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这里是一处被冰封雪藏了数亿年的极地宝藏。初步勘测发现,北极地区拥有全球未探明石油储量的13%、未开采天然气储量的30%和全球煤炭储量1/4,仅加拿大一家在这里挖出来的钻石,就可以达到全球产量的1/10。而通过北极的"黄金水道",将使得跨洋航行缩短十几天。  相似文献   

2.
王磊 《中国报道》2009,(4):70-70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北极冰川渐融,这个美丽星球的顶端正在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气候科学家HJay Zwally预测说,北极地区的夏季海冰将在5~10年内消融,北冰洋底封藏百万年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也将随之展现在世人面前。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预计这—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整个地球未开采部分的13%和30%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北极地区由于各国对极地潜在资源的竞争而开始了"被安全化"的进程。这种进程所引起的北极地区安全问题可以用安全复合体理论予以解释。作者根据此种理论视角对北极周边各个地区安全复合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认为,未来北极安全复合体包括两个实力强大且相互对抗的"极",即美欧与俄罗斯;随着未来北极安全复合体的成型,它有可能继续保持冲突态势,也有可能向安全机制演变;北极地区安全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将由地区层次问题上升为全球层次的问题。所以,不论北极安全复合体的内部态势是友好还是敌对,北极地区都将成为全球层次安全态势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全球层次大国利益密集交汇的地方。对此,我们应给予高度的关切。  相似文献   

4.
《环球财经》2014,(1):127-131
2013年11月,美国国防部公布更新版《北极战略》,宣布美军在北极海域扩大行动的方针,美国海军预计年底前完成具体方案,包括如何增强在北极地区的通信、加固舰船以及就达成相关国际协议举行谈判等。这预示着全球范围的“北极争夺战”将在新的一年里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5.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在国际社会上一直是较有争议的区域,但南极地区已经有确定的《南极条约》对其进行过规制,相对而言北极地区的很多权利还不确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出现,北极地区的气候问题也影响着北极地区权利的划定与法律制度的研究。通过国际社会的实践,北极地区的大陆架问题、航道问题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都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远东经济画报》2005,(2):81-83
科学家们预言,如果我们不做任何事去阻止全球气候变暖,那么到本世纪末,北极熊可能会绝种。《北极气候影响评估》(Arctic Climate Impact Assessment)是250多名科学家4年多的工作成果。根据这份报告,北极冰盖的厚度已经只有30年前的一半,面积缩小了10%。他们将此归咎于使用化石燃料导致的全球变暖,并警告说,如果覆盖在极地的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会给全世界带来许多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
北极理事会是北极地区最主要的政府间平台,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数百年来无人问津的北极地区逐渐倍受关注。中国在世界格局发生复杂变化的当前,提出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创造合作、和平、和谐的对外合作环境。目前,中国虽已成为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国,但其被北极国家边缘化的局面依然不置可否。在"一带一路"大力发展的势头下,中国如何抓住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的身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介入北极事务,从而实现在北极地区的资源、航运等权益最大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北极地区地处地球北端,为常年寒冷冰冻地区,人烟稀少。近年来,北极地区似乎突然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其原因则在于随着北极地区气候环境的变化,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前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北极各国在北极领土和水域中的争端日益升级,与此同时,我国在多个领域受到北极事务演变的影响,在北极地区有着利益和责任,以合作的姿态参与北极事务是我国与其他相关国家合作共赢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北极地区的战略利益对俄罗斯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远胜于其他北极国家。俄罗斯在融入西方的长期努力遭到失败而开启“转向东方”战略的同时,北极能源资源和航道所具有的全球意义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凸显。俄罗斯顺势利导加快调整北极开发战略,集中出台了一系列新版北极政策文件,将北极开发由地区性议题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国内改革动力、地缘政治风险以及乌克兰危机升级引发的北极治理震荡等重大影响,新版北极政策实施面临长期的挑战。考虑到中俄两国关系以及在北极利益上的互补性,双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为俄罗斯北极开发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0.
东山 《港口经济》2010,(6):11-1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一些科学家预测,在未来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年,北极航道开通成为可能。北极航道打通对世界海洋运输格局的影响巨大,北冰洋区域蕴藏的丰富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国和跨国企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哈萨克斯坦的主要金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斯坦不仅是中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主要金矿储量国和产出国之一。据统计,哈萨克斯坦潜在金矿资源量位居世界第3位,已探明资源量居第9位,但一直未能进入世界产金大国行列。目前,该国约178处金矿床已进行了生产勘探,其中包括112个岩金矿,45个伴生金矿和21个砂金矿,它们占全球金矿储量的2.3%,其储量比例为55.1:0.5:44.4。哈萨克斯坦大约有探明黄金储量1 050t,约占中亚五国黄金储量7 717t的14%,黄金储量和产量分别居中亚五国的第2位和第3位。黄金产  相似文献   

12.
李振福  邓昭 《欧亚经济》2021,(2):90-108
受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影响,北极航线的应用前景愈加乐观,这意味着连接亚洲与欧洲、北美洲的海运新通道的形成,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的航运格局、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并形成全新的地缘政治经济前景。本文基于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北极航线应用前景视角探讨北极航线对世界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极航线(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较传统航线分别缩短了2563海里和1912海里,航行时间缩短了1.6~6.6天,北极航线沿线国家或地区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北极航线较传统航线航次成本下降27.8%和5.3%,减少了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北极航线货运需求逐年增长且后期呈飙升态势,预计至2024年和2030年货运量将达1.19亿吨和2.44亿吨,其中东北航线以液散货为主,干散货增长缓慢,西北航线以液散货和干散货为主;北极航线将推动国际产业、技术不断向沿线地区移动,推动世界地缘政治经济重心向高纬度移动,改变现有地缘政治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13.
一周要闻榜     
《中国经济周刊》2009,(48):20-20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二氧化碳浓度今年最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2月8日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披露的最新研究进展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比以前更加严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2009年创历史新高。研究表明,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冰盖正在快速融化,并因此造成海平面上升.北极海冰到2100年将可能完全消失,目前北极海冰面积约为1950年时的一半。  相似文献   

14.
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安全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北极正以比人们预想的速度变暖,北极冰盖在加速融化,北极航道在不远的未来将要开通,北极环境正在酝酿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全球安全将产生重大影响。北极将成为全球新的关键战略竞技场之一,环北极国家对北极主权和资源的竞争和争夺加剧,全球生态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是复杂的:北极冰盖融化将使中国恶劣天气增多,导致更多自然灾害,影响中国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但北极航道的开通将使中国的国际航运和外贸从中受益。中国也面临从北极资源开发中获益的机遇。北极环境变化事关全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因此,中国作为一个近北极国家,必须重视北极环境变化及其对全人类共同利益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对策。和谐北极的概念应当成为人类解决北极问题的根本思路。有关北极的国际制度的建构将对解决北极环境变化问题发挥一定的作用。中国可以积极创造条件让北极为全人类共同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一周要闻榜     
《中国经济快讯》2009,(48):20-20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二氧化碳浓度今年最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2月8日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披露的最新研究进展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比以前更加严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2009年创历史新高。研究表明,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冰盖正在快速融化,并因此造成海平面上升.北极海冰到2100年将可能完全消失,目前北极海冰面积约为1950年时的一半。  相似文献   

16.
南中国海深水开发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南海海域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中深水区面积(大于300米水深)70万平方公里。近年来,全球近50%的油气重大发现均在深水。深水除了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外,还有储量更为巨大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专家们预测,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其他地区,深水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全球油气资源接替的主要领域。而中国深水油气资源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阐述中国深水开发的潜力、技术现状及面临的各种挑战。同时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中国深水开发发展战略及中长期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7.
风能资源利用,是全球各国及地区重点研究专案。因为风能储量大,是可再生能源,如能充分利用,能为保护大自然和人类生存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北极正以比人们预想的速度变暖,北极冰盖在加速融化,北极航道在不远的未来将要开通,北极环境正在酝酿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全球安全将产生重大影响。北极将成为全球新的关键战略竞技场之一,环北极国家对北极主权和资源的竞争和争夺加剧,全球生态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是复杂的:北极冰盖融化将使中国恶劣天气增多,导致更多自然灾害,影响中国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但北极航道的开通将使中国的国际航运和外贸从中受益。中国也面临从北极资源开发中获益的机遇。北极环境变化事关全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因此,中国作为一个近北极国家,必须重视北极环境变化及其对全人类共同利益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对策。"和谐北极"的概念应当成为人类解决北极问题的根本思路。有关北极的国际制度的建构将对解决北极环境变化问题发挥一定的作用。中国可以积极创造条件让北极为全人类共同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19.
当下北极地区权益划分和竞争的问题与北极地区治理问题获得了全球性关注,北极的战略价值和战略意义也与日俱增。中国应当充分认识到北极的科研价值、生态资源价值、航运经济价值、地缘政治价值以及军事安全价值,考虑到北极对中国的战略地位和参与北极治理的必要性,制定和实施中国的北极战略。加入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虽然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提供了更多机会与丰富信息资源,是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重要平台,但也有一定的局限。中国应针对这一现状制定北极外交战略,进一步拓展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合法国家权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面对开辟北极航线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层消退,使北极成为各国争夺的“新战场”。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狭义的北极航线只包括北极航海线,它分为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两部分:绕过西伯利亚北部的为东北航道;绕过加拿大北部的为西北航道。这两个航道更接近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连线(大圆航线),是连接太平洋北部与大西洋北部最短的航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