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占兰 《理论观察》2006,1(2):11-12
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围绕社会阶层分化引起的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此,必须采取协调经济利益,实现公平正义;实行民主决策,扩大公民参与;转变作风,为群众办实事;提高综合协调能力等对策,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黄骏 《改革与开放》2012,(14):69+71
当今我国社会正出于转型时期,严重的利益冲突问题已成为诱发腐败行为的重要原因.因此,利益冲突作为一个现实的廉政问题,我们必须对利益冲突现象实行先期的有效防范和管理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小因利益冲突诱发的腐败行为.本文通过对提升“四个能力”建设来研究防止利益冲突问题,对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的重大命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本文从正确理解社会公平正义的科学内涵入手,阐述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意义,并从促进发展,夯实社会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树立公正理念,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中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使我们做大了"蛋糕",而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公平合理分好"蛋糕"。当前,垄断行业的超高收入、企业高管的高额薪酬、权利寻租及腐败等分配不公问题为社会所诟病,必须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用制度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5.
建立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的一系列社会制度,走民主法治之路,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从各项制度建设和工作落实上保障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6.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其中实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公平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依据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实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公平,必须从推进城乡一体化和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完善收入分配法律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三方面来加以推进,以便进一步维护好、实现好我国的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妥善协调利益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关键;正确处理矛盾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加强有效监督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保障;不断强化法治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利益冲突预防制度被认为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前瞻性策略,世界各国均把"利益冲突预防制度"作为本国最主要的廉政体系。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公职人员利益冲突预防制度,试图为我国公职人员利益冲突预防制度的完善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腐败是危害人类社会的一个痼疾,直接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改革和转型过程中,腐败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尤其严重,不仅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健康发展,损害着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还直接侵蚀着党群关系,削弱着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0.
维护公平正义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目前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如收入差距、分配不公、城乡差距、机会不均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造成了社会矛盾。因此,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李彬  韩俊森 《魅力中国》2011,(11):83-84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多重转型之中,腐败问题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下大力气铲除行政腐败对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树立公正廉洁的政府形象,构建服务、法治、透明型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从行政伦理的角度分析行政腐败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几点建议,期望通过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来有效防治腐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局部执政时期,党面临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的紧迫任务。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从目标凝聚、利益凝聚、信任凝聚等方面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以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这对今天我们执政党继续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启示:将执政党建设深深植根于社会土壤之中;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以共同价值目标凝聚共识;遏制权力腐败,强化执政道德,提升执政形象;不断改善民生,公平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  相似文献   

13.
黄鉴古  郑怡 《中国西部》2014,(9):101-102
<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我举双手。在我看来,教育公平同司法公平一样,已经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教育持续不公,我们的后代将会在不公、不正的教育中成长起来,他们走入社会后,将怎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成为人们强烈的担忧与思考,因此,维护教育公平,已成为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奢求。  相似文献   

14.
<正>一、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公平正义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尊重和保护,当权利和利益受到侵害时,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它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公平正义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基础中形成的,它必然反映出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内容,从而它也必然不能是超越社会发展现实的,也是不能有所谓超越阶级超越社会制度的共性的"公平正义"存在。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在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适合国情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挥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最真实的最充分的公平正义,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保障社会公平,实现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16.
利益冲突管理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职人员的首要职责是实现公共利益,所以利益冲突常常表现为私人和公共利益的冲突。许多研究发现造成腐败的原因中政府人员的利益冲突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具有其研究的迫切性。文章从利益冲突的定义、产生原因、完善建议三个方面,对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在本体论探讨中形成并发展了的和谐理念和在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理论层面上形成并发展了的和谐理念,探讨了西方文明的和谐理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指出我们必须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来抓;要将利益冲突看成危及和谐之大害,通过多种机制综合解决利益冲突;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必须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的价值标准之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更是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一个永恒主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主张.特别强调指出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腐败问题是困扰世界各国的普遍问题,也是当前我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阻力和毒瘤。本论文立足我国现实政治社会情况,阐述了我国腐败情况的现状、腐败演变趋势和腐败现象的蔓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平正义环境建设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分析了我国反腐败工作在思想道德教育和制度建设完善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净化党政干部队伍、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几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0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首届国际反贪局联合会上向世人庄严宣告:"反对腐败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关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系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和紧迫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反腐败斗争,也不断地取得成绩,在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