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刚刚过去的二十年(1980-2000),西方国家电信业经历了由垄断向竞争的转变。电信资源政策作为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政策工具,同时也是为了适应这一转变,在此期间发生了频繁目巨大的变化。定价办法由过去与垄断相适应的“总资产公正报酬率”转变为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目标的“资源上限制”、“资源上下限制”及与建立竞争性电信产业相适应的“按成本定价”,普遍采用“放松管制”和“不对称限制”的管制办法。  相似文献   

2.
电信经营“垄断时期”的结束应以竞争的引入为标志,在西方各国、英国、美国电信业引入竞争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其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西方各国电信业都已引入竞争,从总体上看,各国电信的完全垄断时代已经结束,但是,就电信的某一部分而言,“垄断时期”远未结束,直到目前,在美国这种电信竞争开展最为充分的国家,本地电话竞争仍未开展起来,本地电话仍属垄断性行业,因此,一些“垄断时期”对本地电话网的资费政策,仍在使用。  相似文献   

3.
激励性管制与我国的电信资费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我国电信改革的历程,可以发现,尽管改革已经有了较大的成就,但在电信管制特别是资费管制方面,当前的现状和世界电信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并制约了我国电信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前言   中国的通信行业发展到目前这种状况,与98年之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主要从电信业改革进程、改革之前的资费状况、改革前后市场格局的变化、新环境下电信运营商的营销政策以及“价格战“所带来的恶性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评析.   ……  相似文献   

5.
冯庆汇 《理财周刊》2005,(10):22-23
电信资费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国家信息产业部的一纸通知改变了过去电信不能随意降价的历史,新的降价风潮可能到来。从10月1日起,信产部对涉及长途电话、手机国内漫游话费、固话本地通话将进行资费上限管理,以鼓励竞争,使电信资费形成市场定价。  相似文献   

6.
电信资费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段时间以来.电信收费尤其是小灵通短信服务收费成为人们反映强烈的适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笔者走访调查了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铁通公司有关人员.以及部分消费者,发现电信资费确实杂乱、标准多,电信业务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电信企业单方调整电信资费,导致多数用户资费增加。虽然电信合同具有合同的一般性特征但具有特殊性,尽管电信企业不存在违约,但还存在收取电信资费的法理依据不够充分以及明确标准调整权的归属等问题,因此,需要纳入法治化轨道才能保障其公众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王学庆 《中国物价》2004,(12):43-46
人们一般是将资费水平高低同资费的合理、不合理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资费水平高与不合理没有必然联系,资费水平高可能不合理.资费水平低同样可能不合理。电信资费总水平及某一种电信业务资费水平高低的合理与否是与市场结构和供求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已经充分竞争,由市场形成的电信业务资费,其资费水平反映的就是正常的供求关系.不存在资费水平高就不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电信资费问题之所以成为人们长期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因为消费者长期内没有享受到公平的待遇,支付了过高的成本,定价透明度不高或面临各种各样的消费陷阱。尽管从发展的趋势看,电信市场在不断的发展,但仍存在竞争不充分、电信体制不合理和管制上的缺陷,严重不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和电信业发展的趋势。近期内改革中国高度垄断、低效率的电信体制,  相似文献   

10.
王程  朱盈盈 《现代商业》2007,(30):195-196
中国电信业市场规模庞大、潜力无限,但同时面临行业垄断和行业主管部门垄断保护等问题。随着世界经济浪潮的冲击,国际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中国电信业目前尚处于传统垄断阶段,这对其发展极为不利。本文对中国电信业垄断产生的原因以及垄断对国家、企业及消费者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打破垄断以促进中国电信业健康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12.
前言 中国的通信行业发展到目前这种状况,与98年之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主要从电信业改革进程、改革之前的资费状况、改革前后市场格局的变化、新环境下电信运营商的营销政策以及"价格战"所带来的恶性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就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展开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是否存在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这是价格监管部门首次就中国电信运营商涉嫌价格垄断的价格违法行为展开调查。近期,诸如"电信收费违规问题多"、"资费套餐雾里看花"、"手机流量莫名吞噬"等有关电信资费的质疑声频频见诸于各类新闻媒体。为此,宁夏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从关注民生、注重实践的角度出发,抽调检查人员组成电信资费调研课题组,对宁夏电信  相似文献   

14.
若干年后,面对互联网上涌动的人潮,中国的老百姓还会想起中国电信给他们调整资费的那个遥远的圣诞节。 那时的网站生存正飘摇欲坠,倒闭、裁员,不一而足。电信费用庞  相似文献   

15.
16.
据信息产业部官员称 ,电信资费不能全由政府说了算。中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院长张明德表示 ,由政府管制的电信资费应由政府定价转为政府指导价 ,实行价格上下限管制 ,今后随着市场规范化 ,改为价格上限管制。张明德在最近的一次研讨会上称 ,电信资费形式应逐步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特别要注意成本的合理性。业内人士认为张明德的这番表态很可能说明有关主管部门已经把现行的电信资费政策列入电信改革的时间表。电信资费可能浮动@梁倍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规范电信企业收费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电信行业健康发展,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发改委(物价局)协同市纠风办、工信局对电信企业有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或者制定收费标准;违反资费政策规定,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收费、提前执行或推迟执行调价时间、擅自改变计费方式收费;继续收取已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等十五项内容开展了电信资费  相似文献   

18.
电信资费实际上分两大类:一类是经营企业与用户间的价格;另一类是电信经营企业相互间的价格,比如互联互通费用。  相似文献   

19.
20.
在当前深化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电信业运营所面临的政策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改革在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为业务资费调整增加了变数。本文在分析电信资费变迁的历史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资费松绑、混改、营改增试点及营销费用削减等改革措施影响电信资费的内在机理以及市场对此的反应,继而探讨新形势下电信市场建立竞争性价格机制的具体路径,提出实行网业分离、确定合理利润、扩大业务供给、调整资费结构将有益于电信业务资费最终实现竞争性定价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