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说起范徐丽泰,在香港称得上是家喻户晓;人们之所以敬佩她,不仅因为她是香港政坛第一位"女议长",也不仅因为她是香港具有独特个性的政治人物,还因为她具有一个好母亲的爱心,拥有一个好妻子的善良、以及与疾病顽强抗争的精神,她的"不卖名人帐、自己也不屑做名人,随时准备回家过小日子"的普通人作风,更是让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2.
在工艺品王国里,“旺金达”可谓众人皆知。但是,了解“旺金达”的人会更加敬佩他的“掌门人”——旺金达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熊遂京女士。她不仅使她的企业名声显赫,而让她的产品更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日又被评为首届中国经济十大诚信人物。  相似文献   

3.
香港保险业对九七年以后之前景十分乐观及充满信心,香港政府之长远经济政策是积极发展香港成为亚太区的再保险中心。区内现时所需的再保险金为四百五十亿港元,并正迅速增长。此外,政府和业内正积极合作拓展“专属自保”保险业,吸引跨国公司集团提供保险业务。故此“九七”之后,保险业将更蓬勃发展。保险业现正积极争取于1998年第一届立法会内取得保险业功能团体狭立议席。保险业是香港金融服务业不可或缺之一环,在保障商业风险以及人身伤亡方面,发挥极重要之功能,令本港得以继续蓬勃发展,故此保险业于立法会内有代表,是诚  相似文献   

4.
与名人共舞     
侯贺良 《走向世界》2012,(13):82-87
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简称“香港蜡像馆”,位于香港太平山顶凌霄阁,是专门展览名人蜡像的博物馆,面积约15000平方尺。杜莎夫人蜡像馆内有约100尊蜡像。蜡像馆分7个展览厅,包括电影天地、体坛名将、蜡像作坊、名人派对、伟大殿堂、恐怖魔屋及乐坛至尊、古今中外名人蜡像。你可以对号入座,在那里寻找自己喜欢的明星和崇拜的名人。  相似文献   

5.
女子做大事,九分苦一分甜。就像一位名人曾感慨的那样:“做女人难,做一个成功的女人更难”……而旺金达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熊遂京女士对这句话的涵义理解得更是尤为深刻。十几年的商海拼搏,成就了她一付男人般的性格,不满足于现状的她,在男人的世界中开辟了中华艺术品王国的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6.
名人是城市的名片,优秀的名人文化是城市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利用好名人文化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而且也是促进旅游服务业、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发展,增强成都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对于拥有丰富名人文化资源的成都,要认真挖掘、开发名人资源,以促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港澳经济》1995年第8期刊登了吴雪元同志撰写的《中国地方立法与未来香港特区立法的差异》一文,笔者阅后深受启发,但对文中有些提法不敢苟同。作者在该文中称:“香港特区立法实行以行政长官个人立法为主导、行政长官个人立法与立法会机关立法相结合的立法体制”,“行政长官与立法会共同行使立法权”。非常明显,上述说法是不符合中英联合声明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的有关精神的。笔者以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并不享有立法权,当然更不可能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中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很快又到了香港回归一年的纪念日子,在过去的一年当中,香港特区发生了很多事情,从金融风暴给香港带来的莫大冲击,以至“禽流感危机”,及近150万名市民冒着风雨,到首届立法会投票站参加投票选举,这一点一滴,都为香港写下了历史性的一页。在未来的一年当中,香港面临的问题会很多,这正是一个同舟共济,发挥互爱互助的时刻。九  相似文献   

9.
名人之后     
"我的祖辈、父辈留给我最大的精神遗产就是对希望和梦想的追求。"对于名人志士,由于历史的记载和传记作家的传播,人们大多了解;而对于他们的后代,却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知之甚少。如果说名人是茫茫宇宙中一颗颗耀眼的明星,那么名人的后代则是环绕在明星周围的星群,它们有的光彩夺目,有的暗淡无光,有的像流星划过天际,有的则比明星更耀眼。名人的后代由于受家庭文化的熏染程度不同以及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各自所描画的自身人生轨迹也就有所不同……每个人的内心,都会隐藏着对于生活的一些希望和梦想。  相似文献   

10.
千回百转,江河入海。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这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邓小平先生一国两制思想的伟大胜利! 作为一名与香港一起发展的实业家,一名香港特区筹委会的成员,我为香港的建设、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尽了一份心,这令我欣慰。现在,经港人推选的香港特区首届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和其第一届政府官员都在为香港的回归和以后的运行努力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基本法》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香港一  相似文献   

11.
高原 《走向世界》2014,(2):50-53
2013年,对于青岛世园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1000多个日夜的激情奋战,让美丽的百果山初绽“容颜”。也许,你应该找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逛一次百果山,看一看“她”的变化,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场建筑奇迹的巡礼,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会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和感官体验。  相似文献   

12.
陈可Kun 《开放潮》2001,(3):55-56
每年3月 重要时刻 关心和研究香港经济的人士一定都知道每年3月的第一个星期三是个值得注意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下午的立法会(立法局)会议上,财政司司长(财政司)提出本财政年度预算案。人们也知道,这不是一篇有关香港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案那么简单。因为在预算案中还将及时阐明政府处理当前和未来经济、财政金融的方针政策措施;而且随同预算案的发展,政府同时也发表了上一年《经济概况》,今年《经济展望》的报告以及截止上一年为止的最新经济统计数字。根据以上情况,人们不难看到每年3月成了了解香港经济去年、今年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春大吉,刚好碰着情人节。香港的年轻人很喜欢“爱”的感觉。因为爱,一个小妮子能在24小时内变成收入百万的“名模”,一个天王巨星“风水师”转眼又变回路人甲,无人问津。在资本社会里,爱情不但能挽救人们的心灵,更能振兴经济。有见各种影视文学作品,也得拿爱情说事才有市场。情人节更是将所有花店、餐厅及旅馆变成“爱之店”的大日子。  相似文献   

14.
鼎宕 《沪港经济》2001,(4):24-26
近来翻开报章,常常可见香港人在大声疾呼要重新找回“香港精神”,特别是一些有识之士更是苦口婆心,要港人虚心向内地学习,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向很感觉良好的香港人会如此放下架子一“作践自己”呢? 开始时我也感到很纳闷,难道香港人的精神真的这么脆弱?当我了解了香港精神以后,我方才明白,这就是香港人的可贵之处,他们善于思考,勤于探索,不回避矛盾,输得起也站得直。 什么是香港精神?勤奋工作,灵活多变,不畏艰险,勇于创业和勇于承担风险”。这23个字的香港精神,曾经为香港人带来过许多辉煌,也曾经给香港人创造了无穷的财富。 现在香港人又在重新呼唤香港精神,这对我们上海人来说,是不是能有所启示呢?  相似文献   

15.
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荣幸地参与了《香港大辞典》(经济卷)的部分审稿工作。虽然我本人实际参与的份量并不多,但是目睹着这本巨著的酝酿、制作的过程。作者们的详尽的资料、细心的引述,使得我和我周围的朋友,都急切地渴望着该书的面世,因为这本辞典不仅方便内地学者朋友去了解香港,而且有助于香港人了解自己的香港,了解香港的历史与现在,了解香港经济发展的历程。这是一本客观、平实、详尽介绍香港的很有份量的重要工具书,一本真正具有“香港味”的好辞书。  相似文献   

16.
周淑兰  禹红 《理论观察》2005,(1):112-113
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名制作人是广播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们是人才中的拔尖人物,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榜样和旗帜。着力培养“广播名人”,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连锁效应。一个单位“名人”多了,意味着人才成长的环境得到了优化,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其新闻宣传的质量就高,竞争力就强,影响力就大。因此,培养“名人”,对电台的生存发展,意义不同一般,它是衡量一个电台实力、水平、声誉、威信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澳门印象     
印象中.澳门一直是一个精致到可以让人感到温暖的城市。她不似香港那样时尚光鲜.不似台湾那般被侯孝贤形容为悲情。澳门那样小.在中国版图上只占据一隅,然而就是这小小的一隅.我们当然也必须让她回到母亲的怀抱。于是.被葡萄牙殖民统治40。多年后,她终于还是回来了。Macau也终被字正腔圆的“澳门”所取代。来写澳门.我不想也不能将她单作为一座城来写,因为她有着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情怀。亚欧风情的完美结合充斥在澳门街道每一座建筑的塔尖上。  相似文献   

18.
吴伟,不仅因为她是一个美丽女人,而且因为她是“美丽女人”沙龙创建人,所以,她在大连小有名气。《大连日报》曾经报道过她和她的“美丽女人”们的故事;大连电台的“都市之声”栏目也播报过她的从商经历和创业传奇;大连电视台的“21点直播室”也曾多次把镜头对准了以吴伟为代表的一群“美丽女人”……吴伟人如其名,高高大大的,性情里的质朴和热情是能够让人感受到的,还有她的厚道和热心肠。可是,她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语里又都透着一些缓缓的温柔,还有太多的柔和与细腻。吴伟的父母都是军人,她从小就跟着父母“转战南北”。她的小学是在江苏省…  相似文献   

19.
说到当前名人故居的话题,马上想到一个词儿:进退两难。一边是历史巨人的故居被推土机一个个夷平,城市失去了自己这种灵魂陆确凿的存在,泯灭掉一份份珍贵的遗存,城市因之一点点减少它历史积淀的厚重;一边却是一个个名人故居被做为旅游的景点与招牌“开发”出来,亮闪闪推到人们面前。可是,待步入这些重新“打造”的名人故居里,  相似文献   

20.
“国宾体检”迈向纳斯达克 认识周雅芳已经好多年了,尽管这一年来我们见面不多,但她的热情、率真以及漂亮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她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女人,是一个对事业全身心投入的实业家,更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