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涟水县在国家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入户过程中,将鳜鱼做为主推品种,经过几年的实践,已摸索出以下几种养殖模式,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结合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注意要点,现报告如下:一、鱼种池套养这是套养鳜鱼比较好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在宁夏平罗县瀚泉海、镇溯湖水域实施大水面生态养殖提质增效技术11000亩,建立以鳙鱼为主、鲢鱼为辅的增殖放养模式,开展名特优新套养和黄河甲鱼自然增殖、水禽养殖等综合立体养殖。根据湖泊环境容量合理控制养殖规模、放养密度、养殖品种,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提高单产和产品质量,大力发  相似文献   

3.
<正>在河蟹养殖池塘中合理套养其它品种,不仅可以改善池塘生态条件,促进互利共生,而且可以增加池塘产出,提高养殖效益。比较合理的套养模式主要有: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河蟹的单一养殖和与常规品种混套养出现了产出不佳、经济效益滑坡等问题,迫切需要引入新的经济品种搭配养殖,集成新的养殖模式。为探索河蟹主养池塘品种搭配新模式,提高单位产出和养殖效益,2013年笔者在位于通州区东社镇五马路村的绿洲虾蟹养殖基地选择两口河蟹养殖池塘进行了轮套养  相似文献   

5.
<正>在河蟹养殖池塘中套放名贵的经济鱼类用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是当前养殖户普遍采用的养殖方式,其中河蟹池套养鳜鱼是淮安区近几年重点推广的套养品种。一方面鳜鱼捕食蟹池中的野杂鱼虾以提高河蟹饲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养成的鳜鱼可有效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但有部分养殖户没有掌握套养的技术要点而盲目的实施套养,最后导致其所套放的鳜鱼成活率较低。笔者通过这几年的渔业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渔业科技入户的不断深入,示范户对水产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笔者指导的示范户所采取的池塘养殖螃蟹套养优质鳜鱼已成为一种成熟的养殖模式。池塘养殖螃蟹套养优质鳜鱼,螃蟹与鳜鱼两者互不相残,具有互补作用,可以充分利用池塘的水体空间,通过野杂鱼类吃食河蟹残饵,鳜鱼捕食野杂鱼类,以低值鱼换来优质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  相似文献   

7.
<正>螃蟹、青虾、花白鲢混养;银鲫套养南美白对虾;茭白田套养小龙虾...渔业新型养殖套养模式在梁垛镇多个村得到推广并获得成功。近年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大镇的梁垛镇,重视抓实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发展高效渔业和循环生态农业,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推广渔业养殖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助力高效渔业蓬勃发展以及渔民和农民在发展水产养殖业中得  相似文献   

8.
<正>开展龙虾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在我场已进行了三年。三年中我场逐步摸索出河蟹套养龙虾、龙虾与鱼种混养、藕塘套养殖龙虾等几种池塘养殖模式,养殖的效益在不断的上升。  相似文献   

9.
<正> 在常规鱼亩产750公斤的基础上,适当套养特种水产品,可以充分利用鱼池中的天然饵料和小杂鱼,改善鱼池中的生态环境,在不投饲的情况下增加经济收入。该模式的优点:一是风险小或无风险,以常规鱼为主要养殖品种,套养的特种水产品不论产量高低对生产者经济状况影响不大;二是套养特种水产品数量少,投资不大;三是养殖技术要求不高;四是养殖方式不复杂。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蕲春县大力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改进传统养殖模式,引导养殖户发展鳜鱼、黄颡鱼、泥鳅、小龙虾等名特优水产品生产。据统计:全县已有2家专业鳜鱼苗种繁育基地,年繁育大规格鳜鱼苗种200万尾,推广鱼池单养、套养和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增殖放流及网箱养殖等养殖模式4万多亩。  相似文献   

11.
正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它喜欢在浅水环境中生长,是比较适合在藕田中养殖的水产品种之一。随着藕田套养小龙虾技术的不断普及,近几年这种综合种养模式推广力度很大,现已成为生态循环农业的成功模式。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藕田套养小龙虾模式存在着小龙虾上市规格偏小、时间衔接不当和药物使用隐患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充分利用蟹池水体空间,挖掘养殖潜力,提高养殖效益,2011-2012年,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和挂县强农富民两个"惠渔工程"项目实施中,充分利用当地河蟹产业优势,合力推广蟹池套养模式,积极引导渔(农)民在蟹池中套养鳜鱼、鲌鱼、黄颡鱼、沙塘鳢、小龙虾等特种水产品,为养蟹户增产增效又闯出一条致富路。现将蟹池的主要套养模式及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藕田套养小龙虾方式属于经济植物与特种水产种养有机结合的养殖模式,通过水生动物与水生植物的特性互补,藕田中为小龙虾丰富的动植物饵料,小龙虾的排泄物又为莲藕生长提供了肥料,相互利用,且能有效减少了病害的发生,提升了水体空间的利用率,提高种养品种的品质,通过沙沟等地藕田套养小龙虾技术总结,进行养殖模式的调整,可以充分挖掘当地老旧鱼池的增值潜力,增加养殖效益。一、池塘选择选择水资源充足、无工业污染、灌溉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我们在渔业科技示范户中推广了藕田套养小龙虾养殖模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套养小龙虾,藕田中的水草可作为小龙虾的天然饵料,既起到了为藕田生态除草的作用,又提高了藕田的利用率,龙虾的排泄物还为藕田增加了有机肥料,实现良性循环,属于种植和养殖互相利用,互相补充的创新模式,有条件的养殖户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河蟹养殖成本的上升以及价格不稳定等因素导致养殖效益有所下降,常规的河蟹套养小龙虾已不能保证利润空间,如何利用现有的养殖品种与模式提高养殖效益已成为广大养殖户与研究者关心的热点。淮安区南闸镇省级现代渔业精品园区南临白马湖,水系资源十分丰  相似文献   

16.
正为推动现代水产养殖业实现"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目标,2017年我区结合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在华港镇下溪村推行了"减量放养扣蟹、适当搭配套养青虾等品种"的养殖模式,结果普遍表现:一是螃蟹收获规格大(主打规格为4公3母),二是其它套养品种生长良好,养殖效益高。一般比我区其他乡镇河蟹养殖亩效益高1000元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江苏省宝应湖农场依托资源优势,面向市场,调优品种结构,积极发展龙虾养殖。2010年龙虾养殖面积达3500亩,成为农场水产业主导产业。在养殖模式上根据资源特点,改过去单一养殖龙虾为主,发展成为有主养、混养、套养等多种模式,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求得最佳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洪湖市针对鳜鱼市场一直看好的特点,转换发展思路,积极探索鳜鱼养殖技术,把鳜鱼养殖作为水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品种来推广。据了解,全市鳜鱼养殖面积达48.2万亩(其中蟹池套养41.6万亩",四大家鱼"池套养5.5万亩),占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41.3%,年均为市场提供优质鳜鱼8100吨以上,仅一条鳜鱼每年为洪湖渔民带来近5亿元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措施是:一、转换思路调结构,把鳜鱼养殖当主业来抓。洪湖市现有水产养殖面积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我市在池塘养鱼丰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向渔塘要更高的效益,采取池塘套养、混养、生态养殖等多种模式,在确保亩产1,400kg的前提下,池塘粗养蟹亩产达20kg左右,大大提高了池塘效益,目前全市已大规模推广,现将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洪湖市把鳜鱼作为水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品种,不断转换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养殖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产业发展现状(一)养殖业现状2015年,洪湖市鳜鱼专套养面积48万亩,占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55.2%,养殖品种为翘嘴鳜,年产鳜鱼1.4万吨以上,每年为渔民带来5.7亿元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市鳜鱼养殖主要是蟹池套养、成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