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区域基尼系数的相似方法对贵州省乌江流域40个县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与耕地面积、水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农业劳动力资源与耕地面积彼此之间的匹配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结果,水资源与区域生产总值GDP匹配的基尼系数为0.4582,表明水资源的耗用与水资源带来的GDP不成比例,没有实现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协调发展,因此,贵州乌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率具有很大提升空间;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匹配的基尼系数为0.43184,处于相对不匹配状态,因此,需要根据区域水资源状况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水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匹配基尼系数为0.4408,处于相对不合理匹配状态,而耕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匹配基尼系数为0.2246,处于相对匹配状态,这表明,随着农业现代化进步,生产效率提高,农业劳动力日益减少,这有利于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农业资源利用的效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计算甘肃省及各地市的耕地、农业用水和化肥等主要农业资源的消耗系数,对该省主要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1年甘肃省耕地资源的平均消耗系数为4.54m2/kg粮食,农业用水的平均消耗系数为1.22m3/kg粮食,化肥的平均消耗系数为0.087kg/kg粮食。说明甘肃省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都比较低。针对甘肃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提高土地资源、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探析张文礼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不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查清甘肃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构成分布状况;分析其利用程度,探索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和...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我们有限的农业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城区扩建以及非农建筑用地的增加、城市人口的膨胀以及工业产业的发展挤占了大量的农业耕地,消耗量了大量的淡水资源,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人均耕地、水资源和森林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和1/6。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才能实现农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农业发展过程的资源环...  相似文献   

6.
我国未来农业科技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的农业生产资源和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使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在农业生产资源方面,主要困难包括:耕地资源更为稀缺,水资源危机日趋严重,资源污染破坏加重,劳动力机会成本提高使农业的比较效益下降等。在农产品需求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向纵深...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工作》2002,(6):43-44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之间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生产技术水平和外部环境都 有很大差异。随着市场对资源配置调节作用的不断增强,农业在区域之间进行合理分工与协作是大势所趋。根据各区域的资源特点和市场条件,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8.
不当的发展策略以及长期的超强度资源粗放开发利用使得我国土地失控、耕地流失、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出走、农业人才流失和青黄不接等问题目益严重。中国要践行“自己养活自己”的承诺必须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探索生产要素特别是科技和人力资本进入农业的制度,完善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和保护体系.把实现农民利益和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统一起来,使农民积极性得到保护、恢复和保持,聚集科技、人力、资金等多种资源,以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稳定面积、主攻单产,着力构建提产增效的粮食生产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不仅取决于技术进步,更依赖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2005—2020年各地级市面板数据,借鉴HK经典要素错配理论,构建农业生产要素错配模型,分别测算出广西“两区一带”及14个地级市农业资本、劳动力和土地资源错配的相对扭曲系数。结果表明:广西整体农业资源错配水平偏高,且不同经济区农业生产要素错配情况不尽相同;三类农业生产要素错配中农业资本要素错配地区间差异最大;观测期内广西农业生产要素错配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总体上波动趋势明显;不同地级市间农业生产要素呈现出不同偏向的错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农业资源错配程度,为广西农业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助推广西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潘惠媛 《中国经贸》2010,(24):136-137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的一种根据国情制定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中国特色。农业产业化将农业与市场结合,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导向,注重农业的经济效益,将农业生产的原始作物产品化,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发挥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形成一系列专业的生产流程线。使农业发展区域良性循环,产生经济收益,对于农产业化现状及优势作用的关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