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近年来,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省各级林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产业化带动现代化的林业发展战略,不断加强林业项目资金管理,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参与国土绿化事业,全省林业建设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我省全社会办林业的基本情况“十五”期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1568万亩,新建农田林网1809万亩,分别较“九五”期间增长16.1%和12.2%;新增封山(滩)育护林面积1099万亩,四旁植树8.14亿株。到2005年,全省有林地面积达到4400万亩,林木蓄积量8800万m3,农田林网化面积5800万亩,占宜林网…  相似文献   

2.
2012年,宁德市坚持以造林绿化为重点,立足实际,努力拼搏,顺利完成了年度林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全市造林绿化成效显著、资源监管不断加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要素保障高效有力、林业改革持续深化、种苗科技进步明显.现将林业经济主要指标运行情况分析如下. 一、林业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情况 (一)营林生产 1.造林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市已完成造林绿化42万亩,占总任务39.5万亩的106.3%.其中:人工荒山造林17.7万亩,人工更新2.0万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5.0万亩,非规划造林5.7万亩,疏林地补植补种10.6万亩,林冠下造林1.0万亩.  相似文献   

3.
达县地区林业"两制"工作基本结束,通江、南江、万源、宣汉、白沙工农区等五个山区县已划自留山226万亩,责任山102万亩,涌现出林业专业户、重点户5.6万多户.党的林业政策调动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南江县社员在"两山"(即自留山、责任山,下同)上造林,仅去冬今春达25.5万亩,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社员建小茶园、小药园、小果园、小桑园、小竹园共1.15万多个,共有面积34,360多亩.但是,目前五个山区县还有400来万亩荒山荒坡待绿化,还有一部分荒山未落实责任制,有的社队的成林尚需改进经营管理办法.因此,山区林业生产,无论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7%,现有森林面积3,845万亩,加上灌木林地2,188万亩,林地总面积才达到6,033万亩,尚有宜林荒山6,118万亩。这与我省区划林业用地面积1.2亿亩比较,还有近6,000万亩需要造林。现在林业产值只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3%,就是在大农业内部也只占6.6%。如果到本世纪末或稍长一些时间,能把我省  相似文献   

5.
一三十多年来,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教训之一,是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速度,忽视生产建设的经济效益。由于没有下功夫研究最佳的建设规模、投资分配结构和林业建设布局等重要的林业经济问题,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使林业长期成为国民经济的短线。建国以来,我国人工造林的规模和速度居世界之冠;人工造林累计面积达15亿亩,接近除我国以外的世界各国人工林面积的总和,平均每年造林面积为5000万至6000万亩,高的可达7000万亩。即使按造林面积占全国原有森林面积的比重来看,我国造林规模也远远超出世界各国的水平(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一、适应林业建设需求,建立林业基金制度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是一个少林缺材的省份。新中国成立时,全省只有551万亩森林,经过全省人民40余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林地面积已达到470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0%。为了加快山西林业发展步伐,在1989年召开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全省林业建设的总目标:到2000年有林地面积达到5873万亩,林木蓄积量达到85O0万对,森林覆盖率达到25%,林业产值达到110亿元。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需增加荒山造林240万亩,资金的需求量与供应量之间的缺口很大。投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省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显示,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迅猛。截至2003年底,我国非公有制森林面积达到3510万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20.32%,森林蓄积比例为6.77%。现有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中,非公有制比例高达41.14%。近3年以来,我国营造林面积连续突破1亿亩。其中,2002年,非公有制造林面积占全国造林总面积的70.2%,2003年和2004年这一比例已超过80%,去年非公有制造林面积在530万公顷以上。非公有制林业已成为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社会资本加速向林业流动,林业产业中非公有制的比例更大。近5年,在我国林产工业…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以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山西的民营林业发展迅猛.据统计,全省民营林(包括个人所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制等形式)面积已发展到602.5万亩,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12.2%.其中,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林地面积125万亩,占全省民营林的20.8%;生态林258万亩,占42%;经济林344万亩,占57.1%.全省500亩以上的民营林大户1 662户,其中个体1 366户、股份制296户,经营面积191.7万亩,占全省民营林的31.8%.1998年后新发展的民营林业大户721户,占大户总数的41.3%,经营面积74.1万亩,占全省民营林的12.5%.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邮市在植树造林工作中,通过"四大创新"切实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全面实施"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战略,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努力破除发展瓶颈,挖掘造林潜力,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林业发展之路.高邮连续多年每年新造林面积都在5万亩以上,2010年高邮市以5.3万亩新造林面积在全省各县(市、区)排名中名列第二,2008年和2010年先后被省林业局表彰为"绿色江苏先进县(市)".  相似文献   

10.
去冬今春以来,姜堰市紧扣新农村建设主题,咬定森林覆盖率小康指标,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省园林城市为契机,大力挖掘造林潜力,着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强力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合力打造城乡一体,特色鲜明的林业绿化新格局.截止3月底,全市新增造林面积5.1万亩,新植树木556万株,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123万亩,全市森林覆盖面积增幅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1.
西昌市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林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几十年来,西昌市利用林木生长的有利条件,精心管护和组织人工造林,使全市的林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90年~1992年,全市人工造林5719.5亩,1991年新造飞播林成效面积15.3万亩,1993年人工造林2万亩。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4%,远远超过全省19.2%和全国13%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邮市在植树造林工作中,通过"四大创新"切实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全面实施"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战略,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努力破除发展瓶颈,挖掘造林潜力,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林业发展之路.高邮连续多年每年新造林面积都在5万亩以上,2010年高邮市以5.3万亩新造林面积在全省各县(市、区)排名中名列第二,2008年和2010年先后被省林业局表彰为"绿色江苏先进县(市)".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卢氏县位于豫陕交界的伏牛山腹地,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深山区。全县总面积为549万余亩,其中林业用地338万商(包括成林、次生林120万亩,疏林和杂灌林39万余亩,新造林保存面积73万亩,现有宜林荒山106万亩),占总面积的61%,平均每人11亩。  相似文献   

14.
南平是中国的竹乡,南方的重点林区.全市林业用地面积3 25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6%,其中有林地面积2 946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0.4%.  相似文献   

15.
《江苏农村经济》2006,(6):48-48
泰兴市现有林地面积32.3万亩,定植意杨60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达17.5%。在现有30.7万亩成片林中,股份合作造林10.7万亩,占35%;独资造林4.5万亩,占15%。2006年新栽意杨290万株,成片造林2.53万亩。  相似文献   

16.
剑阁县地处剑门山区.在五十年代初,森林茂密,是木材调出县.后来因为炼钢铁、办食堂和"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变成了木材调入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纠正"左"的错误,落实经济政策,林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从一九七九年以来,全县成片造林15.3万亩,保存面积13.3万亩,封山育林100余万亩.现在全县有林地134.9万亩,覆盖率29.3%.同时建成桑、桐、茶、棕、竹、药和木耳等多种经营基地20万亩.林业和林副产品的收入,一九七八年为444万元,一九八  相似文献   

17.
随着林业建设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生态公益林建设已经成为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梧州市在“十五”期间,完成珠防林工程造林8.3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47.6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293万亩。五年来,通过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林区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得到增强,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生态公益林建设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一、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1.部分地方珠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保存率不高,林木生长差。2001—2003年,全市珠防林工程造林面积6.9万亩,2005年底调查发现:全市造林保存率在85%以上的面…  相似文献   

18.
“六五”期间,垦区林业一直是高速度、高质量地发展。 (一)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356万亩、相当干1980年前34年人工造林面积的四倍,已有58个农场基本实现了林网化,庇护耕地达2,400万亩;两大山区(小兴安岭、完达_山)人工栽植水源涵养用材林已达181万亩,初步形成了基地;速生丰产林已营造3.7万亩。  相似文献   

19.
建瓯是中国竹子之乡和中国锥栗之乡,素有绿色金库之称。建瓯市林业用地面积529.16万亩,有林地面积501.79万亩,森林蓄积量2 321.26万m3,年产木材56万m3,毛竹林面积124万亩,立竹总数1.82亿根。全市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木材产量和毛竹面积、立竹株数均居福建  相似文献   

20.
2004年8月以来,我市通过积极推进以森林、林木、林地经营权或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林业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使全市沉寂多年的山林潜在经济价值在短期内得以发掘.通过盘活林地资源,搞活林业机制,实现了林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调整,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向林业流动和聚集.截止目前,全市共受理林木、林地流转交易399起,成功流转林地面积29.4万亩,挂牌交易林地面积9.8万亩,交易额达50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9 900万元投入林业开发与建设.通过挂牌交易每亩山林为农民或村集体增收上百元,充分调动了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资源增长、林业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