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芯片产业作为未来科技竞争的基石,是关乎产业成长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美国为保持其在全球芯片产业中的领先地位,颁布了《2022芯片法案》。但该法案是否符合《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颇具争议。《2022芯片法案》将存在财政资助和利益授予两大要素,构成补贴;从法案本身展开文本分析,美国芯片补贴措施将具备专向性;根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规定和案例以及对《2022芯片法案》的分析,可以认定美国芯片补贴措施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2022芯片法案》在不久的将来,将确定地违反《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在法律层面,我国届时可以通过将美国芯片补贴措施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进行国际法上的反制以及鼓励国内芯片产业自主创新等方式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2.
WTO贸易救济措施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战略性贸易政策主要是通过征收关税、提供出口补贴和数量限制等措施来扶持本国的产业,提高竞争优势,在市场上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WTO是当今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和法律基础。GATT经历了八轮贸易谈判后,关税大幅度降低,一些补贴也不允许使用,这对成员方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的使用起到了限制作用。与此同时,WTO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目前却成为了一些国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新工具。本文阐述了WTO贸易救济措施的相关规定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常用工具关税、补贴和数量限制行使的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未雨绸缪关注DSB补贴与反补贴应用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受到反倾销调查的案例很多,而针对中国补贴与反补贴的调查尚无一例。但这绝非源于补贴与反补贴的研究不重要(或其对中国经济影响小),更不能说明其他国家认可我国在补贴方面的各项规定及做法均符合了WTO相关规定,其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普遍认为,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不存在补贴问题的争端,无法用WTO的规则去要求。 但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其他国家就不会再因此而不对你提起反补贴起诉。事实上,补贴与反补贴问题已经是中国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中国加入WTO之后,针对我国补贴的起诉会日益增多,如何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DSB)来应对,运用WTO的相关规则来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政府及法律界所应如何发挥其作用,是非常值得深入地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世界贸易组织推行的是一种开放、公平和正常竞争的规则体制.这些规则包括反倾销协议,反补贴协议,目的是抵制价格歧视或政府补贴所造成的价格扭曲,以保证公平的竞争环境;允许在特定情况下采取临时性贸易保障措施,以保障贸易在正常水平上的进行;公平贸易还涉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因为知识产权侵权也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行为,然而对知识产权权利的滥用也可以构成不公平竞争.同样,对WTO的贸易的技术壁垒协议、动植物检疫协议以及环境保护规范加以歪曲、过份地运用,以实施WTO规则的名义行贸易保护之实或贸易歧视等,都是违反WTO公平竞争原则的.  相似文献   

5.
自产生以来,补贴与反补贴就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话题,而这种争论在本质上体现了自由贸易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之争。虽然有关补贴与反补贴的国内立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补贴与反补贴国际立法则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西方国家现行的补贴与反补贴制度也基本上都是源于GATT/WTO框架下的补贴与反补贴多边规则。在GATT/WTO框架下,补贴与反补贴多边规则历经数次修订,最终达成了《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在国际贸易中确立了更为明确、更为完善、更易于操作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约束机制。由于补贴与反补贴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在WTO框架内进一步完善补贴与反补贴多边规则是形势所趋而又举步维艰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许多国家为了促进本国产业发展,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国际市场,以各种手段对出口企业进行出口补贴,而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往往对这种产品征收反补贴税,导致国际贸易争端频发。为了解决这种争端,WTO制定了SCM协定即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本文首先分析了出口补贴的含义及出口补贴受到这种国际贸易法影响下遭到反补贴调查的现状,然后结合中国品牌产品出口指导意见的案例分析了反补贴协定对出口补贴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反补贴调查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姜发根 《市场论坛》2009,(12):92-94
自产生以来,补贴与反补贴就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话题,而这种争论在本质上体现了自由贸易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之争。虽然有关补贴与反补贴的国内立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补贴与反补贴国际立法则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西方国家现行的补贴与反补贴制度也基本上都是源于GATT/WTO框架下的补贴与反补贴多边规则。在GATT/WTO框架下,补贴与反补贴多边规则历经数次修订,最终达成了《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在国际贸易中确立了更为明确、更为完善、更易于操作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约束机制。由于补贴与反补贴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在WTO框架内进一步完善补贴与反补贴多边规则是形势所趋而又举步维艰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即将加入 WTO,我国的市场开放度将大大提高,国内企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在这一新形势下,反补贴作为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手段,应受到高度重视。本文阐述了我国反补贴立法及其与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差距,以及我国在反补贴问题上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9.
警惕反补贴——我国对外贸易的下一个杀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出口产品日益严峻的反补贴形势,我国政府、行业、企业应当充分履行各自职责,积极研究《SCM协议》以及美、加、欧等国的反补贴措施,积极应对反补贴指控。同时,以此为契机,转变政府职能,认真、科学审视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所采取的各项优惠措施,逐步取消禁止性补贴,灵活设定可申诉补贴、充分采用不可申诉补贴。在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要适时拿起反补贴的武器保护我国国内产业,加强对国外补贴产品进口的监控,审慎实施反补贴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实施WTO的各项协议是我国如今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其中反补贴协议涉及到的都是政府行为,通过实证分析该协议的实施机制和其他成员的实践以及我国加入议定书的承诺,笔认为我国应以转化的方式灵活实施反补贴协议,缺乏相关国内法规时,也可以直接适用WTO协议或援用争端解决机构报告,并建议设立国际贸易法院负责反补贴等问题的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