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7,(2)
本文构建了身份异质性对社会信任影响机制的非合作博弈模型,采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基于民族和宗教的身份异质性并不影响社会信任,基于收入差距的身份异质性对社会信任有显著负向影响;基于收入差距的身份异质性对社会信任的影响有赖于个体对其当前身份的认同;基于差序格局的身份异质性使社会信任呈现出以个体为中心的嵌套式的同心圆结构。 相似文献
2.
3.
4.
5.
Using the reputation model of Kreps (1982), Vickers (1986) and Barro(1986), we develop a dynamic game model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manager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SOEs) in China and the government as the enterprise’s owner. Employing the model, we show that even a noncoopertive manager will not intrude the owner’s interests until the last period of his term in order to maximize his long term utility.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some phenomenona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 such as “insiders’ control”, “59 phenomenon” and excess on-the-job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6.
Dominic Rohner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1,96(2):188-199
Social tensions impede social cohesion and public goods provision, and can be a driving force for more serious conflicts such as civil wars. Surprisingly,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tensions has been studied only rarely in the literature. In the present contribution a game-theoretic model highlights how reputation concerns and the structure of group cleavages matter for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tensions. In particular, the respective effects of ethnic fractionalization, polarization and segregation are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thnicity and class, and the role of social mobility are also studied. The predictions of the model can account for recent empirical evidence. 相似文献
7.
声誉约束、国家强制与企业的交易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扩展了经济转型条件下声誉约束机制与国家强制机制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章将导致国家强制失灵的诱因区分为技术性和内生性两类。通过一个动态博弈框架,文章证明,声誉约束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填补国家强制在技术层面上失灵留下的契约“空隙”,面对机会主义行为诱发的国家强制低效则显得无能为力。进一步地,当国家机会主义盛行时,交易双方企业就会产生寻求政府庇护的激励。文章还发现,在国家强制不到位的情形下,对声誉约束的依赖容易形成不同地区间企业交易行为与交易效率的差异。最后,来自浙江与陕西两省民营企业调查问卷的经验证据进一步为该框架提供了丰富的实质性内容。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我国经济转轨的实际,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声誉和政治关系对企业垂直整合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较易与利益相关者订立合约,声誉良好企业垂直整合的程度较低;相反,政治关联企业更有动机和能力通过涉足上下游产业来攫取垄断利润,从而垂直整合的程度较高。基于制度环境的分析显示,声誉和政治关系对企业垂直整合的影响在弱制度环境下更为明显。此外,公司所有权也影响了声誉、政治关系与垂直整合间的关系。声誉良好的民营企业表现出更低的垂直整合度,而有政治关联的国有企业进入上下游产业的动机更强。 相似文献
9.
公司丑闻、声誉机制与高管变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3~2008年发生丑闻的公司高管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作为非正式制度约束的声誉机制对高管变更的影响。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公司业绩、董事会特征以及股权集中度并不能有效解释丑闻公司高管变更的原因。相反,声誉惩罚却显著提高了丑闻公司高管变更概率,并分别将这些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变更的概率至少提高了8.02个百分点和2.46个百分点。进一步研究还表明,声誉惩罚显著降低了丑闻公司董事长变更后继续担任公司其他职位的概率。研究结论证实,在转型期的中国,作为非正式制度约束的声誉机制能够在改善公司治理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技术经济》2015,(8):107-115
构建了一个两期承销商收益模型,用相对行业市盈率反映市场条件,研究了不同声誉的承销商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IPO定价机制。以2005—2012年中国A股市场的IPO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声誉承销商为提高声誉对当期承销的IPO进行保守定价,低声誉承销商以最大化当期承销收入为目标对IPO进行激进定价。这种定价机制导致:相对于低声誉承销商,高声誉承销商承销的IPO有更高的首日收益和更好的长期市场表现;在高估值市场条件下,高声誉承销商承销IPO的首日收益与市场条件显著正相关,而IPO的长期市场表现与之显著负相关;在低估值市场条件下,低声誉承销商承销IPO的首日收益与市场条件显著正相关,高声誉承销商承销IPO的长期市场表现与之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Sylvain Sorin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1999,29(1-2)
We relate and unify several results that appeared in the following domains: merging of probabilities, perturbed games and reputation phenomena, and repeated games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Numbers: C72, D83. 相似文献
12.
转型期农村土地冲突爆发原因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冲突不仅影响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及其效率,而且对我国的社会转型、农村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分析了农村土地冲突的概念和类型,并从土地资源的天然局限性、农村土地制度的设计缺陷、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作用和村委会自治权异化的角度探究了转型期农村土地冲突爆发的原因,为进一步化解农村土地冲突提出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14.
服务外包作为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在人力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交易治理中有其独到的优势。本文基于进入权和声誉两种治理机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为服务外包组织治理搭建了一个框架模型。在静态模型中,通过对市场、外包和企业三种组织的比较制度分析得出,虽然三种组织形式都不可能达到社会最优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水平,但基于进入权治理的服务外包组织可以得到次优的激励效果。在动态模型中,通过引入不对称信息和声誉机制,证明了在长期合作条件下,服务外包组织可获得社会最优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激励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市场是典型的双边市场.双边市场理论认为,卖家、买家和提供交易平台的企业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商业生态系统。卖家和买家群体持续扩充,平台企业利润不断提升,以及实现平台繁荣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发展目标,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任问题却是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在法律制度和信用体系等公共秩序缺失背景下,声誉机制作为一种自发的私人契约,一定条件下保证了卖方承诺、买方集体惩罚可置信,形成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能保证平台繁荣实现。专用性投资缺乏,信用评价存在噪音,声誉机制效果减弱,将会使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抑制。而第三方契约服务作为有组织的私人契约,能形成直接的管制,较好地弥补声誉机制不足。结合理论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实现网上交易信息开放和共享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6.
可信性、价值认证和投资银行声誉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由于"机会主义"和"善意错误"的存在,致使投资银行在价值认证中面临"可信性"问题。文章利用C-F模型,探讨了投资银行声誉对解决"可信性"问题的意义,并通过分析投资银行声誉与发行企业质量、IPO抑价和承销费用之间的关系,发现投资银行声誉机制具有"信号显示"、"价值发现"和"补偿激励"等重要功能。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可信性问题,投资银行声誉机制的这些功能在我国基本不存在,因此我国投资银行很难发挥价值认证作用,这是我国证券发行市场有效性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Reputation and imperfect inform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common observation in the informal literature of economics (and elsewhere) is that is multistage “games,” players may seek early in the game to acquire a reputation for being “tough” or “benevolent” or something else. But this phenomenon is not observed in some formal game-theoretic analyses of finite games, such as Selten's finitely repeated chain-store game or in the finitely repeated prisoners' dilemma. We reexamine Selten's model, adding to it a “small” amount of imperfect (or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bout players' payoffs, and we find that this addition is sufficient to give rise to the “reputation effect” that one intuitively expects. 相似文献
18.
19.
陈宇秦 《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3):73-76
我国城市农民工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社会资本占有贫乏。造成这种状况既有制度原因、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念原因,亦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我们应改变制度,改变城市居民价值观念,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加快发展经济和加快城市化建设以增加城市农民工的补偿资本。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