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准则中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并把利得和损失分为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得和收入虽然都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正确区分利得和收入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就如何正确理解收入与利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浅析利得与损失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得与损失是财务会计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容易和收入与费用相混淆.本文主要对利得与损失的会计处理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在处理利得损失和收入费用的关系上也存在不足,而正确划分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对有关各方作出理性的预测和决策至关重要。所有这些将会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新增加了利得和损失这两个会计基本要素。利得与损失不包括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和费用,而是着眼于企业边缘性、偶发性交易或事项所导致的权益变动,它们与收入和费用的最大区别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利得和损失可分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前者在"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中核算;后者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中核算。  相似文献   

5.
利得与损失是财务会计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容易和收入与费用相混淆。利得和损失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对利得与损失的在新准则中的会计处理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入国际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概念,在处理利得损失和收入费用的关系上也存在不足,而正确划分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对有关各方作出理性的预测和决策至关重要.所有这些将会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明确提出了利得和损失两个新概念。本文以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通过分析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的区别及其判断标准,发现准则中对四者的运用并没有进行明晰的说明,本文对此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会计“利得、损失”之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中首次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本文通过对比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英国财务报告原则公告和我国新会计准则中有关"利得、损失"的概念、分类、内容及相关披露规定,指出我国有关"利得、损失"会计规范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首次提出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但对其会计核算并没有很具体的规定.本文在阐述利得和损失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其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0.
从利润的定义来看,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是不准确的,因为它没有考虑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对利润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润和损失的内容和性质之后指出,在全面收益观下,上述会计等式的表达式改为"收入-费用 利得-损失=收益"更合适。  相似文献   

11.
<正>一、利得和损失概述利得是收入以外的其他收益,利得和收入一起构成了企业收益的有利项目。损失是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减少,损失和费用一起构成企业收益的不利项目。  相似文献   

12.
谈利得损失与收入费用关系上的不足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资焱 《会计之友》2008,(12):63-64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处理利得损失和收入费用的关系上存在不足,而正确划分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明确各自的核算科目,对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而理性地作出决策至关重要.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关于利得和损失的教学是会计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从利得和损失的概念、要素、列报及分类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去领会和把握这一知识点。  相似文献   

14.
罗忠 《价值工程》2011,30(34):264-264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利得属于《企业会计准则》中一个新的概念,本文对于它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试图进行一个系统的阐述,并将之与收入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得和损失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通常通过“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16.
新准则提出了利得和损失概念,它虽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近,但在理论和实务中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利得与损失与现行六大会计要素的要素归属问题;二是已实现与未实现利得和损失在报表中列报混淆与不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首次引入利得和损失的概念,但与美国的会计准则相比较仍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对中美两国会计准则在利得、损失要素方面进行比较,以取长补短,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理论体系。一、中美利得、损失概念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新会计准则首次提出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但对其会计核算并没有很具体的规定。本文在阐述利得和损失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其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9.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做的基本分类,也称为会计报表要素。新基本准则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会计要素,即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并且在定义利润和所有者权益两项基本要素时引入了利得和损失两个子要素,从而使我国的会计要素进一步与国际惯例趋同。新基本准则首次引入的利得和损失两个概念,在国际会计准则中是公认的,但其内涵有所不同,因此,为了我国新基本准则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对新基本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进行深入分析,笔者就这一问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利得和损失是企业综合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综合收益理念的进一步贯彻,利得和损失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愈显突出。本文基于综合收益理念,对利得和损失的概念、确认时间、与会计要素的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