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四川省L市X职业技术学院实证数据,探讨“三教”协同背景下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首先,分析研究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突出了“三教”协同背景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欧盟等案例,为继续教育的创新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其次,深入探讨四川省L市X职业技术学院在继续教育领域的创新探索实践及成效,如在内部治理改革、跨界协同创新、多元化实训模式、市场化运作策略、国际化合作拓展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的措施和成果。最后,得出研究结论,为相关高校探索“三教”协同下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提高中国一流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文章针对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学科信息服务方面,特别是在针对学科信息服务创新机制、学科信息服务创新平台及学科信息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和措施等内容进行探析和研究。为进一步创新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工作,助推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全面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结合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体会,文章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关于切实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提出了吸收德国“双元制”精髓,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扬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六个融合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4.
落实“双高”建设任务的主体是教师,党和国家一直重视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与提升。在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大变革背景下,作为学校新生力量的青年教师面临巨大考验。政府、学校、企业联动助推青年教师成长,从入职培养、师徒结对培养、企业实践历练、教学团队磨炼4个方面着手,加快推进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对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下,职业技术院校应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通过优化师资培养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以“群体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建设“名师工作室”,通过专业技能训练、教科研交流等方式充分挖掘“名师”潜力,发挥名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引领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加快了人才强校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6.
宁波职业教育要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由大变强的战略性转变,必须吸取忽视前瞻性理论研究不足,导致“粗放型”发展的教训,以研究基地建设为载体创新宁波职业教育研究体系。创新宁波职业教育研究体系,需要把握国内外职业教育改革趋势,立足宁波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定位其价值功能,以服务职业教育能力提升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刘小宏 《西部大开发》2011,(2):96-96,98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特色,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加强。本文从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迫切性八手,就建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落实可行的评价和激励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职后提高的一体化道路等方面,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8.
张春红 《黑河学刊》2014,(5):117-118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也是提高专业教学团队教学能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分析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提出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同时创新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等途径来创新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机制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培养人才的特长技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将个性化培养与数据向结合,体现技术教育,提升综合素养,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提高组织能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教师基本的需求,技术研发和创新管理成为了学校治理关键问题。本文对大数据时代职业教育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旨在提升职业教育管理质量,完善校园评价体系,构建优秀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学科的渗透、交叉与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已是必然,因此加强西部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已经成为迅速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引领和促进地区方区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解决好西部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首先,要领导重视,创新人才工作思路,对创新团队建设要进行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要耐心细致做好“堆沙式”的工作,要营造培养氛围,创设专项培养基金,建立激励创新机制,着力进行创新团队建设,唯如此,西部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才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引进培养力度,形成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高素质综合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些都给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去“单兵作战”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教学团队成为当前高校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加强团队建设和绩效考核,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今后教学团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困惑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佳  俞超 《老区建设》2009,(12):57-58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针对培养目标,突出职业特色,注重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大力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几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对改革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曹畅 《魅力中国》2011,(7):172-172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教师素质的优劣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教育的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一种观念”、“两颗心”、“三种知识”、“四种能力”等四个方面浅析了面向未来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白春荣 《魅力中国》2014,(10):191-191,189
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执教教师是建设“班班通”的重要推手。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文献综述,以及行动研究,把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和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课堂形态研究、团队互助、专题培训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促进教师信息素养水平与专业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调查研究报告》2007,(248):1-10
科技创新团队通常具备明确的创新目标、卓越的团队领导力、有效的创新激励、和谐的创新文化等特征。培育科技创新团队,政府要把握营造环境、激发潜能、因势利导的原则,强化长期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和评估,加大对绩优科技创新团队投入。各级科研管理机构要重视团队创新目标的建设,选择和培养好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通过合理评价与适度激励,促进团队智力整合,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指出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价值意蕴,并在学习型组织视角下分析教学创新团队的构建逻辑,从而提出高质量目标下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培育的4条实施路径,以期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报告》2007,(225):1-11
作为合作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科技创新团队在国家科技进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主要表现为:基于团队协作的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重大科技研究的主流形式;大型科技团队初具规模,成果显著;各类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正在加快推进;科技团队建设正向第三代科技战略导向型发展。同时,尚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在跨领域联合创新、可持续创新等方面的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9.
梅倩 《黑河学刊》2023,(1):7-11
国际中文教师是国际中文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是促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基于国际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剖析新时代国际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语言文化的传播者、“中文+职业”的践行者、教育对外开放的推动者,从知识、教学、素养维度阐述新时代国际中文教师的能力重塑,助推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党建创新必须把企业工作重点、生产经营的难点、职工思想中的疑点和生活中的热点,作为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树立“企业要发展,党建必先行”的超前意识,形成“夯实党建基础,创新党建载体,丰富企业文化,发挥旗帜作用、持续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本文就如何做好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从方法创新、团队建设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加强国企党建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