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导报》2008,(3):132
1月21日,炎黄健康传媒和分众传媒召开战略联合发布会。会上,炎黄健康传媒董事长兼CEO赵松青从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手里接过一块切下来的蛋糕,预示着以前在医院健康传媒领域的混战格局结束,炎黄健康传媒优势垄断的大局已定。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地处中原,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8861万,是6000年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这里是仰韶文化、河洛文化的发祥地,炎黄二帝的诞生地。从公元前21世纪的中国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到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北宋(公元960-1127年)王朝,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形成了以洛阳、开封和安阳三大古都为中心,以炎黄文化、黄河文化、河洛文化、殷商文化以及汉、唐、宋文化为标志的中原文化精华荟萃之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拍卖》2013,(8):4-7
陕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灿烂文化源远流长.光辉历史悠久绵延.精美文物浩瀚荟萃。华夏先祖炎黄部落繁衍生息于此.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周礼秦制、汉风唐韵积淀形成于此.贯穿着中国历史的脉络。”秦中自古帝王都”,作为中国历史上13朝古都所在地,陕西文化底蕴凝重深厚,古迹遗存星罗棋布.文物瑰宝光彩绚丽。  相似文献   

4.
古老而丰富多彩的中华技艺,是我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基因,蕴含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之光。  相似文献   

5.
《糖烟酒周刊》2007,(13):112-112
“中华桥”首先是真实存在的一座桥。它连接赤水河南北两岸.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座落在茅台酒厂旁边。为了纪念当年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红军的围追堵截。从而转危为安、走向胜利的这段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在红军四渡赤水的原址将当年红军渡河的浮桥改建为现代化的大桥.以此铭记茅台人们对中央红军的支持和拥护.并将该桥命名为“中华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华桥.这座中华第一桥承载着中华民族胜利和崛起的梦想.见证了中华民族一步步繁荣昌盛的伟大历史。现在,中华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人们缅怀先烈、牢记历史、展望未来的一个感情符号.它象征着团结、友谊、胜利与和谐,代表着进步、繁荣、富足与沟通。而以“中华桥”命名的茅台集团系列产品,秉承了“国酒”茅台千年文化之精髓、酿造技艺之精华.与国酒茅台同出一地,是茅台集团创新推出的面向全国市场的一个新锐品牌.  相似文献   

6.
碎片化的时代,新媒体形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生长,每个媒体碎片就好像是一个不断生长的细胞,伴随着一个个细胞的成长,整个新媒体这个母体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主流、越来越吸引广告主的目光。2005年由炎黄时代传媒集团注资成立的北京炎黄健康时代传媒广  相似文献   

7.
张锡澎 《商》2014,(3):75-75
中华武术渊源流长,而传统武术是中华武术之源,承载着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所谓竞技武术是在西方体育指导思想下,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竞技化的武术体系。目前中国武术的发展出现了轻传统,重竞技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许多传统武术项目的失传,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两者关系的深思。  相似文献   

8.
借势北京奥运,获得更大发展,是媒体和企业的共同追求。在以户外广告为主的“老炎黄”晋升为以液晶屏为主的“新炎黄”,形成以特定地理位置为播放场所的网络媒体后。我以为,身为新“媒体”的炎黄健康传媒,因为已经在业界是“老大”了,大可不必去在乎在圈内“名次”的提升,而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特殊渠道和终端,拓展其它媒体无可替代的传播领域。  相似文献   

9.
周媛 《中国报业》2023,(17):114-115
现代化传播方式可以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带来诸多优势,如加快文化传播的时效性、让传播形式具有多样性、满足受众的互动需求、增加受众的自主性等,这些优势和特征就是对现代化技术应用的最好诠释。本文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传播的特征,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屹立于世.其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孝文化,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赡养父母、扬名显身、承志立身、敬亲"等核心理念蕴涵着丰裕的民族精神,固结着别样的民族气质.千百年来,它在塑造中华儿女向上向善的积极品质,维系家庭的...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具有自主开放、平等交互、即时快捷等特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构建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媒体路径,可以从受众到主体、从情感到内容、从现实到虚拟、从文化到实践几个方面着手,通过培育文化传承新媒体发展的多元主体,采取多元化的传承与传播方式,促进新媒体与传统文化媒介融合等措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传承、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胡亚萍 《中国报业》2023,(15):238-239
融媒时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新发展需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现代话语体系的表达方式。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从创新表达、现代传播、传承发展、打造IP入手打造产品,在彰显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同时,为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感、吸引力和传播力探索了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源远流长、傅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孕育形成的独特文化。这种独特文化赋予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中华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告》2008,(3):176-177
2008年1月21日,炎黄健康传媒和分众传媒召开战略联合发布会。会上炎黄健康传媒董事长兼 CEO 赵松青从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手里接过一块切下来的蛋糕,预示着以前在医院健康传媒领域的混战格局结束,炎黄健康传媒优势垄断的大局已定。据悉,此次分众不仅把手里的所有医院和药店资源注入炎黄,而且还真金白银的投放5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可见江南春对于炎黄健康业务平台的看好。江南春领导下的分众一直是中国广告市场的高速列车,凡是和分众沾边的企业都各个利好,汇聚出来的集群效益直接带来了行业景气。分众2005年7月13日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时的市值为7亿美元。两年间,分众的市值增长了10倍以上。美国纳斯达克  相似文献   

15.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情调,把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对于提升民族文化经济价值,促进旅游业与餐饮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只有适应市场变化,把握旅游餐饮市场的潮流和趋势,深层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出多种特色饮食文化旅游,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高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尽管目前饮食文化旅游发展很不理想,但从长远看,中国饮食文化旅游市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开发中应深层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注意保护旅游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承载着商业精英指点江山的豪情,不同的名酒蕴藏着不同的寓意。在古老的东方,传袭了中华传统酒文化精髓的“五粮液·一帆风顺”,则重新解读商界名酒的内蕴:极致酒品与文化价值的完美交融。  相似文献   

17.
陈燕 《中国市场》2023,(28):113-116
课程思政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模式。文章基于“文化自信”视角,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教育课堂和实践,促进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建筑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杨帆 《商》2013,(6):229-229
在世界民族服饰的舞台上,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具有最能够展现其民族文化特色的服饰。然而,今天的汉民族却没有。民族服饰作为一个民族的外在的形象的直观,是民族文化意蕴的"道说者",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同样,"汉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汉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颗光辉璀璨的明珠。汉服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并对中华周边各民族的服装文化发展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上溯炎黄,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下至宋明,连绵几千年,逐渐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象征.在21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汉服作为汉族人的文化象征受到广泛关注,其本质就是人们通过汉族文化归属感.全世界孔子学院的建立,世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汉服是礼仪文化的载体同时被广泛关注.全国各地穿着汉服举行各种传统祭祀、传统节日等活动,全面宣传传统文化,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汉服复兴运动.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民俗节庆文化,中国传统民俗节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们通过特定时间、特定地点表达精神寄托和祈愿美好的文化产物,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因此,应充分挖掘传统民俗节庆的优质资源以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传统民俗节庆的展现形式以营造美美与共的民族团结氛围,增强传统民俗节庆的文化认同以提升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喻国明 《广告导报》2008,(1):126-127
2005年,在中国传媒业面临“拐点”之前,北京炎黄时代传媒集团果断注资成立了北京炎黄健康时代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并于2005年9月在卫生部中国医院协会的独家授权下,在中国组建“全国医院健康教育宣传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