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庭春 《特区经济》2008,(5):219-220
域名就是企业网站的名字,域名同企业的商标一样,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定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域名时,最好能选用企业已有商标或企业名称,或选择简单和易记易用的名字。域名选择好后,还要注意对域名的保护。域名注册近乎一本万利的回报率使"域名抢注"一跃成为流行于IT人中炙手可热的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对于域名注册市场,我们国家的相关政策是鼓励的。域名投资机遇与风险同在,域名投资很多集中于热门词汇,也可以注册被删除的过期域名。  相似文献   

2.
史玉生  桂佳 《首都经济》2010,(12):89-90
近年来,随着网上商业活动快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进一步普及,作为企业网上标签的域名在互联网上的标志性作用越来越显著。与此同时,随着各行各业的企业对域名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抢注知名企业域名的行为也在“蓬勃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化时代,域名日益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种全球性的稀缺资源,因而域名在网络营销中具有与商标、品牌同等重要的商业价值。企业要正确认识域名的商业价值,加强域名注册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减少和解决域名摩擦和纠纷,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1998年元月江苏信息网络中心(包括各分中心)被国家互联网中心(CNNIC)批准授权为江苏省的域名登记注册代理单位。在因特网上注册企业域名,对于我国众多企业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事,但同时也是迫在眉睫的事。希望这篇文章能引起企业对在因特网上注册域名的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因特网这一宝贵信息资源来发展自己。省各级信息网络中心将热忱为企业注册域名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5.
COM作为互联网域名地址中类别域名资源,长期占据着域名地址的主导,而CN域名尽管同属国际互联网的顶级域名,但在国内注册量一直不大,然而从今年3月份开始,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CN域名急速增长,大有短期内超过COM域名的势头.  相似文献   

6.
手机域名,又称.mobi,是ICANN(国际顶级域名权威机构)于2005年批准开放的“面向手机及移动设备寻址的域名”,与.com、.net域名等同属于全球顶级域名。作为目前移动互联网领域第一个被ICANN认证的全新域名,手机域名相当于给企业营销提供了一张“移动名片”。  相似文献   

7.
周欢怀 《浙江经济》2005,(20):62-62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家借助于互联网拓展商机。而域名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域名品牌管理将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抢注域名已经成了占领网络经济制高点的一个“秘密武器”。一些企业和个人捷足先登,将一些知识品牌或知名企业的名头注册到自己的名下。对此,我们必须有所警觉,采取措施,防止企业无形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9.
美国在线公司如愿以偿得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域名争议解决中心对"aol.com.cn"域名的转移裁决,而德国保时捷公司则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提出"porsche.com.cn、porsche.cn"域名投诉.在此之前,跨国公司如欧莱雅、米其林、宝马等纷纷提出了其相关的商标或品牌的中国域名争议案并获得相关域名的拥有权,跨国公司近年来对中国域名以及通用网址等网络品牌的保护,成为他们在中国市场进行有效市场开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互联网的域名与注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域名可以简单地认为是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在互联网上的名称,它是对应于IP地址而言、直观地反映公司名称的网络地址。自从互联网由开始的国防军事用途转为民用以来,使用范围已遍布世界各国及各种领域,很多组织、公司企业以及各大院校等为了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发布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邓莉 《中国经贸》2009,(2):92-93
本文通过对商标、域名抢注行为的法律界定分析,并结合国际及国内对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指出我国对商标及域名保护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商标及域名的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2.
郭乐 《浙江工商》2001,(11):39-41
随着互联网商业化进程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域名已经从一个单纯的技术名词转变成为一个蕴藏巨大商标的标识,并与原有的商业标识体系,如商标、企业名称等发生着剧烈的冲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如何更好的保护商家和域名持有人的利润呢?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三年前,我们考虑自己的企业战略时,准备做英文的出口网站。做新的网站就要有新的域名,就上网检索,看到的是,日本制造、美国制造,所有重要国家的相关域名全被人拿走了,而“中国制造”这个域名,MadeInChina.com,当时在网上被人开价25万美元,还没有买主。再一了解,据说它已经这样被叫卖多年了,给人的感觉是,它的价已经开得很高,但没人愿意买。  相似文献   

14.
耿纳 《黑河学刊》2007,(4):95-97
域名与商标权的冲突日益成为司法实践的焦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也由此给法律领域带来了新的课题。域名与商标权冲突的表现形式多样,对商标权人和域名所有权人造成不利影响,冲突原因主要是商业价值越来越大、利益的驱动、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等。结合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解决二者冲突要遵循以下原则,即:特别保护驰名商标和驰名域名;完善域名与商标权的法律保护;区分域名注册人有无恶意等。  相似文献   

15.
苏刚 《辽宁经济》2002,(8):29-29
中国上网的企业目前已经建有网站26万个,注册的域名近70万个。今后5年,自己建有网站的企业数字将会超过100万,大大小小的企业,将通过各种方式在网上建立一个家业。那么,对于将要建立自己商务网站的中小企业来说,首先应该考虑的基本问题有那些呢?笔者将就其中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展开粗浅的论述,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域名抢注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群 《发展》2006,(10):98-98
"神六"发射前,有人用这一最新名词以及近似名称注册了大量域名,在"神六"成功发射后,此人通过转让之前注册的这些抢手的域名狠赚了一笔,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揭晓前后,"域名"在这里被当作一种投资,而投资者总能抓住商机.目前,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互联网上抢注域名愈演愈烈,与此同时,一场反抢注的争夺战也随即拉开序幕,在由此引起的诉讼中,凭借着先用权、优先权、知名度等理由,一些个人和企业开始在世界各地通过诉讼或仲裁手段索要自己被抢注的域名并连连获胜.  相似文献   

17.
李晓巍 《魅力中国》2010,(35):167-167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互联网所具有的巨大商业潜能,但同时也使得知识产权领域一个新的问题——域名和商标的权利冲突——越来越凸现出来。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某域名与在先注册的商标发生冲中突时,该域名是否侵犯在先注册商标的商标权呢”。本文拟从法学视角对其进行理论探讨,通过分析域名的作用和性质,揭示域名和商标权利冲突的原因,并运用分类讨论等逻辑方法,构建一套完整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周鹏 《首都经济》2010,(12):86-88
互联网经济充满风险,域名风险即为其一。如何运用法律武器规避域名风险,已成为现代企业必修课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上半年我国域名总数下降为1121万,.CN在域名总数中的占比从80%降至64.7%。另外,网站数量也由一月份的323万降为279万,减少了44万。在当下的网络监管中,社会资源缺乏而抗风险能力不足的中小网站,常常是最先受到冲击的群体。  相似文献   

20.
刘芳  洪弘 《特区经济》2007,225(10):231-232
香港域名争议解决政策是‘.hk’及其子域名的注册人与HKDNR之间的域名注册协议的一部分,对域名的注册人具有法律约束力,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是H KDN R的指定争议解决机构,其所做的裁决是终局裁决并具有法律约束力。本文以世界主要的域名争议解决机制为切入点,主要分析香港域名争议解决的强制性仲裁程序是否有利于保护域名注册人的利益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