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先后选取了以美国、英国、日本三国做为已经实施"混业经营、混业监管"模式国家的代表,对这三个国家监管模式改革的原因、措施、影响进行分析,得出金融监管模式一定要适应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混业监管"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再分析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从无到有再到逐步完善的进程,并指出了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我国金融监管的大方向仍然是建立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简称"金监会"),并对现有的"一行三会"与"金监会"之间的行政关系进行划分,最终建立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
施育进 《现代商业》2007,(33):18-19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如何实行有效的金融监管,是维系金融业正常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已势不可挡,所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必须改革.英国金融监管由混业监管到统一监管的改革经验,对我国监管体系改革有很大的启示.完善金融立法,建立合理的金融监督协调体制并且强化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职责,严格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从而最终实现统一的综合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3.
施育进 《现代商业》2007,(27):18-19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如何实行有效的金融监管,是维系金融业正常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趋势已势不可挡,所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必须改革。英国金融监管由混业监管到统一监管的改革经验,对我国监管体系改革有很大的启示。完善金融立法,建立合理的金融监督协调体制并且强化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职责,严格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从而最终实现统一的综合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4.
论全球金融监管模式变革与我国监管模式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金融混业经营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已发生了很大变革.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可借鉴美国的分层监管模式与欧洲的单层监管模式,选择综合监管与分立监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采取"一局两会"制,并分三个阶段全面建立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和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中国的金融业正处于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过程中。然而,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模式仍然是采用"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本文在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对包括中国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在内的当今国际三种主流的金融监管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探讨中国金融业在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过程中现有金融监管模式面临的问题,得出结论:分业监管模式不适合混业经营的趋势,将会被统一监管模式取代。最后,本文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模式作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融混业经营已是当今世界金融发展的趋势,我国也逐渐融入到这个趋势之中。随着实力雄厚的大型跨国金融集团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以“分业”为背景的中国金融业将直面以“混业”为背景的金融集团。因此,面对挑战,我国应尽快确定混业经营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琳 《财贸研究》2002,(1):53-57
金融业务的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讨论已有多时,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国际化、全球化发展,混业金融业务制度已成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但金融监管的分业监管模式与统一监管模式之争尚未引起我们的重视。在金融业务领域不断扩大、金融活动的传统界限逐步被打破的情况下,传统的金融分业监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实行金融分业监管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但从长远看,加入WTO后,我国金融要逐步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为了确保金融运行的安全有效,我们应积极探索和创新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金融全球化下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与挑战,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的监管体系不适应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我国应采取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方式,对金融监管机构进行调整,以适应混业经营的要求。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总揽性的最高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后期,金融监管理论逐步转向协调风险和效益之间的均衡.与之对应,混业经营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四大趋势之一.从而混业监管模式也成为一种趋势.反观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现阶段以分业监管为重点,虽然在短期内适应我国分业经营为主的现状,但随着承诺WTO期限的到来以及混业经营的萌发,我国必然会走向混业监管模式.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后期,金融监管理论逐步转向协调风险和效益之间的均衡。与之对应,混业经营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四大趋势之一。从而混业监管模式也成为一种趋势。反观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现阶段以分业监管为重点,虽然在短期内适应我国分业经营为主的现状,但随着承诺WTO期限的到来以及混业经营的萌发,我国必然会走向混业监管模式。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李潞 《商场现代化》2016,(13):140-141
近年来,金融监管和金融经营体系不匹配,"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系很难顺应金融混业的形势,导致出现了多次流动性危机,金融监管体制亟待改革,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监管框架,从而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历程入手,通过分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结合国外的金融监管改革经验,在中国金融市场特点与结构的基础之上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后期,金融监管理论逐步转向协调风险和效益之间的均衡。与之对应,混业经营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四大趋势之一。从而混业监管模式也成为一种趋势。反观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现阶段以分业监管为重点,虽然在短期内适应我国分业经营为主的现状,但随着承诺WTO期限的到来以及混业经营的萌发,我国必然会走向混业监管模式。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必然趋势,但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从分业到混业的转变需要一个渐进过程。目前,银行被批准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为混业经营做了铺垫。但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应立法先行有法可依,明确混业经营的法律地位、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健全金融监管模式、加快信用体系立法,为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奠定法律基础并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法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必然趋势,但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从分业到混业的转变需要一个渐进过程.目前,银行被批准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为混业经营做了铺垫.但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应立法先行有法可依,明确混业经营的法律地位、促进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健全金融监管模式、加快信用体系立法,为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奠定法律基础并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目前的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看 ,由于混业经营在金融领域愈来愈普遍 ,一些发达国家纷纷选择了统一监管模式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迫于混业经营的压力有类似改革倾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使我国监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 ,我国监管模式可依据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程度实行“三步走”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姜鸿飞 《中国电子商务》2010,(7):184-184,186
从金融混业经营发展历程和组织形式来看,德国一直实行混业经营,采取的是全能银行模式,美国则在经过长期的分业经营阶段后,于1999年走向混业经营采取的是金融控股公司;从金融监管模式来看,德国放弃了分业监管模式,实现了统一监管,美国的统一监管也在金融危机的洗礼后进行了改革。德国和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需要与经济环境相适应,同时中国金融监管应逐步从分业监管模式过渡到统一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评析了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金融业监管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介绍并评价了目前世界上主要采用三种金融监管模式,在此基础之上,笔者创新性地提出了我国金融业未来采用分业监管基础上的统一监管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鹿小楠 《商业时代》2007,(2):73-74,77
金融监管体制是一国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监管制度也避步向统一综合监管方向发展。本文深入研究混业经营背景下全球金融监管体制发展的趋势、内在规律和根本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杨柳 《商场现代化》2006,(29):335-336
本文以金融监管模式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界定了金融监管模式的定义,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金融监管模式进行分析。在众多的金融监管模式中,重点分析了近年来的争论焦点——金融监管组织结构,即分业监管模式和混业监管模式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鹏程 《商业时代》2008,(12):79-80
在经济国际化、一体化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金融业呈现混业经营大趋势.本文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混业经营的成功经验及其监管模式,重点研究了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的模式选择.提出混业经营后加大监管力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