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储蓄,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西方经济学中,储蓄衡等于投资。设投资为I,储蓄为S,则I≡S。储蓄是作为广义的经济范畴来使用的,这里是从需求角度讲储蓄资金的运用。从储蓄来源看,储蓄等于收入减消费。设收入为y,消费为C,则S=y-C。储蓄额S,包括居民个人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储蓄是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收入均衡的重要因素和经济变量。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居民储蓄是指居民当期税后可支配收入与当期消费之间的差额。从微观层面来说,居民储蓄的产生,是居民推迟当期消费的结果,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因此居民在进行储蓄时可以获得利息收入作为补偿。从宏观上来说,居民储蓄是投资的重要来源。因为居民储蓄通过银行中介发放贷款给企业,从而构成企业的间接融资来源;居民储蓄也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重要直接融资来源。一国的居民储蓄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国自给自足筹集投资资金的程度。储蓄函数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经济函数之一,被广泛地用于分析国民收入的分配…  相似文献   

3.
我国居民储蓄额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且从储蓄规模的构成看,其中高收入层的储蓄数额要远远高于低收入层的。针对这种情况,经济理论界的人士有的认为应通过启动高收层的消费来拉动居民的消费需求,有的认为应通过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来缩小各收入层之间的收入差距。那么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规模到底多大为宜,一个国家又如何来启动投资、消费需求呢?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储蓄规模、储蓄与消费关系的理论,对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或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呈现高增长的态势,这是由收入增长、制度和体制变迁及分配格局变化、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居民对体制变迁的预期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储蓄的过度增长却不一定是好事。为此,需要重视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的负面影响,积极引导储蓄向消费分流,向投资转化。  相似文献   

5.
按照经济学理论,应对经济衰退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提高消费、降低储蓄率。增加直接融资,疏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增加政府和企业消费,寻机向境外转移资金、增加对外投资,加大理财产品的发行、把居民和企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资金,促进出口产品转内销,降低净出口等方式都在遵循这一原理。  相似文献   

6.
夏丹 《税收征纳》2007,(7):26-27
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即利息税)自1999年11月1日起恢复征收。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拉动内需,利用利率这一杠杆,把老百姓的储蓄从银行赶向市场,降低居民储蓄,扩大消费,从而使中国经济走出由于消费需求不足而导致的连续几年的通货紧缩阴影,促进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应该说,通过近8年来的运行,利息税在降低居民储蓄,扩大消费需求,抑制通货紧缩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利息税也逐步表现出了与当前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应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持续稳定增长,到2003年9月居民储蓄存款首次突破10万亿元。经济理论界不少人士对此忧心忡忡,认为储蓄过多和增速过快影响消费与投资,需要通过调控手段分流储蓄存款。本文通过分析储蓄存量与人均储蓄、收入、消费、投资、存差等相关因素,认为我国居民储蓄存量并不多,要接近较高层次的小康水平,应在21世纪初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2万多元、总量20万亿~30万亿元;在政策上,只有努力扩大就业面,提高城乡居民预期收入,才是鼓舞全社会消费信心的有力杠杆;在理论上,过度渲染将储蓄资金驱入股市将潜伏巨大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持续稳定增长,到2003年9月居民储蓄存款首次突破10万亿元。经济理论界不少人士对此忧心忡忡,认为储蓄过多和增速过快影响消费与投资,需要通过调控手段分流储蓄存款。本文通过分析储蓄存量与人均储蓄、收入、消费、投资、存差等相关因素,认为我国居民储蓄存量并不多,要接近较高层次的小康水平,应在21世纪初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2万多元、总量20万亿~30万亿元;在政策上,只有努力扩大就业面,提高城乡居民预期收入,才是鼓舞全社会消费信心的有力杠杆;在理论上,过度渲染将储蓄资金驱入股市将潜伏巨大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适当居民储蓄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总额居高不下,且呈高速增长之势,而经济投资、生产却资金短缺,消费需求也严重不足,加剧了通货紧缩的局面。通过索洛模型和我国相关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我国适当的居民储蓄率。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以来,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出现持续下降的走势,而居民人均储蓄呈现快速增长势态。自1996年5月以来,人民银行曾7次降息,而且前年11月起,又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利息税,但居民储蓄仍一高再高。究其原因,一是体制变迁因素的影响,使人们支出预期发生变化,防范风险的储蓄倾向随之上升,即期消费减少;二是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不稳定也导致储蓄倾向上升;三是人们的储蓄情结。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居民消费无热点必然造成消费倾向下降。所以目前扩大消费需求的一个切入点就是培养消费热点,调整和采取相关的消费对策。1.提高收入预期,稳定支出预期,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国家先后在医疗、教育、住  相似文献   

11.
李军 《甘肃金融》2004,(7):59-61
最近,我们对兰州市8个储蓄网点、400户城镇居民进行了2004年二季度储蓄问卷调查.本次接受调查的储户中,办理存款的占57.5%(含转存),办理取款的占42.5%;办理人民币存取款的储户占97%,办理美元等外币存取款的储户占3%.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感受明显,满意程度较低,物价预期上涨压力还将居高不下;物价上涨对居民储蓄用途产生了影响;居民储蓄意愿减弱,股票、国债投资和消费意愿上升;居民资产趋向多样化,消费需求亟待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2.
我国居民储蓄现状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中国居民储蓄现状、结构及其增长原因。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增加、投资渠道不畅、预期收入不稳定是居民注重储蓄而不是消费重要原因。由于人均储蓄水平还很低,居民储蓄分布也极不均衡,目前,稳定居民预期、保持较高储蓄率仍然是必要的,一味地强调通过分流储蓄来刺激消费并不妥当。在未来收入、投资收益率和公共服务数量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的情况下,加快推进相关的体制改革才是适宜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我国居民储蓄目前呈高速增长趋势,我国居民储蓄率近今年来仍然加快增长.为什么我国居民在负利率的现象下储蓄仍不断缩短时间刷新记录.这和我国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和居民未雨绸缪预防性的消费有关.储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储蓄不是一段时期的收入,而是终身的收入,储蓄的变化与生命周期息息相关,所以要解决我国居民储蓄高速增长的现状,要合理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改变储蓄情况,同时给予居民社会保障,让人们放心消费,利用储蓄拉动经济增长,是我国经济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刺激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调控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之所以有很强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投资具有乘数效应;政府通过增加投资,就会使投资品的供给收入增加,这些人获取收入后,会储蓄一部分,而将另一部分收入进行次级消费。消费也是购买投资品或劳务,于是形成第二轮的收入增加、储蓄、消费,这个过程的不断循环最终会引起数倍于初始投资增量的投资需求。这个倍数就是投资乘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大,为此研究9亿农村居民的储蓄特点,探讨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储蓄的因素和未来走势,提出进一步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引言 多年来,中国居民的储蓄存款保持了高速增长,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在2003年突破了10万亿,2011年末超过了34万亿人民币,许多人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居民高储蓄率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导致国内消费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董承章、张书云(2001)认为,储蓄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储蓄的生命周期特征及预防性动机共同决定着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曲扬(2003)认为,导致居民高储蓄的原因有预期收入不乐观和福利制度改革的不确定性;个人投资渠道狭窄;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消费不振,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信用体系、拓宽投资渠道、发展消费信贷来降低储蓄.  相似文献   

17.
2004年4月抹11.9万亿储蓄余额,逼近了2003年全面国内生产总值。对于经济发展依然需求资金支撑的中国而言,似乎可喜可贺。然而,需求约束下的“过剩”使得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乏力,投资和消费扩张的动力不足,却形成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障碍,或者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储蓄资金更进一步向过剩经济部门配置,最终造成资金效率损失。什么原因造成了居民储蓄欲望的加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基于MIU模型框架,分析消费和储蓄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发现居民越重视当期消费,则货币流通速度越快,而居民越重视货币持有量(储蓄),则货币流通速度越慢。中国货币流通数据显著慢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具有高储蓄的习惯,对未来生活的保障比当前的消费更让国人看重,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居民则更看重当前消费,对储蓄的需求较低。  相似文献   

19.
曹文炼 《金融研究》1991,(11):23-26
关于储蓄的讨论中,迄今至少提出了三种涵义的储蓄:一是国内总储蓄,即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储蓄之和;二是广义的居民储蓄,是居民收入减去消费支出后的全部节余,包括居民的各种金融资产、手持现金和实物资产投资等等;三是狭义的居民储蓄,指居民在银行的各种存款,由于它日益成为金融宏观调控的焦点之一,因此也是目前储蓄争论的热点。本文主要讨论狭义的居民储蓄,必要时兼及国内总储蓄和广义的居民储蓄。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居民储蓄是指居民当期税后可支配收入与当期消费之间的差额.从微观层面来说,居民储蓄的产生,是居民推迟当期消费的结果,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因此居民在进行储蓄时可以获得利息收入作为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