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是一种先融资、再投资的金融工具,融资以公开或非公开形式进行,投资方向主要是房地产,投资到期后按照合约向投资者分红。从REITs的原理和特点出发,分析REITs的优点,并立足于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融资的现状,结合REITs在美国的实践情况,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开展REITs提出适当的对策建议。在实务中,我国房地产企业应当适当学习和借鉴美国REITs的运行经验,积极开拓并利用好新的融资工具,提高融资能力,进一步提高房地产企业自身经营和投资水平,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助力新时期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商》2015,(49)
REITs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在经历了2009年的试点后中止后,2014年迎来了它的第二次试点重启。在这期间,信托公司针对房地产项目发行的信托集合计划产品也成为了房地产业继银行贷款资金来源的主要融资来源。但是信托公司主导的房地产信托集合投资计划作为发展中国REITs的初级形式,却始终没能实现突破转型成为主流的REITs。本文将在分析国内信托公司的房地产信托投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中国REITs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祺 《北方经贸》2011,(9):116-117
房地产投资信托的运作模式类似于普通上市公司的经营摸式,以基金单位持有人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其商业模式是通过投资并以租金收入为主的房地产和高比的股息分配,为投资音提供回报持有人、管理人和托管人在REITs结构中各自发挥其职能,以保证REITs的正常运行本文对REITs的运作机制:增值模式、发起、管理、托管、投资、收入分配、评估、上市及转让、信息披露和持有人大会等核心部分进行分析,旨在为REITs在我国的推广提出一定理论和现实根据.  相似文献   

4.
国内房地产信托向REITs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是通过公开发行受益凭证募集投资者的资金.然后进行专业化房地产投资运作的信托。近年来.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都纷纷立法并推出REITs.近期越秀REITs作为中国大陆的第一个跨境REITs在香港公开招股并受到追捧。REITs对于构建我国合理的房地产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受到国内金融界的重视与认可。  相似文献   

5.
亚洲房地产投资信托运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胜平  高瑛 《商场现代化》2006,(20):149-151
外部管理运作模式是目前亚洲房地产投资信托的主流模式。本文剖析了亚洲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普遍采用的外部管理运作模式中所存在的弊端,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内部管理模式所呈现的相对优势,并对近年来美国主流UPREITs的内部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从而对亚洲REITs的模式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REITs的运作模式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郑耀燃 《商》2013,(14):176-176
近几年出现了一种新的房地产融资方式,那就是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REITs的出现使房地产企业和社会大众出现了双赢的局面,但同时这种融资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商业风险。本论文对我国REITs出现的背景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我国REITs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最后针对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呈快速增长态势,并趋于标准化.实践证明了房地产信托计划模式和房地产公司型投资模式在我国都是可行的.但是,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更适合发展信托计划模式.通过完善房地产信托业务专项法规、规范业务经营、建立优惠税收制度等措施,使我国房地产信托计划模式朝标准化的REITs发展,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8.
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与金融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近年在亚洲国家迅速发展,作为房地产金融产品,REITs能解决房地产发展中的投融资问题。目前我国的房地产行业正处于从单一依靠银行融资转为多元化融资,但是资本市场上可供企业选择的融资产品却十分有限。正是基于这个现实,通过对REITs的介绍和可行性的思考,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推出成为大势所趋.但是由于现实的环境影响,在我国发展REITs存在着一些障碍.本文从法律、房地产投资资源、经营管理水平、金融市场环境等方面客观地分析了在我国发展REITs的现实障碍,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EITs是一种具有许多良好投资特性的房地产证券化的金融产品,它在世界先进经济中十分流行,作为世界最大房地产市场之一的中国内陆房地产市场,发展REITs是一种必然,但我国在发展REITs方面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本文试对制约因素总结并提出简单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信证券推出国内首单投资优质不动产资产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产品—中信启航,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我国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也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展历程,对其现行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REITs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信证券推出国内首单投资优质不动产资产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产品一中信启航,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在我国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也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展历程,对其现行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REITs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3.
朱清 《品牌》2014,(9):68-68
我国内地引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是构建房地产业多元化融资模式multi-formed的需要、投资者和房地产市场完善的需求、房地产行业企业规避金融风险的需求。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还可以促进带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4.
章新峰  王坤华 《现代商业》2007,(17):47-47,46
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呈快速增长态势,并趋于标准化。实践证明了房地产信托计划模式和房地产公司型投资模式在我国都是可行的。但是,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更适合发展信托计划模式。通过完善房地产信托业务专项法规、规范业务经营、建立优惠税收制度等措施,使我国房地产信托计划模式朝标准化的REITs发展,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研究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发展模式入手,指出我国当前应首先发展契约型、封闭型、公募型的REITs,并提出了为REITs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商面临着融资的瓶颈问题,同时广大投资者也在寻求一种良好的投资工具.REITs就是这样一种既能满足房地产商也能满足投资者投资需求的一种工具.因此积极引进REITs对发展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罗福  周许飞  马楠 《商场现代化》2006,(19):268-269
通过对房地产业融资现状的分析,介绍了房地产融资的新途径及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分析了我国启动房地产投资信托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这种新型的融资途径在我国资本市场和投资市场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房地产投资信托对逐步形成房地产投资市场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REITs的概念和特点1.REITs的概念REITs即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是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使用的房地产融资工具,近年流行于亚太地区。在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又被称为上市物业信托基金(Listed Property Trusts或LPTs)。澳大利亚房地产资金的来源有70至80%来自RElTs,18%的澳大利亚人投资RElTs。  相似文献   

19.
邓启峰 《商场现代化》2007,(32):375-377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成为众多投资者的重要选择。然而,由于房地产投资对资金的巨量需求和经营运作的专业性,广大中小投资者被摒弃在市场之外。而且客观上造成我国的房地产投资过分依赖商业银行的局面,不利于我国的金融稳定。因此,发展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是中国的现实需要。本文旨在介绍新加坡成功发展REITs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探讨其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公租房融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小兵  王梓 《中国市场》2012,(42):38-47
公租房是我国现行保障性住房制度的重要补充,在解决住房难这一重大民生问题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公租房建设蕴藏着巨大的资金瓶颈风险。论文立足于公租房融资渠道的视角,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的公租房建设融资渠道——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下简称REITs),旨在化解这一融资"瓶颈"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的融资模式,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公租房融资困境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分析REITs的可行性,推测出REITs可以有效缓解政府在公租房建设上的财政负担。构建公租房REITs的运行模式,同时指出公租房REITs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