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以1997年~2003年沪深两市的A股指数的日收益为研究样本,对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显著的月份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相对于其它月份而言,中国股市三月份及一月份存在显著的高收益率,而七月份、九月份则表现出显著的低收益率。文章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并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沪市A、B股市场间信息传递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多元GARCH模型对沪市A、B股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模式和A、B股市场指数收益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的分析发现,沪市A、B股市场之间仅存在从A股市场到B股市场的单向信息传递。造成这种信息传递单向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微观结构中的投资者差异和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3.
2006年春节以后,中国A股市场拉起了一轮前所未有的上涨行情,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各种议论随之而来,其中“泡沫”成为各方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实践中的各种争论,实际上在于以何种思维方法来看待分析A股市场走势的争论。坚持以历史数据、历史经验和国际比较为依据来衡量A股走势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但历史具有借鉴意义,不具有判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谭小芬  林雨菲 《金融评论》2012,(1):93-102,126
本文模拟上证180指数交易,通过考察动量和反转策略的收益情况验证中短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存在性,并分析不同市场形势下的效应差异,之后根据流通市值将A股市场划分为大盘股和小盘股,探讨交易量冲击和收益率冲击下的股价反应不足或过度反应与动量或反转效应之间的关系。论文在BSV模型和HS模型的基础上,对动量和反转效应的形成机制提供一个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金砖新兴股票市场国际定位及其溢出效应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砖四国新兴股票市场已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全球一体化进程之中。从水平溢出效应看,四国股票市场受发展中国家指数收益率的影响都不够发达,只有中国在考虑汇率后对发达国家或全球指数收益率有显著作用;巴西和中国(考虑汇率后)对本地区有显著影响。从波动溢出效应看,除中国外,其他三国均影响发达国家或全球、发展中国家和本地区指数收益。  相似文献   

6.
李合怡 《现代经济信息》2012,(4):201-202,206
股市与债市之间各变量间的溢出效应是金融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实证分析了两市之间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两市存在波动的领先滞后关系,且债券市场波动对于股市的影响更为显著;通过对债券子市场与股市联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股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波动的联系更加紧密,但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联动明显强于各子市场与股市之间波动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郭霞 《商周刊》2012,(19):26-27
生活中有那么一种人,他们似乎不用比别人多努力,但不费吹灰之力就拥有让他人仰望的一切:美貌、财富、家世等等。而另外一些“矮穷丑”只能发出无奈的自嘲。  相似文献   

8.
我们无法回避原油价格高企这一A股市场必须面对的重大事实。通胀之火遇上油,A股能不受煎熬?沿着油价一业绩&估值一股价的逻辑图谱行进,或许能从山重水复之外找到些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9.
文章就年报效应与业绩预报效应进行分析,进而结合数据验证提出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BCAPM)的基础上,通过借鉴Watanabe(2002)的方法,建立了GJR-GARCHM(1,1)-M模型,充分考虑中国股票市场处于分割状态的现状,使用基本覆盖A股、B股和H股市场全部交易历史的市场指数日收盘价数据,对A股、B股和H股市场的反馈交易行为进行研究和比较,结果显示:A股和B股市场都存在显著的正反馈交易效应,反馈交易行为主要取决于波动率水平和市场涨跌两个因素;与成熟股票市场类似,H股和红筹股市场的正反馈交易行为不显著;A股市场的反馈交易行为受市场涨跌因素影响更大,而B股市场的反馈交易行为主要由波动率水平决定;深市比沪市更容易出现正反馈交易者主导市场的现象。文章的研究不仅对行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成立提供了经验性证据,而且对投资经理的实践操作和政策制定者的监管调控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磊  王宇 《技术经济》2015,34(2):84-92
研究了中国A股市场、B股市场和H股市场的市场分隔和信息溢出效应。递归协整分析结果表明:3个股票市场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与其他市场存在长期关系,且市场分隔并没有因政策变化而消失。溢出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在平均水平下,H股市场向A股市场和B股市场有净溢出,B股市场向A股市场有净溢出,这支持了境外投资者拥有更多信息的假说;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平稳时期,A股市场拥有更多信息,金融危机期间出现B股市场和H股市场向A股市场的金融传染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徐康宁  韩剑 《经济学家》2005,(6):96-102
国际上许多研究显示,自然禀赋与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形成所谓的“资源诅咒”效应。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区域的经济增长在长周期上也存在着“资源诅咒”效应的假说,并把它看作是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论文通过构建一个以能源资源为代表的资源丰裕度指数,重点考察我国不同省份之间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结论表明,1978-2003年我国资源丰裕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要慢于资源贫瘠的地区。对此现象,论文用“资源诅咒”的四种传导机制作出解释,同时也为我国资源丰裕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98年1月9日至2012年12月14日全国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批发价格指数周数据,利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市场价格波动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小麦、玉米和大豆的市场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时变性和集簇性;玉米市场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小麦的市场价格波动具有非对称性;玉米市场与大豆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价格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刘镜秀  门明 《技术经济》2016,(11):97-104
构建Copula-GARCH模型,并利用2013—2016年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日收益率数据,实证研究了P2P网络借贷市场对资本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结果显示:P2P网络借贷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存在"跷跷板"效应,与债券市场之间呈现出较弱的联动效应;P2P网络借贷市场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上、下尾部相关性均很弱,风险溢出效应不显著。结论表明:在确保金融系统稳定的同时,中国可以适度发展P2P网络借贷行业。  相似文献   

15.
周淼  谢云山 《经济经纬》2006,(3):139-141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最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对实际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通过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可知,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资本市场;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宗益  刘兰 《技术经济》2011,30(5):94-99
以上证行业板块股指为研究对象,利用ARMA-GARCH-GED模型考察了上证五大行业板块的股指收益率是否存在显著的节日效应,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节日效应在五大行业板块的表现存在差异;除房地产行业板块外,工业、商业、公共事业、综合类板块均存在节前效应,而节后效应仅存在于工业和公用事业板块中。考虑节日效应与风险波动、其他日历效应的关系后,发现房地产板块的节前超额收益主要源自一月效应而非节日效应,工业和商业板块的节前效应还受周五效应的影响,而其节后效应则伴随着收益风险的增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MVGARCH-BEKK模型对创业板市场与中小板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存在波动的集聚性和持久性,中小板市场不存在波动的集聚性,但存在波动的持久性;创业板市场与中小板市场间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但创业板市场对中小板市场的波动持久性影响显著,中小板市场对创业板市场的波动集聚性影响显著;创业板市场与中小板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程度均不大,但中小板市场对创业板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程度要大于创业板市场对中小板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程度,表明老市场向新兴市场的信息流动量较大。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项强有力的政府监管措施,政府审计的作用及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文章利用2009-2015年审计署实施的中央企业审计事件,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角度,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政府审计的外部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在政府审计实施后,被审计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下降.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果依然存在.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审计通过促使被审计公司及时披露负面信息,缓解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此外,政府审计越频繁,其缓解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越强,而且政府审计还存在溢出效应,未被审计中央企业在审计事件发生后的股价崩盘风险也出现下降.文章对于评估和完善中国政府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监管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证券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我国证券市场也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改革方案设计不够科学及价值判断偏差等三类问题,主要表现在市场基础不够稳固,市场存在较大缺陷,证券监督有待加强,证券公司发展滞后。必须通过全面提高上市公司素质,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推动券商的发展等措施来完善市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