且已经成为衡量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以山西省内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以高速公路的滑坡动力学过程以及稳定性为主要分析对象,以公路滑坡预报警为目的,并展开相关的课题研究。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对确保高速公路的施工安全、保证高速公路的畅通运行、预防高速公路滑坡灾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滑坡是山地丘陵地区发生最频繁、危害性最强的地质灾害之一。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对于人们进行土地灾害评估和减轻滑坡相关损失是十分必要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开发了许多种模型用于滑坡评估和易发性分级,但这些模型大多数并未考虑数据的空间结构信息,预测精度还有待提高。研究使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风险因子后对四川雅安芦山地区震后滑坡使用贝叶斯空间逻辑回归进行建模,并与普通未考虑空间结构信息的逻辑回归建模结果进行比较。贝叶斯空间逻辑回归的AUC值为0.931,在传统逻辑回归的基础上提升了近14%,为滑坡易发性评价带来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以云南省昌宁县河西水库滑坡为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下覆基岩断层边坡模型,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开展不同断层类型和断层倾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边坡为下覆平移断层时,随断层倾角的逐渐增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断层在坡体中所处位置对其影响作用不明显;相比之下,正断层和逆断层对滑坡的孕育分别具有抑制和促进作用,研究可为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滑坡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国现有的四家专业农业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自2004年成立至2014年的经营效率.论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四家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经营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其整体综合效率较高,每年浪费均控制在20%以内,且处于较稳定状态,其纯技术效率一直处于稳定而有效的状态,规模效率值也较好.在此基础上运用曼奎斯特(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四家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测量结果为:中国专业农业保险保险公司的纯技术效率最高,综合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也呈现良好水平,而生产率受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大,仅在2011年-2012年以及2013年-2014年期间达到生产率进步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洒勒山特定的(地形、地层岩性、构造、水文地质等)地质模式是大型、高速滑坡产生的基础。丰水年降水的入渗以及不合理的水利设施使处于临界状态的斜坡触发变形破坏模式为蠕滑一拉裂式,是累进性过程。由变分法数学模拟、物理模型试验得到验证,滑坡高速的原因在于蕴育五年的滑坡当转角扩容,锁固段突然剪断,弹性能释放,高位能转换为强大动能,再加上滑面介质为泥浆,动摩擦系数很小,以及孔隙气压力,降低了滑体之法向压力,大大减少了摩擦力。  相似文献   

18.
滑坡是全球性的地质灾害之一。为了对正山滑坡病害进行治理,基于滑坡区域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分析滑坡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采用卸载刷方结合支挡锚固的滑坡治理方案。分别对正常工况、暴雨工况和地震工况下边坡可能沿既有滑动面和潜在滑动面滑动的情况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估,并从多角度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治理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9.
水利枢纽工程右岸土坝右坝头为软弱粘土基础埙段,应实施砂井施工、砂垫层、土料填筑。在加荷排水固结时,坝体部分区域拉裂.出现了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导致横向裂缝产生。通过加设防渗墙之后,坝体持续填筑至设计高程,待沉降差不多处于稳定状态时,对裂缝实施灌浆处理,从而保证整个土坝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契约稳定性与信用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但新古典的完全理性假设忽视了这一关系,现代契约理论也未能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产权是影响契约稳定性的基础性因素,此外还有博弈外因素(包括技术进步、第三方约束等)和博弈内因素(包括局中人的性质)发挥着作用.因此,契约总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信用则是在这种相对稳定状态下取得的博弈均衡.当外部因素使原有的契约关系发生变化时,原有信用关系难以为继,要形成新的信用关系则需要满足相应的信用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