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群与资源目前,有资料显示,丁桂鱼的自然(野生)种群的丰度在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在斯洛文尼亚,丁桂鱼被列为国家濒危动物名录;波兰湖泊中丁桂鱼的自然种群已消失。丁桂鱼在水生生境中的地位如何?是什么限制了丁桂鱼自然种群的发展?丁桂鱼与其它种群之间的关系怎样确定?……虽然我们还没来得及展开全球丁桂鱼种群的调查研究,但研究者在部分地区收集的相关资料对未来我国丁桂鱼的生态研究或许有所帮助。1、丁桂鱼在捷克共和国D yje河盆水生生境中的地位有关丁桂鱼在原始环境(如池塘、大一些的河流、河盆中的支流和滞水区)的数据较少。在…  相似文献   

2.
一、繁殖历史在欧洲,自然繁殖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丁桂鱼繁殖的最主要的方法,即使在今天的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等许多国家,丁桂鱼在池塘的自然繁殖仍是渔民获得丁桂鱼鱼苗的常见方法。随着人们对丁桂鱼的重新认识,对丁桂鱼的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制约养殖规模的一个关键问题——人工繁殖也就逐渐成了“丁桂鱼热”中的焦点,自然地被提升到很重要的位置。1938年,Probst首次描述了从产卵场捕获的丁桂鱼在池塘自然配对产卵的情况;Chabera在1980年发表了对丁桂鱼繁殖力问题的研究;Linhart及Billard在1985年发表了…  相似文献   

3.
2004年11月25日,在湖北省科技厅的主持下,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全雌丁桂鱼及三倍体丁桂鱼细胞工程育种技术》项目成果鉴定会在武汉召开。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采用幅射育种及温度休克诱导等多种细胞工程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培育了两种鱼类养殖新对象——全雌丁桂鱼及三倍体丁桂鱼。它们生长快、个体大、商品规格整齐。经湖北省新洲、崇阳及江苏海门等地的养殖户应用证明,全雌丁桂鱼的生长速度比普通二性丁桂鱼快21.8%、亩平均纯增收6.7%;三倍体丁桂平均增重比普通丁桂鱼快26.3%、亩平均纯增…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资料显示,丁桂鱼的自然(野生)种群的丰度在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在斯洛文尼亚,丁桂鱼被列为国家濒危动物名录;波兰湖泊中丁桂鱼的自然种群已消失。丁桂鱼在水生生境中的地位如何?是什么限制了丁桂鱼自然种群的发展?丁桂鱼与其它种群之间的关系怎样确定?……虽然我们还没来得及展开全球丁桂鱼种群的调查研究,但研究者在部分地区收集的相关资料对未来我国丁桂鱼的生态研究或许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一、食性 为了研究丁桂鱼的食性,研究工作者将一龄、二龄、三龄丁桂鱼与鲤鱼、花白鲢、草鱼等鱼类混养,分析在不同的混养密度下,丁桂鱼的日粮情况及鱼苗的食谱以及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研究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丁桂鱼在所有混养的鱼中对食物的变化有最高的适应性,丁桂鱼的食物种类最多,它的食谱几乎涵盖了池塘中所有能得到的食物种类。  相似文献   

6.
一、基础营养价值与利用价值研究为了探讨欧洲丁桂鱼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我们对其营养成份(蛋白质、粗脂肪等)和营养价值(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同属鲤科的鲤鱼和鲫鱼以及其它的一些淡水鱼类进行了比较分析。欧洲丁桂鱼比鲤鱼和鲫鱼具有更强的可食性。丁桂鱼的含肉平均值为72.4%,高于普通鲤鱼(66.5%)和鲫鱼(63.63%)。对丁桂鱼、鲤鱼和鲫鱼的含肉率作显著性检验表明,丁桂鱼与鲤鱼的含肉率之间t=8.429>t0.01(13)=4.221,两者的差异极显著;丁桂鱼与鲫鱼的含肉率之间t=14.194>t0.01(13)=4.221,两者之间差异也极显著。将之与国内外…  相似文献   

7.
丁桂鱼在池塘中非常容易产卵。自然繁殖的优点在于简单而有效,但其繁殖效果难以预见。也无法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丁桂鱼的自然产卵繁殖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春放秋收”。即春天在长满水草的池塘中引入适当的亲鱼,在秋天再放水收获丁桂鱼鱼苗。以下介绍丁桂鱼自然繁殖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湖北——中国丁桂鱼系统研究与养殖推广的策源地欧洲丁桂鱼(丁鱼岁)(T.tinca)在分类学上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鱼岁属(由于“鱼岁”字电脑无法输入,为方便网络搜寻,故以同音字“桂”代之。本讲座均简称欧洲丁桂鱼或丁桂鱼)。该鱼具有肉味美并富含脑黄金、生长快、体色丰富、易饲养等优点,是目前在欧洲受到普遍重视的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有几个世纪的养殖历史。1998年,在欧洲科学家的支持下,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原国家南方优质鱼基地及武汉亚太科技公司渔业研究院率先从捷克引进欧洲丁桂鱼,开我国丁桂鱼系统研究与养殖推广之先…  相似文献   

9.
一、食性为了研究丁桂鱼的食性,研究工作者将一龄、二龄、三龄丁桂鱼与鲤鱼、花白鲢、草鱼等鱼类混养,分析在不同的混养密度下,丁桂鱼的日粮情况及鱼苗的食谱以及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研究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丁桂鱼在所有混养的鱼中对食物的变化有最高的适应性,丁桂鱼的食物种类最多,它的食谱几乎涵盖了池塘中所有能得到的食物种类。丁桂鱼食谱的研究试验是在池塘中进行的,分三种不同的养殖密度将丁桂鱼和鲤鱼、草鱼、鲢、鳙混养。在生长季节中,每个池塘测试三次,每次一个样本(每个样本5尾);在养殖密度低的池塘中。每季取样1 ̄2次,从每条鱼…  相似文献   

10.
一、性成熟年龄在中欧,丁桂鱼雄鱼2 ̄3年性成熟,雌鱼2年或3 ̄4年成熟,而西班牙有报道说丁桂鱼雌鱼在一年时已经可以产卵;在我国华中地区,丁桂鱼的雄鱼一般1 ̄2年性成熟,而雌鱼性成熟年龄一般为2 ̄3年,依养殖条件的优劣而异。二、繁殖力每个生殖季节的产卵总量主要依靠雌鱼的规格和年龄,在不同的种群之间变化可能极大。在自然条件下,快速生长的丁桂鱼比生长缓慢的有更多的怀卵量,一个种群的绝对怀卵量和鱼体的体重是成比例的。大于1kg体重的大雌鱼通常有(200 ̄400)×103粒/kg的怀卵量,最少也有50×103粒/kg的怀卵量,一条15 ̄40cm长的雌丁桂鱼…  相似文献   

11.
一、湖北——中国丁桂鱼系统研究与养殖推广的策源地 欧洲丁桂鱼(丁鱥)(T.tinca)在分类学上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丁妙属(由于“鱥”字电脑无法输入,为方便网络搜寻,故以同音字“桂”代之。本讲座均简称欧洲丁桂鱼或丁桂鱼)。该鱼具有肉味美并富含脑黄金、生长快、体色丰富、易饲养等优点,是目前在欧洲受到普遍重视的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有几个世纪的养殖历史。1998年,在欧洲科学家的支持下,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原国家南方优质鱼基地及武汉亚太科技公司渔业研究院率先从捷克引进欧洲丁桂鱼,开我国丁桂鱼系统研究与养殖推广之先河。二000年,作者带领的课题组承担了湖北省科委下达的《欧洲丁桂鱼引种及养殖繁殖技术》指导性科研课题,欧洲丁桂鱼项目还连续多年得到了‘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大力支持,并在二00一年被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农业部、国家林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业引智成果推广重点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2.
<正> 丁鱥鱼,又名须桂,又称黑鱼。0℃—40℃水中均可存活,生长适温18℃—30℃最佳。我国绝大部分水域均适宜养殖,丁鱥鱼食性为杂食略偏动物食性。耐低氧、耐寒冷,适应性强,病害少,适宜池塘单养或混养,也可网箱养殖。当年鱼可长0.5kg左右,最大可达1kg。丁鱥鱼肉质细嫩、口感鲜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有较好的医用价值,含丰富脑黄金,尤其表层皮肉胶质烹饪为佳美上食。丁鱥鱼体色多样,目前主要有绿、黄、红和白四种颜色,极具观赏价值;丁鱥爱上钩,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游钓品种。现将其主要养殖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丁桂鱼在池塘中非常容易产卵。自然繁殖的优点在于简单而有效,但其繁殖效果难以预见,也无法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丁桂鱼的自然产卵繁殖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春放秋收”,即春天在长满水草的池塘中引入适当的亲鱼,在秋天再放水收获丁桂鱼鱼苗。以下介绍丁桂鱼自然繁殖的方法。一、产卵池条件产卵池为长方形,面积1亩左右,底质要求为土质。池壁为水泥,在池塘排水系统基部有一个2m×2m×0.5m的收捕坑,系由混凝土制成并附有一个双孔木板和陶土组成的水门。该排水系统高1.23m。产卵池平均深度为1.2m,池底坡度为4%。池壁为混凝土质,坡比为1∶1,环绕池…  相似文献   

14.
一、繁殖历史 在欧洲,自然繁殖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丁桂鱼繁殖的最主要的方法,即使在今天的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等许多国家,丁桂鱼在池塘的自然繁殖仍是渔民获得丁桂鱼鱼苗的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欧洲丁桂鱼的鱼苗鱼种培育是指将刚孵化出膜的仔幼鱼培育成供放养的较大规格的鱼苗、鱼种的过程。各地对鱼苗鱼种定义的大小不尽相同。一般来说,鱼苗培育一般是指5cm以前的丁桂鱼的培育过程,鱼种培育则是指将5cm以前的丁桂鱼培育至5~8cm或8~16cm的鱼的过程。因养殖方法、鱼苗体质、管理水平不同鱼苗培育又分为乌仔阶段的培育,寸片阶段的培育。鱼种培育可以分为小规格鱼种的培育,大规格鱼种的培育。丁桂鱼成鱼的适应性很强,但在其早期的苗种阶段,尤其是鱼苗阶段,身体幼小纤弱,摄食能力低,饵料范围窄,且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对敌害和病原体的抵抗应付能力低,在管理不当的情况下,死亡率高。因此必须对丁桂鱼的苗种培育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求在人工严密控制的条件下,给予精心的饲养管理,从而提高鱼苗、鱼种的存活率,培育出健壮、合乎生产规格的优质鱼种。  相似文献   

16.
一、性成熟年龄 在中欧,丁桂鱼雄鱼2-3年性成熟,雌鱼2年或3-4年成熟,而西班牙有报道说丁桂鱼雌鱼在一年时已经可以产卵;在我国华中地区,丁桂鱼的雄鱼一般1~2年性成熟,而雌鱼性成熟年龄一般为2-3年,依养殖条件的优劣而异。  相似文献   

17.
丁(T.tinca)俗称丁桂,广泛分布于欧洲大陆,在欧洲其养殖历史已有几个世纪,我国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也有分布。该鱼具有肉味鲜美、无肌间刺、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生长速度快、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优点,是一种广温性经济鱼类,适合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饲养。从2000年,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首次从捷克引进、研究和示范养殖丁桂鱼以来,丁桂鱼已被广大养殖户所认同,但由于养殖者缺乏对丁桂鱼生物学特性的了解,生产中出现了养殖成活率不稳定,商品规格不整齐等现象。1.丁桂鱼的生物学丁桂鱼又称须鱼岁,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  相似文献   

18.
一、亲鱼的培育1、培育池的选择人工催产用的丁桂鱼亲鱼可通过池塘主养和混养的方法获得。混养池(培育池)的面积及对水体的要求都由混养池中的主养鱼类而定,面积小至1 ̄2亩,大至15 ̄20亩均可。而以丁桂鱼作为主养鱼的培育池,一般面积要求4 ̄5亩,且要求水深在2m以上。2、亲鱼的选择丁桂鱼雄鱼一般2 ̄3年达到性成熟,而丁桂鱼雌鱼性成熟略晚,为2 ̄4年。在实际生产中,更倾向于用性腺发育更成熟、更完善的丁桂鱼亲本,一般要求雌鱼在1000g以上,而雄鱼在500g以上,以保证在人工繁殖时有较高的产卵(精)量和受精率,提高人工催产的效率。3、亲鱼培育(1)…  相似文献   

19.
欧洲丁桂鱼的鱼苗鱼种培育是指将刚孵化出膜的仔幼鱼培育成供放养的较大规格的鱼苗、鱼种的过程、各地对鱼苗鱼种定义的大小不尽相同,一般来说,鱼苗培育一般是指5cm以前盼丁-桂鱼的培育过程,鱼种培育则是指将5CBI以前的丁桂鱼培育至5~8cm或8~16cm的鱼的过程。因养殖方法、鱼苗体质、管理水平不同鱼苗培育又分为乌仔阶段的培育,寸片阶段的培育。鱼种培育可以分为小规格鱼种的培育,大规格鱼种的培育。丁桂鱼成鱼的适应性很强,但在其早期的苗种阶段,尤其是鱼苗阶段,身体幼小纤弱,摄食能力低,饵料范围窄,且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对敌害和病原体的抵抗应付能力低,在管理不当的情况下,死亡率高。因此必须对丁桂鱼的苗种培育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求在人工严密控制的条件下,给予精心的饲养管理.从而提高鱼苗、鱼种的存活率,培育出健壮、合乎生产规格的优质鱼种。  相似文献   

20.
一、授精丁桂鱼在注射催产剂完成之后,需将雌雄鱼分开饲养(避免早产和便于集中采卵)。在达到效应时间后,捞起亲鱼,进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的方法分干法授精和湿法授精两种。1、干法授精:用毛巾将丁桂鱼雌鱼腹部和尾部的水揩干净,然后将其尾部朝下,挤出卵子盛于一无水干燥的容器中,同时用相同的方法将雄丁桂鱼的精液也挤入容器中,并不停地用羽毛搅拌。另外也可将精液先挤入抑动溶液中(精子由于受尿污染稀释,不能长时间保存),当卵子达到相当数量时,再用吸管吸取精液混合。2、湿法授精:湿法授精多用于大规模生产鱼苗,在丁桂鱼的人工繁殖中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