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秋杨从北极归来了!作为北极2005探险队凯旋那张九人名单上惟一的美眉。第一位到达北极点的中国女性,王秋杨的感觉好极了。无论是面对媒体还是作客网站,王秋杨始终以微笑示人。我追逐着她,用我的目光,透过媒体和各类视屏……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下旬。美国海军在北极地区举行了代号为“ICEX2003”的军事演习。参加演习的海狼级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奉命浮出冰面,用HY—00高强度钢打造而成的“指挥台”和“艉舵”轻松地从冰层里穿透而出,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冰面上.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3.
北极理事会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八个理事国宣布批准中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加入为观察员。北极理事会是由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俄罗斯和美国等八个北极国家组成的政府间论坛,于1996年9月成立,是一个高层次国际论坛,关注邻近北极的政府和本地人所面对的问题。其宗旨是保护北极地区的环境,促进该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福利方面的持续发展。北极的海冰融化,可以每年节约数十亿美元的航运捷径,打开了开发北极丰富资源的大门,因此引发新一轮对北极主权的争夺战。但北极环境改变,会危及当地  相似文献   

4.
    
北极燕鸥是世界上迁徙距离最远的动物,它们在北极繁殖,却要飞到南极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公里,一生飞行大约240万公里,相当于往返月球3次。它们总是在两极的夏天中生活,而两极夏天的太阳是不落的,它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永远生活在光明中的生物。现代化的飞机要想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也决非易事。北极燕鸥不惧艰险、  相似文献   

5.
南极、北极,如俩个沉默的巨人,深深地隐藏在海角天涯。然而,他们的一举一动却和人类关系密切,诸如第四纪冰期、臭氧空洞、碳循环、大地测量等,无不牵动着科学家们那敏感的神经。自17世纪挪威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踏上南极以来,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们在极地建立了100多个常年考察站。国力逐渐强盛起来的中国人也于1984年11月首次登上了南极,并于1985和1988年在乔治王岛和拉斯曼丘陵上建起了中国南极长城站和南极中山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1999年7月1日,中国人再征北极,虽然首次考察时间仅为71天,却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获得了北冰洋的绝对重力值,  相似文献   

6.
北极星品牌的维护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创造一个知名品牌实属不易,但维护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并非易事。近些年,中国钟表业的一个老品牌─北极星,由于钟表市场供大于求,加上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消费品市场低迷等原因,再加上企业自身的一些问题,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北极星品牌的维护工作也受到很大影响。加之近些年我国钟表行业中涌现出的一些新品牌,新名牌,新的驰名商标,对北极星这一中国钟表行业第一品牌的地位形成了很大的冲击,给商家及消费者造成了北极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令不如昔的印象,因而加强北极星品牌的维护工作对于北极星人来说是一项迫在眉…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12日,长春南湖公园,一个银色身影在冰面上绕场曲线滑行一周后突然原地自由旋转360度,激起雪花四溅,然后以S步滑行半场后嘎然静止,再旋转180度继续滑行,冰面上留下了一条条优美的曲线……  相似文献   

8.
罗德 《中国新时代》2005,(2):120-121
2005年1月12日,长春南湖公园,一个银色身影在冰面上绕场曲线滑行一周后突然原地自由旋转360度,激起雪花四溅,然后以S步滑行半场后嘎然静止,再旋转180度继续滑行,冰面上留下了一条条优美的曲线……  相似文献   

9.
就在20世纪初的1909年,人类的足迹还只是到达了北极点,而还从未踏上地球另一端的南极点。于是,谁能第一个到达南极点,便成了探险家们意欲征服自然的下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0.
深圳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始终是个探险者,他不仅穿越了南北极,还两次登顶珠峰  相似文献   

11.
宽地宏伟 《英才》2005,(7):54-56
25年前的一个冬天的早晨,在白洋淀一望无际的冰面上,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滑冰呼啸而过。忽然,他察觉到脚下冰面松动,可是为时已晚,冰面瞬间裂开,孩子身陷冰湖。然而孩子并没有呼喊救命,因为他知道在这空无一人的大淀中那呼喊只是徒劳。他一边忍受着冰水刺骨的疼痛, 一边扒开松动的冰面,向前摸索,就这样足足坚持了半个小时,直到找到结实的冰层,用力撑上去……  相似文献   

12.
全世界每年要发生12000次2级以上的地震,其中6.5级以上的大地震100次左右。但地球两瑞的南北极地区至今从未发生过任何级别的地震。科学家们认为:南北极地区巨大的冰层是造成南极大陆和北极的格陵兰岛内陆地区没有发生任何地震的主要原因。 在南北极地区,由于终年冰雪覆盖,冰层极厚。据测算,冰层达到了这些地区总面积的80%~90%。厚大的冰层对于底部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为自杀奔忙     
阿华 《财会月刊》2013,(10):I0010-I0010
动物世界,弱肉强食是不变的法则。为了生存,动物们可谓是耗尽了毕生的智慧和精力。可是,在地球上,还有一种为了生存不得不跑得很远去自杀的可怜虫,这就是旅鼠。 旅鼠是北极草原的老大。整个北极草原是它们"旅鼠帮"的天下。它们个头虽然很小,但数量众多,既把北极草原搞得乌烟瘴气,又肩负起为比它们大得多的动物提供口粮的重要使命一狐狸、猫头鹰等均以它们为大餐。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著名记者、学者羊慧明先生和警察摄影家李宏先生等,曾经一道走完了长江全程,并考察了黄河源和雅鲁藏布江上游,行程二万七千多公里,完成了"长江万里行"的科学考察和采访报道。此后,他们又多次赴三江源地区考察。李宏先生还几次参加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和雅鲁藏布江漂流探险活动。他们在三江源考察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著名山地和高原冰川、冻土专家,前中国长江漂流探险队前线总指挥唐邦兴教授和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战略能源领域获得主动权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我国在保障能源供应和加强能源合作方面做出许多尝试。而作为能源宝藏的北极地区则是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不可忽视的战略选择,因而加强中俄北极能源合作对话日益重要。本文在阐述中俄北极能源合作背景基础上,对两国石油、天然气等具体能源合作领域前景进行分析;着重对中国参与俄罗斯什托克曼项目和中国参与北极航道的通航维护提出了设想;并且通过独裁博弈模型分析中俄北极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两国能源友好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营者》2008,(21):14-14
在这个已然走进冬天的2008年,经济学意义上的中国中小企业界,代替了气候学意义上的北极.不折不扣地成为中国中小企业冬天的“折射地”。  相似文献   

17.
严睿 《英才》2007,(5):96-97
上证5000点?深圳15000点? 现在,对于投资者来说,没有什么比谈论中国股市更刺激,更有吸引力。从2005年6月的阶段性历史底部起步,国内A股市场在两年时间内走出了一波叹为观止的强劲升浪,各种历史纪录被一次次地刷新。在财富迅速膨胀效应驱动下,市场参与者又一次陷入价值投资与投机的迷局。  相似文献   

18.
登山是王石的一张名片。如果说山峰只是地球某些小小突起,王石在54岁的时候开始向地球的两个绝对顶点——北极和南极开始了他的征程。按照他的计划,他希望凭借个人身体和意志征服的范围还将蔓延到海洋和沙漠。不过,2005年4月前往北极之前,北京机场送行的一位老者改变了王石这些计划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大众标准化》2008,(6):53-54
一支探险队从空中拍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部落——亚马逊河流域的印第安部落,这种与世隔绝的部落全世界已经所剩无几,5月29日,他们公布了这组惊人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到,这些部落族人身上涂着大红颜料,挥舞着弓箭。  相似文献   

20.
大雪初霁的清晨,空气清新而寒冷,伴着脚下积雪咯吱咯吱的声响,心里直揣度,那个刚从冰川覆盖的北极归来的人——中国北极科考首席科学家陈立奇,该是不是一身的冰凉和遥远的气息。叩开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主任的门,一个50多岁的中年人坐在办公桌旁,精瘦的高个儿,衣着普通,实在像邻家叔叔那个平常样子。但他确是触摸三极(南极、北极、珠峰)的科学家陈立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