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众众 《经济师》1998,(6):42-42
贫困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偏低的成因及对策贾众众目前,贫困地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并危及着银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一、现状与特点贫困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劣,“双呆”贷款居高不下。以贫困山区某县三家国有商业...  相似文献   

2.
王琼 《经济师》1997,(3):56-56,74
关于“四讲一服务”现实意义的思考●王琼贫困地区金融业如何快步赶上或超过经济发达地区金融业的发展速度?我们认为,当前深入开展“四讲一服务”活动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战略性,是贫困地区金融业冲出效益低谷的途径选择。一、只有讲改革,才能使...  相似文献   

3.
吕斌  蒋梅梅 《经济师》1996,(3):30-30
工商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的难点浅析吕斌,蒋梅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工商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已在招手呼唤。然而在客观事实上,工商银行在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方面又有不可回避的难点:一、工商银行的自身效益被忽视。长久以来,工商银行的社会效益一直受到重视,而...  相似文献   

4.
刘全有  张永厚 《经济师》2001,(7):154-154
目前,贫困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支撑地方经济的功能严重萎缩,贷款投放面临诸多难点,不仅使商业银行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且也使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资金上的严重制约。“贷款投放难”难在哪儿?原因是什么?我们为此对山西省代县三家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投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贫困地区专业银行筹资成本较高成因浅析□任占群付菊香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筹资意识逐渐增强。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薄弱,再加上同业竞争日趋剧烈,使得贫困地区各专业银行筹资形势异常严峻,工作难度大。各行普遍存...  相似文献   

6.
A.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意义众所周知,我国建立的是以人民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占全国整个金融资本的绝大多数.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及中国银行的资本都超过了一万亿元,其中中国银行还入选全球百家大企业.因此,其经营效益不仅影响其本身的发展,而且还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是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  相似文献   

7.
于晋萍 《经济师》1998,(5):32-33
浅谈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于晋萍师宝峰张淑珍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由于历史积累,承担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的大量资金供应任务,由于历史原因,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中存在较大的风险。一是在负债上升的情况下,经营资金的严重短缺,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8.
提高基层中行经营效益练好内功张淑仁,王军提高经营效益,增加盈利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目标,能否实现这一目标,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中行在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资产负债业务迅速扩大,金融业务不断创新,使中行成为与工农建...  相似文献   

9.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资本充足率较低、经营规模过大、盈利水平偏低、资产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必须采取按适度规模与效益的原则改革现有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通过各种渠道补充资本金、切实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构建盈利性目标的实现机制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浅论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配置效益●伏中林任大鹰在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日益膨胀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低效的固定资产配置始终困扰着商业银行的发展。因此,探讨合理的固定资产配置规模和配置结构,增强固定资产的流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  相似文献   

11.
王云飞 《经济师》1998,(11):45-45,49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新型的市场经济转化的大潮,把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同时推向了改革的前沿阵地。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各级分支机构,一方面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负有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另一方面作为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如何保全信贷资产,提高自身...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农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进程,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要注重提高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3.
白姝芳 《经济师》1996,(6):43-43
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白姝芳今年是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又一个关键年,作为商业银行最终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提高经济效益。但近年来银行经营效益不断下滑,已成为金融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那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如何摆脱经营困境,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  相似文献   

14.
张福生 《经济问题》1994,(11):31-33
贫困地区开发建设的取向选择张福生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发生重大转折的新时期。这就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由数量型产品经济向高产、优质、高效型商品经济过渡;由对自然资源少目标的改造性利用,向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多效益、多产品、多...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建立,国家专业银行已正式近向国有商业银行,原来由农业银行一家承担的支农任务,现已分解到几家金融机构,如何在这改革之际,找准支农点,加大支农力度,是摆在农业银行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根据常德的实际,谈点个人浅见。一、当前影响国有商业银行支农的原因(-)认识上的街心为现在有些人把专业银行商业化与促进经济发展对立起来,把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对立起来,把银行改革和企业改革对立起来,认为商业银行转轨必转向,改要改“姓”才叫商业化经营。因而出现了认识上的一些误区:一是把国有商业银行与…  相似文献   

16.
赵烯 《发展研究》1997,(8):16-17
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是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不良资产的过高占比,警示着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信贷资产已处于高风险状态,是银行效益不能实现的主要原因,也直接威胁着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信贷资产风险,优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打破行政干预 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标志是:明确商业性贷款业务由商业性银行自主决定,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但从我国现行的专业银行体制来看,我国专业银行受多级化领导,既要接受上级行的垂直领导,又接受地方政府的行政领导,直接表现在贷款不能自主。政府不仅仅是给企业提供资金的“老板”,如政府指令发放的“安定团结贷款”、“启动贷款”等这些银行都不能自主。银行效益的实现无从说起。要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就必须打破行政干预,明确经营权和所有权关系。冲出产权不明的束缚,处理协调好政、企、银三者关系。银行自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把企业资金需求,按照效益性原则,自觉组织资金来源,合理运用资金;并将贷款投向效益好的企业,投多少、期限长短、利率高低都应自主,从而实现信贷资产的合理配置;政府部门转换职能,给专业银行放权彻底,使专业银行自主经营。  相似文献   

18.
王云飞 《经济师》1997,(7):54-54,20
贫困地区县级农行经营亏损问题不容忽视●王云飞一、现状当前,随着农业发展银行县级支行的建立和农村信用社与农行的脱钩,使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进程已迅速加快。但是,笔者通过对一些贫困地区县级农行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普遍存在着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全面的竞争和挑战,市场营销的成败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生死攸关的问题。本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现状分析,并就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加强市场营销管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穆美琴 《经济师》1995,(12):54-54,6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对企业筹资的影响穆美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改变了管理与被管理、供给垄断与需求依附的银企关系。从而,对企业筹资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银行与企业瞄准效益在贷款上进行双向选择;随着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