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主成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构造了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单个因素的综合评价函数,并利用功效系数法对评价得分进行标准化转换,以便对各个子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在标准化各个要素得分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要素在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中的权重并进行加权平均,构造了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指数,以便综合评价和测度国家或者地区的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瑞士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每年公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从各个角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水平。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的八个组成要素之一,从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和评价方法入手,阐述了金融体系竞争力与其四要素竞争力的基本数量关系,进而对我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项目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现代商业银行》2011,(6):45-47
普惠金融体系框架认为,将包括不富裕人群在内的金融服务有机地溶入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金融体系,大规模客户群体才能获准。最终,这种包容性的金融体系能够对发展中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开放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金融行业中分业经营的金融体系也逐渐得到形成和完善。同时,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处于主要地位,因此进行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十分必要。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的类型及原因以及风险管理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稳步推进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与保险市场互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国际经验看,在金融综合经营环境下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市场与金融衍生品市场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动关系,通过相互促进、互动发展,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有效管理风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碳金融对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结合国际气候政策、碳金融市场交易、世界金融危机等大环境,分析了中国碳金融的趋势,从碳金融体系发达程度、碳金融产业成熟度、碳金融市场体系、对专业人才需求量这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碳金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碳金融对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结合国际气候政策、碳金融市场交易、世界金融危机等大环境,分析了中国碳金融的趋势,从碳金融体系发达程度、碳金融产业成熟度、碳金融市场体系、对专业人才需求量这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碳金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分析和评价是金融统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这一问题随着金融的日益国际化和金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的不断提升而愈显重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研究问题的核心。本文利用模糊数学将定性指标定量化 ,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给出一种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张开宇  熊飞 《银行家》2014,(4):74-77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由此可以看出中央领导层已经将金融市场的发展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心,并且突出了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金融市场中,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对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年6月20日我国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受到了严峻的考验,shibor的隔夜拆借利率突然上涨了578个基点至  相似文献   

10.
袁力 《中国金融》2007,(24):18-19
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国际经验看,在金融综合经营环境下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市场与金融衍生品市场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动关系,通过相互促进、互动发展,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有效管理风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支付系统是支撑金融市场有效性不可或缺的体系,但是支付系统也是传播国际国内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风险的主要渠道,特别是支付系统本身也可能传播金融风险。因此,有效地防控和化解支付系统风险对于金融体系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史晓芳 《金融与经济》2013,(8):49-51,45
时近半年节点,我国金融市场遭遇一场影响面较广的钱荒事件,甚至因各类相关信息"铺天盖地"式的报道一度引起民众恐慌。抛开喧嚣后客观分析,这场所谓的钱荒远没有想象中的严重,只是一场发生在金融市场的暂时性、结构性的资金紧张,是对金融体系的一次严肃警戒。究其原因,除却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金融体系内部的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将加剧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扩散,使得人们对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合理性产生怀疑.美元虽然仍将保持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但相对地位会下降,这为人民币等其它货币提升国际地位提供了空间.由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将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大影响力,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不会逆转.金融危机显示出独立投行模式的缺陷,金融业将更加趋向于综合经营.未来金融监管应与金融创新相适应.公允会计准则、评级体系等也需要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时近半年节点,我国金融市场遭遇一场影响面较广的钱荒事件,甚至因各类相关信息“铺天盖地”式的报道一度引起民众恐慌.抛开喧嚣后客观分析,这场所谓的钱荒远没有想象中的严重,只是一场发生在金融市场的暂时性、结构性的资金紧张,是对金融体系的一次严肃警戒.究其原因,除却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金融体系内部的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十四五"时期是福建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时期。金融市场是要素市场化定价的核心,是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加快推进区域金融体系建设对于推动福建省要素市场化改革意义重大。深化金融改革的宗旨是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建设完备高效的区域金融体系,有利于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福建省金融行业发展在前一阶段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经济正在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格局,这是区域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历史机遇。但在金融行业加快高水平开放背景下,外资机构进入将加剧行业竞争,金融行业将愈加呈现头部集中的趋势,行业竞争不进则退。加快推动区域金融体系建设,促进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和竞争力提升,能够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力金融支撑,具有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柴用栋 《甘肃金融》2004,(10):52-55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银行同世界金融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容易把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传导我国,使我国金融业的波动增大增多.周边国家的金融市场危机和国内金融市场形势不容乐观的客观事实,使人们再次意识到防范风险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体,其风险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要求中央银行能够及时地监测金融市场总体状况,而现有指标多数局限于分析单个金融市场。2008金融危机后,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等机构开发出金融市场压力指数监测整个金融市场压力情况,从而更好地来评估货币政策效率和金融市场稳定状况。本文通过分析国际金融市场3种常用的金融压力指数,采用6个指标分别描述影响我国金融市场投资者信心和流动性状况的因素,并据此编制中国金融市场压力指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数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波动率指数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够较好地刻划我国金融市场压力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即将进入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关键阶段,利率市场化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梳理和分析美国、英国、日本、韩国、阿根廷等国的利率市场化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国际经验为启示,分析利率市场化可能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提出我国应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完善金融监管、同步进行配套改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加快金融机构经营转型、提高间接宏观调控有效性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能否正常运行关系到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2012年4月,国际支付与结算体系委员会(CPSS)和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颁布了《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报告(PFMI),作为各国和地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国际统一的评估标准.同年12月,CPSS-IOSCO发表了为新标准配套制定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披露框架和评估方法》报告.  相似文献   

20.
地方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输血实体经济、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地方商业银行的角度,对其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