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13年3月15日,电石法聚氯乙烯(PVC)行业汞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环保部、企业、大学等50多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减量化,无汞化"是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汞污染防治工作需长期坚持的工作路线,行业需进一步加强低汞触媒推广应用,加大无汞触媒研发力度,企业和行业专家需不懈努力,共同推动我国  相似文献   

2.
晓玉 《化工管理》2013,(19):36-38
10月上旬,环保部将派高级别代表团参加在日本召开的外交全权大会签署国际汞减排强制性公约——《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这是2012年"里约+20"会议后国际社会通过的第一个多边环境公约,意义十分重大。公约明确要求,2020年单位PVC产量用汞量要比2010年减少50%。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如何做好汞污染防治工作,不仅关系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涉及到国家履行国际公约的责任,行业紧迫感陡然增加。那么,《公约》签署的背景和具体内容是什么?电石法聚氯乙烯  相似文献   

3.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氯碱行业生产稳步增长、产品价格降幅收窄、对外贸易企稳,总体呈筑底企稳态势。全年累计烧碱产量达到2854万吨,比2012年增长6.5%;聚氯乙烯产量实现1530万吨,同比增长14.0%。但面对产能过剩与下游消费增速放缓的矛盾现状,其综合盈利状况难言理想,全行业依旧处于亏损局面。展望2014年,调整产业结构、消化过剩产能、保证行业健康发展将是氯碱行业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晓玉 《化工管理》2014,(4):21-22
2013年10月10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办的汞条约外交会议在日本熊本市表决通过了旨在控制和减少全球汞排放的《水俣公约》。公约明确要求,2020年单位聚氯乙烯(PVC)产量用汞量要比2010年减少50%。  相似文献   

5.
2014年,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加之行业又逢结构调整的关键转型时期,烧碱、聚氯乙烯两大氯碱产品面对下游需求乏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总体运行持续疲软。全年累计烧碱产量为3180万吨,同比增长7.9%;聚氯乙烯产量为1630万吨,同比增长6.5%。国内氯碱企业面临经营困境,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展望2015年,我国氯碱行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在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下游市场需求不见起色、主要氯碱产品价格走低的大背景下,2015年市场总体难言乐观。  相似文献   

6.
继2012年之后,中国国际化工展(ICIF China 2014)将在今年9月11~13日再次回到天津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石油和化工装备及制造技术展览会(P—Tech China 2014)也将同期举办。本届展会的主题为“绿色化工,美丽生活”,推动石化行业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杨 《化工管理》2014,(7):8-12
1月16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布了《2013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形势分析及2014年展望》报告,为2013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把脉问诊,并对2014年的趋势作出分析。那么,我国石化行业在过去一年的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又有哪些热点值得我们关注?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主任赵志平、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  相似文献   

8.
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2日发布2007年第74号公告,公布了《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具体内容如下: 为促进氯碱行业稳定健康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按照“优化布局、有序发展、调整结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技术进步”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9.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聚氯乙烯行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进口货源对国内市场形成巨大冲击。2010年,中国的聚氯乙烯行业仍将处于一个相对较为艰难的整合期,聚氯乙烯生产企业盈利情况不佳,多数企业仍面临较大的成本、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长期以来高能耗与高排放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工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本文首先梳理工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进展,设计与构建出囊括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结构优化、绿色驱动等四大类要素的工业转型升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借鉴PCA方法,利用1999~2014年2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测算中国工业转型升级效果指数,并剖析效果指数的变化情况以及行业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国际塑料橡胶展——"CHINAPLAS 2014国际橡塑展",将于2014年4月23日-2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会将汇聚展商数目超过3000家,展览面积逾220,000平方米,行业展龙头将纷纷到场。对于包装行业来说,多功能化、轻量化、环保化和智能化,绿色、环保、低碳的塑料包装将越来越受到推崇及关注,并且成为今后发展的主流趋势。对于包装行业来说,多功能化、轻量化、环保化  相似文献   

12.
在电石法合成聚氯乙烯的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与污水,而这些废弃物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汞,对环境以及生物伤害非常大。本文将针对现代电石法聚氯乙烯造成汞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为此提供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赵凤辉 《化工管理》2023,(32):58-60
电石法在进行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受到制成工艺、技术原理等多重因素影响,易诱发汞污染等问题。文章依据以往经验,通过低汞触媒的合理化使用以及废触媒的回收,借助多元技术措施,最大程度地处理聚氯乙烯生产中汞污染问题,实现汞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14.
作为高分子化工单体,氯乙烯(VCM)在塑料工业生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制造聚氯乙烯树脂的重要原料,还能够进行共聚反应,生成冷冻剂。然而在生产VCM的过程中,会存在严重的汞污染问题,危害自然环境,加强VCM生产的汞污染防治工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任务。本文主要对VCM生产工艺进行介绍,总结了VCM生产过程中汞污染的防治对策,以期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汞污染,实现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以来,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加之氯碱行业又逢结构调整的关键转型时期,烧碱、聚氯乙烯(PVC)两大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滑。企业近年来“以碱补氯”的盈利模式已然发生改变,“氯碱齐低”情况更加明显.在烧碱、PVC价格双双走跌的背景下,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减弱。进入第四季度氯碱行业仍然处于艰难的转型时期,产能扩张步伐持续趋缓。预计第四季度主要氯碱产品在宏观经济发展趋缓、供需矛盾突出的大背景下仍然将在低位徘徊。  相似文献   

16.
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取消轮胎消费税、天然橡胶选择性进口关税上调、复合胶国家标准出台等一系列政策相继落地;产能过剩质疑声浪不绝于耳;绿色轮胎蹒跚学步;美国利用"双反"对中国轮胎出口发难……种种波折伴随了轮胎行业的2014年。行业增长乏力,多项指标增速下滑,行业如宏观经济般步入"新常态"。2015年,行业下行压力不减,国内消费需求不振,开工不足,外需受阻。面对"新常态",行业须痛定思痛。一方面,切忌盲目跟风,应找准差异化定位,深植成熟市场;另一方面应积极转变观念,"出海"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张鑫 《化工管理》2011,(1):38-39
<正>当前我国氯碱行业已发展到以氯定碱阶段,氯碱企业主要配套的大宗有机耗氯产品有聚氯乙烯、环氧氯丙烷和甲烷氯化物等产品。其中,聚氯乙烯的耗氯量占到了29%。近年来,新建电石法聚氯乙烯项目呈  相似文献   

18.
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中的氯化汞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通过对汞污染进行有效的科学合理治理,除了能消除汞污染也可以让汞资源获得有效利用,石电法聚氯乙烯生产中进行汞污染的防治,对汞污染整体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以对我国化学生产工艺获得环境防治的有效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聚氯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塑料产品,在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进行聚氯乙烯工业生产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分析,不仅有利于促进聚氯乙烯工业生产新技术的开发设计,而且对于提高聚氯乙烯工业生产应用技术水平以及提升聚氯乙烯工业生产的综合效益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将结合聚氯乙烯工业生产应用技术现状,对于新型高效分离技术以及干法乙炔、电石渣浆中乙炔气回收技术、无汞触媒技术、乙炔浓硫酸清净技术等聚氯乙烯工业生产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分析论述,以促进这些新技术与新方法在聚氯乙烯工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促进聚氯乙烯工业生产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20.
郁红 《化工管理》2014,(25):67-68
PVC是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撑起塑料工业的近半壁江山。我国受富煤、贫油的先天资源禀赋限制,比较适宜发展电石法PVC。但电石法工艺的一个致命弱点是存在汞污染,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电石法PVC行业的生存发展就堪忧。PVC生产少汞化、无汞化,几代化工人孜孜以求。而乙炔和二氯乙烷无汞催化合成氯乙烯新工艺的诞生,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带来了福音,是中国氯碱工业无汞化进程的坚定一步。〈br〉 这项新工艺技术有可能给行业、给社会带来什么呢?第一,它将显著降低PVC行业的成本和能耗。与电石法相比,新工艺的电石消耗量下降约50%;与乙烯法相比,新工艺可节约二氯乙烷裂解的高能耗,并降低设备投资。第二,它可以提高PVC产品质量,进一步扩大其应用领域,为中国PVC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开启大门。第三,新工艺将为煤制烯烃打开发展新空间。在煤制烯烃实现规模化之后,与该无汞新工艺结合,将有望替代部分电石法PVC,从而消除汞污染。可见,无论是对PVC行业自身的转型升级,还是对汞减排和国际汞公约履约的社会责任,它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意义。〈br〉 但是,预期的效应要变成现实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无汞化新工艺要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还面临技术、原料、市场、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如果说新技术研发考验的是研发团队的聪明智慧,那么,现在是到了考验技术拥有者、行业组织和氯碱企业、政府管理部门集体智慧和能力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