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大陆与台湾"五项共同愿景"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必将对中美经贸、政治关系等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基于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的视角对ECFA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经济过程解释模式"、"总体权力结构解释模式"和"问题领域结构解释模式"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2005年7月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一直呈现升值趋势,但国内民众却迫切感受到手中人民币的购买力急剧地下降,这就是所谓的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国内已有学者对这一现象的成因给予了解释,但都是分别针对"外升"和"内贬"单独给出成因,没有把二者联系到一块来说明这种现象。从"巴萨效应"和"汇率超调"思想两个全新的角度把二者联系起来,结合中国实际对这种现象给出合理解释。研究表明:人民币外升内贬可能是由于国内外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速的差别引起的,另外中国的汇率制度和货币制度的改革也会在一段时期内助长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  相似文献   

4.
"经济人"理念常被用于解释经济现象中的利己行为,但是无论对于政府还是农民,社会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在"三农"政策执行过程中,"经济人"和"社会人"属性共同对政策执行结果造成了影响,通过保定市的调查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5.
《说文解字》的体例通常包括解释字义和分析字形,其中解释字义的部分称为释义语。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在《说文解字》中存在着包含"皃"字的这一类特殊的释义语。含"皃"字释义语在分布的部首方面具有规律性,其语法结构分类具有多样性,同时在与含"也"字释义语的比较中,体现出了自身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本文就档案工作中应服务民生问题阐述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从“被”字的语法化演变看其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既常见又特殊的句式,被字句涉及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被"字的词性问题。对于"被"字的词性,目前主要有介词说、动词说、助词说、二元说等。通过"被"字句的语法化演变的分析发现,将"被"的词性设定为助词更具解释性和分析性,能够合理地解释"被"字句中施事名词脱落和出现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多义现象是英语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人们认知的结果。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ECM)也是认知语言学中具有强解释力的理论。本文以英语"hand"为例,探索用ECM理论解释其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1906年初的《屈子文学之精神》一文,深入解释了屈原文学的根本精神,即在对屈原主体人格充分肯定的前提下,揭示了屈原文学的精神就是"国身通一"的具体体现。这是王国维认定屈原是"真正之大诗人"的根本原因。而叔本华的哲学则是王国维分析屈原文学精神的外缘,而非根本的思想凭借。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物色》14处引述《诗经》,可分为以别称代《诗经》以称述,直接引用和化用《诗经》成辞两种类型。其中以《风》、《诗》等别称代述《诗经》3处,直接引用和化用《诗经》成辞11处,涵盖风、大雅、小雅三个部分内容,涉及《周南·桃夭》、《大雅·板》、《小雅·采薇》、《小雅·裳裳者华》14篇作品。这不仅是刘勰征圣、宗经思想的具体实践,更重要的是,刘勰旨在通过《物色》来展现《诗经》文学语言的最高价值,即《诗经》语言不是在为事物"命名",而是表现事物的"质"。  相似文献   

11.
基于“资源诅咒”理论视角的家族企业传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族企业是我国总体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目前开始进入接班高峰期。针对一些原本非常优秀的家族企业在传承后企业绩效每况愈下的现象,已有的研究主要中于"传贤还是传亲"和"接班人胜任力"等方面,但发展经济学中的"资源诅咒"理论却从另一个角度对家族企业的"富不过三代"现象给予了解释:家族企业准接班人的亲情寻租行为以及腐败行为、企业家精神耗散和战略创业能力的欠缺,都是"资源诅咒"理论在家族企业中的微观体现,也是家族企业在传承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2.
"赣州市将用5年左右时间,打造千亿元产值稀土钨产业集群"这是"2010年中国·江西(赣州)稀土钨产业合作推进会"上传出的消息,这表明赣州稀土、钨等优势产业集群将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运用"熟人社会"解释乡村秩序只能作总体性描述,并不能对一个具体的纷争做出更加有效的解释。对于一个具体的乡村纠纷来说,通过场景化的解读,能够看到纠结于纷争中的多种社会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细致分析,可以提供一个在总体性描述之外更加有效的解释和预测乡村纠纷解决的复杂性视角,从而避免面对变迁所产生的理论不适应。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际期铜价格持续上涨并屡创新高。解释期铜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也较复杂,但除了公认的供求原理,美元指数、所谓的"中国因素"、国际对冲基金的炒作成为当下常用的解释因素。因而通过严格的实证对这些因素进行检验,得出期铜价格的主导因素的研究便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国际期铜价格与美元指数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的负相关关系。美元持续贬值是推动期铜价格上涨的主导因素;而国际上所谓的"中国因素"对期铜价格上涨的作用则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15.
在人才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高挂"工资面议"牌,应聘者则大秀自己的"出众"面,放大优点以获得青睐。事实上,信息不对称这一现象在劳动力市场中层出不穷。参照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劳动力市场中逆向选择理论,运用信号博弈和"刺激-反应"模型,可对"工资面议"行为进行有效解释,证明"工资面议"合乎经济学原理。  相似文献   

16.
教师阐明应用文特点是学生写好应用文的前提。在对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训练之前,首先就应该解释清楚应用文特点,即客观真实性、明晰性和实用性,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应用文特点,避免写作时出现"文艺调"问题。  相似文献   

17.
曹植《矫志诗》形式特殊,用广泛的比喻进行说理,与先秦诸子作品中广譬博喻的手法近乎一致。在诗歌主题上,与《荀子·劝学》同类,均是表现劝勉主题。在文体特征上,类似于箴铭、子书、论说类文体,即广泛地依附,精当的说理。在诗学理论中,比喻说理类同于《礼记·学记》中所说的"丑物比类"、"不学博依,不能安诗"。这首诗将议论说理引入诗歌创作中,探索实践的努力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8.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是中美BIT协定"负面清单"的先试先行。目前,我国对"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开放模式还处于探索时期,对"负面清单"能否包括目前不存在的部门和领域、内容的可更改性、地方政府的保留权限以及对内容的解释方法的理解还不够透彻。这些问题都为将来国际投资纠纷埋下了隐患。我国作为重要的投资接受国,在与美国进行BIT谈判时,应保留将本国尚未出现的产业列入"负面清单"的权利;保留有条件的改变负面清单的权利;采取"民族自治区"与"大陆地区"的差别对待方式;以及采取严谨措辞加兜底条款的表述方式。  相似文献   

19.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在解释人物的心理和行为上有重要指导意义。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一文中的艾米丽的悲剧命运是她所存在的旧美国南方遗存的"集体无意识"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将两种事物加以比较常使用"S比NP还AP"的句式,程度副词"还"后面常用表比较结果的形容词,也可接动宾或动补结构。但是在口语和一些文学作品中存在着"S比NP还NP"的特殊句式,在程度副词"还"后用名词做比较结果项,并且这个比较结果项与介词"比"后的比较客体用的是同一个名词,来突出比较主体S所具有的某些性质特征。可将"S比NP还NP"看作是一种构式,从构式语法的角度来分析这一语言现象,因其具有构式的所有特征。这一构式的产生可以用糅合理论来解释,是汉语中表示比较的表达式"S比NP还(更)AP"参照同语式"NP是NP"类推所形成的表达方式。这一语言表达方式既简洁明了又不失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