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敏  崔飏 《中国证券期货》2012,(12):208-209
随着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全球化的"低碳革命"正在兴起,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碳金融成为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本文从碳金融的内涵出发,界定了碳金融体系的一般构成,然后探讨了我国碳金融发展的现状,最后针对我国碳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的背景下,发挥碳金融市场的资源调配作用,以碳减排的价格信号结合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来引导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具有积极意义。与欧盟、新西兰等国际成熟碳市场相比,我国碳市场及碳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归纳总结国际成熟碳市场及碳金融的发展经验,是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成熟度建设的他山之石。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成熟碳金融市场研究的基础上,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出发总结了国内碳金融市场和欧盟、新西兰、韩国等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对比异同;后以欧盟碳金融市场为例,从市场机制、配套措施和交易生态三个方面总结其发展经验,进而提出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成熟度建设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国际碳金融市场初步形成,发展前景广阔(一)《京都议定书》推动国际碳金融市场形成碳金融是指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和碳指标交易等。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可以追溯到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相似文献   

4.
王天慧  孙慧 《金卡工程》2010,14(5):267-267
碳金融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我国既要减缓气候变化对金融体系的负面效应,又要在适应气候变化中把握机遇,提供管理气候风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减排目标。本文先简述了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然后总结了国外发展碳金融实践经验,提出推动我国碳金融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碳金融     
文江 《财会学习》2011,(1):81-F0003
碳金融是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准确地说是涉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相似文献   

6.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以及两个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碳金融是指服务于减缓气候变化而进行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以直接投资融资、银行授信或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包含碳排放权及相关衍生品的交易与投资、低碳项目的开发与融资及其它相关的金融交易或中介活动。  相似文献   

7.
2010年12月坎昆气候大会通过了《公约》和《议定书》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气候形势日趋恶化.各国努力应对气候变4.E的政治意愿将进一步刺激碳金融的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致力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碳排放权交易自2005年以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之相关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规模不断壮大。本文认为,伴随着低碳经济的到来,碳金融的发展将不断推动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8.
2010年12月坎昆气候大会通过了《公约》和《议定书》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气候形势日趋恶化,各国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将进一步刺激碳金融的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致力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碳排放权交易自2005年以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之相关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规模不断壮大。本文认为,伴随着低碳经济的到来,碳金融的发展将不断推动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在“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力军,应发挥自身优势力量,大力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将绿色金融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充分彰显大国担当。  相似文献   

10.
<正>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CO2,简称碳)的排放。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排放权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作为价格信号激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领域的研发与投资,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碳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需求,碳金融应运而生。我国碳金融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以商业银行为平台,加快建立和完善构建碳金融体系。本文从当前国内外碳金融市场发展情况入手,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提出几点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广升 《云南金融》2011,(6Z):93-93
<正>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CO2,简称碳)的排放。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排放权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作为价格信号激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领域的研发与投资,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碳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需求,碳金融应运而生。我国碳金融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以商业银行为平台,加快建立和完善构建碳金融体系。本文从当前国内外碳金融市场发展情况入手,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提出几点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郇志坚  李青 《新疆金融》2010,(8):102-122
<正>一、引言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重大环境问题,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CO2,简称碳)的排放。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排放权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作为价格信号激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领域的研发与投资,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碳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需求,碳金融应运而生。碳金融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短期来看,碳  相似文献   

13.
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碳金融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既要减缓气候变化对经济金融体系的负面效应,又要在适应气候变化中把握机遇,提供管理气候风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最终实现减排目标。本文总结了兴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隐患,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要配合节能减排项目调整授信结构,积极支持绿色信贷,加快环境金融创新;同时我国要尽快出台碳金融业务的扶持政策,促进相关中介组织的建设,推动碳金融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碳金融产品》标准(JR/T 0244—2022)。作为国内首个碳金融领域的行业标准,该标准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其制定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该标准出台的背景、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世界经济论坛在《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中提出的未来十年全球五大长期风险均与环境和气候变化相关。应对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全球共识,一些国家和地区陆续提出了“碳中和”目标,绿色金融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绿色发展更是成为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正>推进ESG在中国发展,对国家扩大对外开放、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以及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提出推进我国资本市场ESG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随着气候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我国政府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作出郑重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净零排放)。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重要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7.
<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既彰显了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大国责任和担当,也契合新时代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大势。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在发展过程中全方位注入“绿色基因”,是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这场全方位的经济金融大变革中,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我国确立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这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的里程碑事件。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力争在不到30年的时间减少排放,实现从达峰到中和任重道远。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范式转变”,也必然推动中国金融的“范式转变”,向“零碳金融”全面转型。零碳金融将包括建立支持中国经济碳中和转型的零碳投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碳金融发展及碳金融机制创新策略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温室气体减排的金融活动,碳金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碳金融发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碳金融机制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权威声音     
《中国金融》2022,(4):4-5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2年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