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池塘“五改”。即小改大,浅改深.死(水)改活(水),漏(水)改保(水);抢(险)改防(洪)。有条件,可新建高产鱼塘。2、清塘消毒。宜在晴天进行,①干法(留水10厘米),每667m~2用生石灰80—100公斤。或用含有30%的漂内粉4—5公斤。②带水(留水1米),每667m~2用生石灰150公斤,或用含氯30%的漂白粉12—13公斤。将生石灰或漂白粉加水溶化,均匀泼洒。清塘7天后,方可放鱼。  相似文献   

2.
一、清池消毒药物生石灰:干水清塘,塘里留水6厘米—9厘米,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60公斤,溶化不待冷却全池泼洒,也可直接将灰粉撒入。在排水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可带水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25公斤—150公斤,7天—10天即可放鱼。漂白粉:干水清塘消毒,塘水6厘米—9厘米,每亩用漂白粉5公斤—7.5公斤。带水清塘,每亩用漂白粉13.5公斤,3天后即可放鱼。氨水:池水深6厘米—9厘米,泼洒氨水50公斤—75公斤,1天—2天放水进池,2天后即可放鱼。二、杀灭体外寄生虫药物硝酸亚汞溶液:病鱼用每立方米水含2克的硝酸亚汞溶液浸洗2小时—3小时,全池泼洒时每立  相似文献   

3.
<正> 冬放鱼种,不仅可提高成活率,减少冬季损耗,还可促进早春生产,年增收入30%以上 一、池塘“五改”。即小改大,浅改深,死(水)改活(水),漏(水)改保(水),抢(险)改防(洪)。有条件,可新建高产鱼塘。 二、清塘消毒。宜在晴天进行。1、干法(留水10厦米),每667米~2用生石灰80—100公斤,或用含有氯30%的漂白粉4—5公斤。2、带水(留水1米),每667米~2用生石灰150公斤,或用含氯  相似文献   

4.
<正> 1、清塘消毒 排干池水,挖除淤泥,让塘底曝晒、冰冻。然后用生石灰或茶粕、漂白粉、强力消毒剂等全塘泼施灭菌。消毒药物用量:每667平方米池塘,泼施生石灰75公斤或茶粕40公斤、漂白粉15公斤、强力消毒剂4公斤。  相似文献   

5.
<正>1.开春池塘如何准备?抓紧改塘、清塘和肥塘。①池塘"五改":小塘改大塘(面积10亩左右),浅水塘改深水塘(水深2m以上),死水改活水(能排能灌),深淤泥改浅淤泥(留10cm左右厚淤泥),低窄池埂改高宽池埂(不渗漏,雨期不被漫没)。②清塘消毒:放养前10天,留水深10cm,每亩用生石灰100kg全池泼洒消毒。③施肥肥塘:消毒3天后,用80目筛娟过滤注水深1m左右,每亩施发酵的粪肥300~500kg培水,使池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25~30cm。  相似文献   

6.
<正> 亲鱼越冬期间常患各种疾病。其防治方法如下: 一、预防1、生石灰清塘,每亩施生石灰50~75公斤。2、漂白粉清塘。水深1米以上的,每亩撒含氯量30%的漂白粉10-15公斤。3、药物预防,在食场上用琉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挂袋,或用漂白粉挂篓。4、中草药预防,投喂流子苏、铁苋菜。 二、治疗1、烂鳃病 病鱼鳃丝发白、发紫或充血。赤皮病 病鱼脱鳞腐烂或红肿。打印病 病鱼体表生有豆  相似文献   

7.
<正>"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冬放鱼种不仅能提高成活率,而且能促进鱼种早生长,鱼体增重快,增收可达40%-50%。冬放鱼种需掌握以下七个要点:1、清塘消毒。宜在晴天进行。一是干法清塘(留水深10cm或注水10cm),亩用生石灰  相似文献   

8.
许多养鱼场和养鱼专业户的实践证明,冬季投放鱼种,既可提高鱼苗成活率,减少损耗;又可促进早春生产,使成鱼增产30%左右。因此,冬放鱼种值得提倡。在通常情况下,冬放鱼种的时间,应在当年冬至到第二年立春之间。其技术要点是:一、清塘消毒。宜在投放鱼种前十天、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方法有两种:一是干塘法。将鱼塘中的水抽掉,只留下10cm,每亩用生石灰(80~100)kg,或用含氯30%的漂白粉(4~5)kg,兑水全池泼洒;二是带水法。在鱼塘水深1m的情况下,每亩用生石灰150kg,或用含氯30%的漂白粉(12~13)kg,兑水全池泼洒。二、投施基肥。基肥以人畜粪为好。…  相似文献   

9.
<正>一、养殖前准备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0~15亩为宜,能蓄水2m左右,池底平坦,淤泥较少(20cm左右),水源充足,未被污染且水源四周无污染源,排灌方便。2.清塘消毒每年用药物清塘一次,最少也应隔年清塘消毒一次。带水清塘法:水深1m每亩用生石灰120~150kg或漂白粉13.5~15kg化水全  相似文献   

10.
<正>1、鱼池"五改"。"小塘"改"大塘","死水塘"改"活水塘","浅水塘"改"深水塘","漏水塘"改"保水塘","抢险塘"改"防洪塘"。整修池塘先放水,曝晒后除去过多淤泥,只保留15-20cm厚的淤泥,铲除杂草,疏通渠道,加高池埂。2、清塘消毒。池塘留水深10cm,首先亩用生石灰90kg或含氯30%的漂  相似文献   

11.
一、漂白粉:将含有效氯25%~30%的漂白粉配制成浓度为10%~20%的溶液,一般常用于喷洒地面、墙壁、用具、食槽、粪便等的消毒。应注意密封保存,现配现用。因对金属等有一定腐蚀,不能用于金属和纺织品的消毒。二、生石灰:用生石灰加水充分搅拌,按量加水配制成10%~20%石灰乳,现配现用,不能久贮。使用石灰乳消毒可杀死多种传染病的病原,常用于畜禽圈舍、用具、粪便和尸体的消毒。三、草木灰水:用草木灰10~15公斤,清水50公斤,充分搅拌加热,滤液去渣、澄清,将药液喷洒地面、墙壁,也可作皮肤消毒。四、来苏儿:以3%~5%溶液作…  相似文献   

12.
池塘养鱼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坚持传统的药物防治措施1、彻底清塘消毒是预防病害的基本保证。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水深10cm左右50-75kg/亩,水深1m左右120-150kg/亩。茶饼(麸)水深1m左右50kg/亩。另有漂白粉强氯精等。通过清塘杀灭病原体,稍有消毒不彻底,发病率都高于消毒彻底的塘。表现为:以养鱼多年的老  相似文献   

13.
<正>俗语说"春放鱼种易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投放鱼种的最佳时机,可使养殖鱼类提早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提早吃食,提早生长,相对延长鱼类生长期。利于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一、做好清塘消毒和鱼塘准备。采取将成鱼捕捞上市或并塘暂养的方法腾出塘口,先整修清淤,用生石灰消毒,池塘留水深10cm,亩用生石灰90kg,溶化后全塘均匀泼洒,然后灌满池水,一般7天后可放鱼种。二、做好肥水下塘。清塘5-7天后施基肥。一般每亩池塘施发酵猪、牛粪200-400kg或人粪200kg(新塘或瘦水塘  相似文献   

14.
“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放鱼(蟹)种,可提高成活率,促进早春生长,增产增收。冬放鱼(蟹)种的技术要点是: 一、池塘“五改”:即大改小,浅改深,死水改活水,漏水改保水,低埂改高埂。若新建高产鱼(蟹)池塘更好。 二、清塘消毒:宜在晴天进行。养蟹塘采用二次清塘,即塘中留水10厘米,第一次亩用清塘净2千克灭菌,第二次亩用  相似文献   

15.
<正> 一、虾池条件 日本对虾养殖池池底以沙泥底质为最好,水深应在1m以上;盐度要求在15%。以上。 二、放苗准备 1、虾池消毒:在虾池进水前15—20天,用生石灰对对虾池彻底消毒,杀灭池中全部野杂鱼类和有害病菌、病毒,生石灰用量为75—100kg/亩。也可用30—50ppm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16.
1.清塘消毒 1月初,用抽水机将塘水抽干,选晴天中午温度较高时,每亩鱼塘用生石灰100公斤或漂白粉25公斤对水化浆泼洒全塘,以起杀菌防病和调节水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清塘消毒关 在鱼种放养1个月要进行排水曝晒池底,亩施生石灰150千克,然后放水进池,使水深达50—60厘米,放水时要用过滤网过滤,以防有害物质进入鱼池侵染鱼苗(种);在排水有困难的有水鱼池可用生石灰均匀泼洒清池。水深10—30厘米,亩用生石灰60—80千克,水深1米左右的鱼池,亩用生石灰120—150千克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18.
<正>1虾苗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1清塘消毒:排干池水,清除亩淤泥并曝晒。放虾苗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50~70kg/亩,或漂白粉10kg/亩消毒虾塘。1.2肥水、培养基础饵料:放苗前5~7天,虾塘进水50cm,肥水培养足够的基础饵料生物,以有机肥和微生物配合使用,效果最佳。施肥应在晴天上午9点左右为宜,阴雨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2000年开始培育刺鲃苗种,现将刺鲃夏花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一、池塘条件面积1—2亩,水深1米左右,塘泥少,水源水质好,排灌方便,便于管理。原甲鱼场或鳗鱼场条件较好。二、清塘消毒清除过多塘泥,铲除杂草,加固塘埂,防止渗漏,疏通进排水渠道。生石灰消毒:留水10—20厘米,亩用生石灰80公斤,溶化后全池均匀泼洒,然后全池搅动一遍,彻底杀灭各种敌害生物。三、注水施基肥生石灰消毒后,第3天注水50厘米,进水要密网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之后,每亩泼洒发酵后的粪肥150公斤,或沼液200公斤,培养浮游生物,做到“肥水下塘”。如塘水很肥带…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池塘准备——放苗前30天时间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池面积最好在10亩左右,水深能达到1.8m。当决定放苗时,应在放苗前30天进行石灰带水清塘,一般用石灰125—150kg/亩,施石灰后用茶籽饼适量全池泼洒。7天后排干池水进行晒塘。放苗前10天用密网进水,使池水达到0.8m深,用漂白粉2ppm消毒,拦1/10—1/5水面作为放苗池。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