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统战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阎桂兰党的十四大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出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大任务之一。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  相似文献   

2.
秦奎光  李瑞 《当代经济科学》1995,17(2):76-79,72
商品流通企业经济责任制新探秦奎光,李瑞,赵红霞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全面推行企业经济责任制,对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增添了活力。本文从商品流通企业经济责任制的特点、形式、内容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初...  相似文献   

3.
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应当放在作为市场主体的国有企业的改革;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又应当放在转换经济运行机制上。或者说,抓住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就等于抓住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所谓转换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机制,意味着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于邑生 《经济师》1995,(5):27-28
<正>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企业改革.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改革已进入了机制转换、制度创新、配套改革的新阶段.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主要支柱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自身努力扭转经营不景气的现状.切实提高企业经济质量和效益,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条件,这是当前深化企业改革和企业发展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企业改革亦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换企业机制,这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时至今日,发展市场经济与推进企业改革两个方面的思路还未能真正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经历了一个渐进与累积的深化过程。从1979年算起,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在此期间大体经历了起步阶段,扩大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又进一步提出了构造这种新体制的基本框架。目前改革已进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全面深化、综合配套的新阶段。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对社会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改革的不渐深化,要求我们必须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张兴昌 《经济纵横》1993,(12):41-42
<正> 党的十四大以后,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转换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作为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中心性内容被明确地提上了日程。而股份制做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一种选择,已逐步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研究股份制改革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在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探索过程中,股份制的实践,早在1984年,在个别地区就开始了。比较有影响的是北京的天桥商场,其它的在深圳和上海都有个别性实例,而浙江温州等地的乡镇企业实行股份制则比较普遍。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迅速展开。以前人们顾虑股份制,主要是担心股份制改变企业的国有性质,同时也由于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解和目标模式的设想,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但是既然改革是要建立社  相似文献   

8.
陈永奇 《经济问题》1993,(11):50-52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同时,这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前段我们就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典型调查,发现了不少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政府职能转变迟缓、滞后,影响了企业的改革进程,企业没有真正成为具有“四有”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相似文献   

9.
朱森林省长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畅谈了广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他着重指出,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技术基础,它的盛衰关系到整个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要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从传统计划管理体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尽快转换经营机制,走向市场,成为“四自”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朱省长透露,在新的一年里,省府准备采取六条硬措施,加速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他说,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还需要作较长时间的艰苦努力,要逐步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力争在“八五”期间把新的企业运行机制初步建立起来。朱省长说,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按照十四大提出的原则,实现“宏观管好、微观放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从理顺国家、市场与企业的关系来看,转换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是理顺国有资产管理关系,真正把政府的资产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分开,实现国有资产终极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的最终分离。政府部门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宏观的决策和协调上。他指出,在深圳、佛山、珠海、中山、东莞、南海等全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市场已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省长认为,这些地区已经出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雏形。他们的做法、途径和形式虽不尽相同,但共同点是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都自觉地进行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实现政企分开,让企业自主地进入市场,自由地参加竞争。他在谈到宏观调控时说,就广东最近几年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实践而言,已逐步重视利用信贷、财政、税收、价格等经济手段,同时辅之适时适当的行政措施;而随着改革的深入,法律手段在经济领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国家的管理体制和企业的经营机制在不断转换,传统经济的生产型已逐步转换为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管理型。统计做为政府和企业宏观及微观管理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面临转型问题,即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统计模式转型。那么,在市场经济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形势下,在加快城建事业四化目标进程的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目前存在哪些问题?统计工作如何面对这些转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郑翎 《发展研究》2007,(4):63-65
一、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嫁接,重要的就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运行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金融信用作为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实践中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注重,担保便是其中之一。担保制度目前已在实践中开始被广泛使用,担保已开始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一、担保发展存在的问题1978年以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经济体制改革后,单一的中央政府投资的格局已突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国有和集体企业、城乡居民和外国投资者都…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质的规定性,它规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量的规定性,它明确了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化的程度和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化程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经过15年的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已有所增强。但是,勿庸讳言,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还没有真正显现出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匀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战略举措。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 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但经营机制并非孤立的存在,也不可能孤立地转换。  相似文献   

16.
王军  郎俊伟 《经济师》2004,(4):231-231
1 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 ;1 994年 ,国家适应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 ,组建了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以下简称农发行 )在内的三家政策性银行。在农发行成立 1 0周年之际 ,文章对农发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总结 ,以期对农发行今后的发展起到建设性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梅哲 《当代经济》2000,(4):38-39
市场和社会保险是市场经济中两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领域。当前无论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还是企业的兼并、改制、破产等,都涉及到职工的安置,都需要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与之配套。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当前深化企业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制约因素。因此,要根据市场经济的特征和内在要求,加紧建立和完善全国一体化社会保险体系,以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 根据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内在属性,确定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8.
石油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对建行经办行影响及对策武品三,王国凯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各行各业全面推进改革进程,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奠定了基础。从目前情况看,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在于...  相似文献   

19.
<正> 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经济体制改革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推进宏观调控体制改革为重点,在改革的整体推进中保证企业改革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点突破。现代企业制度是指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制度。我国所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特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既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又体现发达国家企业制度的一般规律,把我国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创新作法与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适应市经济需要的国际惯例结合起来的一种企业制度。这是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企业法人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能否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真正确立,产权制度改革刻不容缓,迫在眉睫,成为建立新经济体制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一、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实践中,理顺产权关系已作为企业改革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也在呼唤产权制度的改革。确实,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1.不理顺产权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就难以确立我国传统的企业产权关系,根源于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模式。全民所有的主体被国家抽象化,所有权内容极不确定。市场经济是~种不同所有者之间进行交换的经济,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