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某种意义上说,建筑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许多文化现象,例如哲学、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社会生活、艺术美学以及生产经济活动等等,或多或少都要通过建筑表现出来。可以认为,建筑自身就是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以中国为主要代表的东方建筑在东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文化氛围。东方建筑在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的影响下,已形成了其独有的风格与特色。通过对东方建筑的研究,可以发现起一些显著的文化内涵及风格特点,在今天对我们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里,一个项目被冠以标志性建筑的称号.是因为它被城市中大多数人熟知且认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逐渐形成了一些标志性建筑.但更多的是开发商正在建设的、宣称为标志性建筑的项目,标志性建筑开发模式正逐步走向成熟。 标志建筑与普通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标志建筑是整个城市中所有建筑的主角。标志建筑除了外形具有创新性外.在功能上应该具有超前性和包容性。标志建筑不仅要体现地理区域优势.建筑本身还应该是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在市场运作方面.标志建筑应该是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的一个平台;从功能方面来说.标志建筑要引导一种新的活力.要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要能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当前城市发展的水平下.标志性建筑(群)代表的不仅是建筑本身,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思潮的体验。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之所以能称之为标志,也绝不仅仅是因为建筑本身.更是环境、文化,教育氛围等各方面的合力.是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地域的经典。  相似文献   

3.
牌坊遍布中国大江南北,构成独特的建筑文化现象,从建筑发展和文化功能的角度将牌坊建筑分为四种类型进行研究剖析,可以清晰的把握体现中国文化的牌坊建筑的历史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的建筑,建筑从古代发展到现在,经过长期的演化,必然积淀了人类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建筑形式上.中国的建筑总是给人一种神秘色彩,有着和道家,佛家,儒家结合的思想等,讲究天人合一;而西方的建筑,给人是一种高耸的,科学和宗教化感觉明显,多是几何的,西方建筑更注重物.我们把两种文化进行对比研究,取其精华,不断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文化支柱.  相似文献   

5.
城市-文化-建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城市文化缺失造成城市特色消失、发展日益趋同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从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城市文化的概念,城市文化对城市的意义,并以城市建筑文化为例,分析了建筑对城市的意义,城市建筑文化存在的误区;探讨了在建筑中如何体现城市文化;最后以南京市为例,构想了南京建筑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期的民居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呈现的是一种模式化、统一化的趋势。秦汉建筑主要是砖瓦木结构,所谓"秦砖汉瓦"就是对秦汉时期房屋建筑的一个总体概括。作为居住文化的发展阶段,秦朝和汉代彼此承接,形成共同风格,因此学界往往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7,(30):235-236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随着时间、经济和科技的推移与发展,建筑文化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创新,现代建筑风格多样化,建筑方式各有不同,且不同地区的建筑差异明显,除了受到了国内建筑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之外,中国建筑的发展和改变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以岭南地区的建筑发展为例,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代全球文化的融合发展,该地区的建筑呈现出了明显的异国风情,在岭南地区大多数的建筑当中,都明显的感受到西班牙、葡萄牙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校校园建筑文化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建筑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建筑文化也是如此,它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是影响高校师生的内心情感、品格、修养及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多途径积极发挥高校校园建筑文化的教育功能,使其更大程度的发挥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东南置业》2003,(73):30-31
圆脊、燕尾、红砖、聚落,金门建筑和厦门建筑同一风格,是闽南建筑集大成者。相对于大陆文革时期与台湾经济发展过程对于历史建筑的破坏,金门建筑是闽南系建筑文化中现存完整的一支。  相似文献   

10.
建筑是经济、 技术、 艺术、 哲学、 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象征,更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 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的国度以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因此造成了中外建筑文化的差异,同时这种文化特征又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自然条件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建筑突现出人本主义、整体的观念、人与自然融合的意境、重视与地域文化结合的思想,水平高超。而今,我们在强调"建筑本土化"的同时,却存在着很多对继承建筑传统认识上的误区。当代我国建筑文化应该是一种立足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基点上的,结合现代我国社会生活需要和建筑技术创造出来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建筑突现出人本主义、整体的观念、人与自然融合的意境、重视与地域文化结合的思想,水平高超.而今,我们在强调"建筑本土化"的同时,却存在着很多对继承建筑传统认识上的误区.当代我国建筑文化应该是一种立足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基点上的,结合现代我国社会生活需要和建筑技术创造出来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3.
建筑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中的一种“软管理”方式,与建筑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相互融通的关系.本文阐述了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和关系,认为建筑企业文化是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企业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论述了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加强以人为本、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以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建筑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黎  沈德坤 《价值工程》2013,32(1):71-72
中西方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文化主题"。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方建筑的输入而形成的,即继承与革新成为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的主题。国际上"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等概念在建筑界不仅仅成为一种时尚,更深层次的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传统建筑文化继承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茂新 《民营科技》2008,(11):209-209
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或民族特征的形式存在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呈现并张扬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价值。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只有站在哲学的高度思考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才能在深层次上把握与创新传统。  相似文献   

16.
建筑遗产保护是我国建筑学和历史教育领域新兴的一个专业方向,由于该学科专业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在教学方面存在与时代要求脱节的现象。本文从建筑遗产教育的现状分析入手,结合新时代下国家文化复兴的总体目标,以北京建筑大学的建筑遗产教育的经验为案例,提出遗产教育中应注重培育"文化自信",把国际遗产科学与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7.
试述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存在的内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建兴 《民营科技》2009,(2):204-204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建筑室内的功能复杂而又多变,室内装饰材料、设施设备、甚至门窗等构件的更新换代也日新月异,室内设计和建筑装修的“无形折旧”更趋突出,更新周期日益缩短,而且人们对室内环境艺术风格和文化氛围的欣赏和追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改变。建筑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同时这种文化特征又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现从建筑文化的内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的种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绿色发展新时期,低碳与智慧城市、绿色建筑是新时期城乡建设行业发展的核心主题。在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因传统建筑文明可以衡量城市与建筑文化先进的程度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国人如今引以自豪的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地域性传统建筑,既是我国不同地域多民族建筑文化的载体,也蕴含着我国先民们在农耕时代积淀的建造智慧和经验。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还应该创造代表当今社会发展水平的新的建筑文明。"低碳"、"绿色"应该成为新时期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源"动力,也将是未来城市与建筑的内涵。从新时期建筑方针的思考,到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发展的技术路线等方面,做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李向华  马贵 《价值工程》2014,(32):145-146
传统建筑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会产生对环境不利影响,即产生社会成本,而绿色建筑是实现传统建筑社会成本内部化的一种途径。本文探讨了传统建筑社会成本解决的方法来谈绿建筑发展的优势:一方面对传统建筑征收税金的方式,即对其索取或排放的社会成本给出相应的补偿,从而限制传统建筑产生的负经济无序发展;另一方面对建筑产生的社会成本进行内部化处理,即通过政策支持或利益优惠等方式,来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改善建筑社会成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面临一个高速的城市化进程,随之而来的大lk地产生着新的建筑,同时,中华民族耗费几百年上千年积累的那种曾经吸引了世界目光的古老庄严底蕴也渐渐地消失了.中国建筑师们或许正面临着难以解决的难题:重技术而轻艺术.本文在对国内外城市建筑住宅从现象及发展程度上进行比较的前提下,对建筑和文化思想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