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培训行业项目众筹是指培训项目设计者或培训师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培训众筹项目或课程,并向大众展示培训项目或课程内容,从而募集所需要的资源支持。构建由培训项目融资方、投资者、众筹平台等为主体,基于资源众筹的培训行业供给模式是培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提出树立互联网众筹模式观念、增强互联网众筹多元主体能力、完善互联网众筹制度建设是"互联网+"时代培训行业供给模式变革的三大路径。  相似文献   

2.
董晋露 《商》2014,(52):221-221
众筹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或平台,出于营利或者非营利的目的,小额投资或者捐资于个人或公司等特定项目的新型融资模式.其既便利了小型企业的资本筹集,又有利于中小投资者实现投资多样化.但同时,众筹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巨大的发展前景与引发的众多法律问题相伴而生,尤其是股权众筹,在项目类型、筹资金额、目标人数和投资模式上,各个众筹平台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无疑增加了潜在的法律风险.本文就目前众筹平台上各个股权众筹的项目入手,揭示股权众筹的现状,并对其的缺陷和漏洞,提出必要地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物,股权众筹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过程中实现了高速发展。文章借鉴美国股权众筹的发展经验,对其行业现状、相关法律进行深度解析,并结合实际,分析我国行业发展的障碍,提出相关的创新性建议,旨在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加速股权众筹的"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体制的发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这个行业在我国开始了大力发展的模式。互联网股权众筹是指通过网络用股份作为回馈来募集资金的新经济模式。虽然互联网股权众筹的发展现状不错,但其仍然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瓶颈。本文通过对互联网股权众筹的发展现状与瓶颈进行分析,得出一套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该行业发展的良性发展对策,以期使整个产业链更加高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有关法律规范将股权众筹划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类,过去所称的"股权众筹",现专指"公募股权众筹",需经审批后持有牌照经营,过去所称的"私募股权众筹"被修改为"互联网非公开股权众筹",受现有法律框架的规制,这一划分不仅曲解了股权众筹的真实含义和法律性质,而且无法解决"互联网公开性"与"非公开股权众筹"的矛盾关系,导致实践中的困惑。经分析股权众筹的发行方式和发行对象,笔者认为,股权众筹的法律性质为公募行为,建议我国建立"股权众筹小额豁免制度"以及"股权众筹合格投资者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6.
农业股权众筹模式自进入我国以来,一直以P2P的模式飞速发展。然而,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相关行业领投人及跟投人对其发展模式及风险程度产生一定质疑,认为其投资回报慢,生产周期长,众筹风险整体较高。文章通过对相关农业众筹行业的整体分析,得出了细分化的农业股权众筹能够降低其众筹风险,提高收益水平,并提出符合地域饮食习惯的农业产品众筹是未来农业股权众筹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商》2016,(8)
众筹是继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后互联网与金融资本"联姻"的又一结晶。作为互联网金融中的新生事物,众筹发展中潜在的法律风险引起人们的关注。新的互联网金融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存在法律地位不清、几乎没有准入门槛、缺乏行业规范和自律以及监管真空等诸多问题。本文将以股权众筹为例,分析众筹的种类及其特征,对众筹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剖析,对各国股权众筹监管法律体系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借鉴域外成熟的股权众筹监管制度,寻求众筹融资的规制之路。  相似文献   

8.
众筹是项目发起人通过网络向大众募集项目资金的方式,每年的募集金额已达上百亿元,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来规范众筹行业,但其仍然具有较多的问题。本文从众筹的背景、现状、现有问题出发,去探索众筹行业创新发展的方法,提出国家完善众筹行业法律法规、创建投融资双方网络交流平台、创立众筹移动端等方式。  相似文献   

9.
《商》2015,(36):228-229
众筹于2009年在国外兴起,2011年开始进入中国,2013年国内诞生第一例股权众筹案例,2014年国内出现第一个有担保的股权众筹项目,2014年5月明确证监会对众筹的监管,并出台监管意见稿,2014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2015年7月,央行会同有关部委牵头、起草、制定了互联网金融行业"基本法",对股权众筹做了相关规定。股权众筹在国内处于风口,而我国现行法律对股权众筹的规定较少,且有些条文意义不明确甚至存在矛盾之处,我们有必要对现行关于股权众筹的法律规定进行梳理,为进一步规范股权众筹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金融领域在近些年有了很大的变革,融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众筹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由于其特有的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参与众筹项目的主体在逐年增加。本文在对众筹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选取股权众筹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股权众筹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以期能够发现我国股权众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我国股权众筹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股权众筹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已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创业的高效融资渠道。文章在对"股权众筹"的定义、主要模式及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聚焦于该行业存在的问题及现行监管政策,并结合国外的监管经验,为我国对股权众筹行业的监管提出了三条建议,即:适度放宽政策限制;实行有区别的适当性监管;完善"领投—跟投"制度。  相似文献   

12.
股权众筹,顾名思义是指企业通过以股权作为对价,为自身发展筹集资金的融资方式。事实上,众筹并非新生事物,其历史基础甚至可追溯至17世纪。17世纪初,荷兰船队去东方航海探险,向阿姆斯特丹的民众筹集资金,而方式则是出售这支还没有出发的探险队的"未来的收益",拿票据给市民们作为出资凭证,同时也共担航海风险。这是历史上早期的众筹,它不是靠传统商人财团的投资,而是聚集众多小额投资达成目的。但众筹的成本很高,一方面碍于技术条件限制,影响力不大,组织众筹的难度较大,融资效果欠佳;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法律规制,各方权利义务不明确,使得各国竞相对面向公众发行证券进行了严格的限制。随后,互联网技术得以普及,其在融资方面的应用便催生了我们今日所称的"股权众筹"这一新型融资方式,它大大降低了融资难度,但却没有很好地解决欺诈泛滥等问题。参与到股权众筹中的融资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尚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这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和隐患,如何通过法律明确融资企业、股权众筹平台和投资者三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正确引导股权众筹行业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股权众筹是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的股权融资活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服务,是传统投资领域的延伸.这一新型的融资活动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生需求,也是金融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当前我国股权众筹规模与种类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法律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与征信系统存在较大漏洞,使得发起股权众筹企业"跑路"现象时有发生,为投资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相对而言,国外拥有完善的股权众筹监管制度与监管举措,我国可通过借鉴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进一步细化股权众筹监管法律制度与相应的监管策略,以此推动股权众筹业务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4.
《商》2015,(12):236-237
作为私募股权的重要方式,股权众筹已成为创业企业采用最多融资方式之一,因我国股权众筹法律金融制度规范起步较晚,尚未完善,股权众筹活动长期游走于政策和法律的边缘,很容易变性为"非法集资"。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布,标志着股权众筹正在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其法律风险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农业众筹是传统农业与众筹商业模式两者相结合的新兴产物,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农业众筹项目已经在我国多地蓬勃兴起。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农业众筹模式的发展现状,分析农业众筹模式应用于茶叶行业的必要性,进行茶叶众筹消费模式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股权众筹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更甚于传统融资市场,这极大地阻碍了股权众筹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股权众筹的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以信号理论为基础,利用京东东家私募股权融资平台上83个融资成功的创投板项目对股权众筹项目质量的信号进行研究,并深入到信号质量层面探究信号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项目描述、人力资本、起投金额、社交互动是项目质量的正向信号而不确定性是反向信号,领投人的投资不是项目质量的有效信号;项目不确定性负向调节了质量信号对融资绩效的作用.根据不确定性的高低,本文区分了项目描述和人力资本代理变量的“真伪”:当项目的不确定性高时,项目简介的文本长度和是否有视频是“真信号”,项目团队成员数目是“伪信号”;而当项目不确定性低时,项目简介的文本长度和是否有视频是“伪信号”,项目团队成员数目是“真信号”.本文结果为项目发起方提升融资绩效以及股权众筹平台优化机制设计提供了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7.
《商》2015,(4)
<正>已于2014年12月发布并引发广泛关注的《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有望出现较大修改。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中国证券业协会与中证资本市场发展监测中心日前召开了"股权众筹业务座谈会暨股权众筹专业委员会筹备会"。会上介绍了股权众筹管理办法的修改意见,主要包括降低投资准入门槛;取消了对众筹中介机构不能为"平台自身或关联方融资"和对股权众筹平台专业人员人数要求的限制;拟建立股权众筹黑名单等。一位知情人士还透露,"此次参会者大半以上都是券商,而参会的股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国众筹行业发展现状,借鉴国外有效的发展经验。以《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为基础,提出众筹行业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思琼 《商》2014,(43):200-201
近年来股权众筹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壮大。本文所探讨的股权众筹指企业筹资人出让一定比例的股份,大众投资人通过投资入股筹资人的被投企业,以获得未来可能产生的预期收益。本文深入分析中国最早的股权众筹平台——天使汇,借此剖析中国股权众筹所面临的风险,并且借鉴相关机构和国外的监管对策,提出应对风险的对策,从而促进中国股权众筹在符合国情的基础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信息不对称下的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筹资者与众筹平台之间以及众筹平台之间的策略选择,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下,众筹平台存在和筹资者相互串通的倾向,继而引发虚假众筹或过度众筹的问题;众筹平台为了节省审核成本自我规范不够而不对在其平台上提交众筹申请的筹资者及项目信息真实性进行充分性审核,使得违规的筹资者或项目进入市场,伤害投资人的权益,而平台自我规范的缺失会在行业间蔓延最终影响众筹市场的有序运行。以公益众筹平台本身的动机问题和审核问题为例,以互联网金融诚信问题为视角,互联网金融目前应由机构审慎监管向行为监管转变,包括加强行业自我规范,切实发挥互联网金融协会在行业内的引导作用,建立行业自律委员会以及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征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建立诚信奖惩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