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三峡工程筹资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具有巨大的外部性.其现有的筹资模式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和分配的公平,存在政府行为的政府成本-收益约束与社会成本-收益约束不对称、中央政府行为与地方政府行为的社会成本-收益约束不对称.三峡工程筹资渠道及筹资模式需要不断改进,移民补偿问题应引起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
外部性是经济学中进行制度分析时常用的经济范畴。如果将经济行为主体扩展为生育行为主体,这一理论同样可以适用于人类的生育行为分析,即人类的生育行为存在外部性。生育外部性以家庭为单位,将生育行为视为一种家庭行为,分析生育孩子而造成的外部成本或收益。主要从经济学和人口学两个视角来归纳梳理了与生育有关的外部性理论,阐述了多种外部性与生育行为的关系。创新之处在于尝试从经济学以及人口学的理论角度重新分析影响家庭生育行为的生育外部性问题,提出了通过生育政策对外部性的影响使得生育行为外部性内在化,从而为进一步统筹解决人口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外部性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玉蓉 《经济师》2005,(2):19-19,21
文章主要从成本收益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在对外部性的本质及特征进行阐述的基础上 ,分析了它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进而提出纠正外部性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陈玉玲 《经济研究导刊》2014,(16):291-292,300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外部性概念引入环境保护领域,是为了寻找促使外部性问题内在化的有效方式,以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外部性,主要是生产和消费的负外部性。环境经济政策是国家环境当局从影响成本—收益入手,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选择,以便最终有利于环境的一种政策手段,其主要目标之一是最大限度地减弱以至消除其外部性的影响,将外部性问题内在化。  相似文献   

5.
将经济学中外部性理论应用于对经济法实施的研究中,即研究分析在经济法实施过程中给他人带来的非自愿的成本或收益。经济法实施的外部性根源于经济法的公共利益所具有的经济性与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等特征。经济法实施的外部性,一方面使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不能得到有效克服;另一方面,使经济法实施自身的价值受到不利影响。欲解决这一问题,则应使经济法实施的外部性内在化,同时强制其外部性。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业有明显的金融属性,其虚拟化易导致泡沫化。本文对长期以来所认为的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价上升的财富效应提出质疑,认为当前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高房价的获益小于其带来的社会成本,即房地产市场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对社会造成福利损失,其经济绩效是局部、片面的,而社会成本是全局性的,此即房地产业金融负外部性效应。房地产业金融负外部性表现在全局性的社会成本,这主要有拉动通货膨胀、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银行危机的外部成本、侵占耕地的代际成本、伦理代价、社会不稳定等,这些都是房地产业的成本外溢或成本社会化,是社会福利的纯损失。政府应当在降低房地产金融负外部性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控制房价与合理调控缓解负外部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运输外部性理论包括运输外部性的产生、运输外部性的表现形式、运输外部性衡量、运输外部性的内部化以及可持续运输的选择等内容。运输外部性根据其数学表达可看出运输外部性的产生过程,并划分为运输外部经济和运输外部不经济两种类型,对运输外部经济进行了定性分析,对运输外部不经济的内容(污染成本、拥挤成本、生态破坏以及交通事故)进行定量分析。综述了运输基本外部性和制度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阐述了代际外部性内部化思想——可持续运输,以实现人类社会机动性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协调以及必须在资源与环境容量的制约下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政府行为内部性与外部性分析的理论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规制既是对市场失灵的回应,又需借助市场资源配置的机制按其规制的目标。政府作为一个拥有独特的激励结构的博弈参加者在交易过程中其行为具有内部性和外部性。无论内部性还是外部性都是由于产权未充分界定而导致的成本与收益的外溢,这种外溢对社会经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客观地分析政府行为内部性与外部性的目的在于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规制的效率,矫正政府行为的负内部性与负外部性,为市场有效运行提供成本更低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中国劳动力的流动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的产物,对不断变化中的劳动力流动持续进行观察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经济集聚是货币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劳动力流动通过本地市场放大效应、循环累积效应影响货币外部性,并通过加快技术传播速度、提高经济个体匹配成功率影响技术外部性;以外部性为纽带,劳动力流动最终影响到了企业区位决策,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集聚。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sen的可行性能力分析理论,从经济收入、社会保障、居住条件、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出发考虑农民的福利;同时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从经济、社会、生态等角度分析政府福利。通过比较发现,政府成本与农民受益,以及政府受益与农民成本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转化关系,而在此转化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正外部性,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交易或者摩擦成本。本文结合新乡市平原新区案例,提出改善社会总福利,避免无谓损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政府规制与政府行为外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行为外部性是政府规制,发挥其职能以弥补市场缺陷所呈现的一种状态。政府规制与政府行为外部性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改变交易规则或者产权控制从而影响市场外部性,导致相应的成本与收益组合的改变。政府规制与政府行为外部性的研究,不仅拓展了外部性研究的理论空间,而且为科学认识政府在现代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正外部性,消除或减少负外部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生态外部性求解的产权制度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卫东 《当代财经》2004,(12):71-74
依据帕累托边际最优条件,生态外部性行为的最优求解必须使这一行为发生的边际成本与包括发出方及承受方在内的所有成员因这一行为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相等,据此,本文提出了生态正外部性激励和生态负外部性抑制的制度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3.
赵会茹  陆昊  张士营  王玉玮 《技术经济》2020,39(10):19-26+53
以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的电储能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系统经济性测算模型,并以储能系统接入光伏电站为例,采用贴现现金流分析方法,预估储能投资成本和收益,分别从投资者角度和社会整体效益角度,来研究储能系统应用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侧的经济性,并进行了盈亏平衡分析。通过盈亏平衡曲线分析了储能盈亏平衡情景,经济性分析结果显示储能系统的外部性收益占年收益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的社会经济福利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技术创新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社会利益和创新者的利益往往不一致,阻碍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实现。本文从企业技术知识分子创新的外部性与社会经济福利入手进行分析,得出必须同时消除垄断及内部化外部性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佳,并分析了与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激励相容的供求机制、计划机制、中介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文献回顾表明,迄今为止关于外部性理论的研究都局限于静态分析,忽视了外部性动态传导问题。若由动态视角去分析外部性传导,则从中可以引出关于市场效率问题的极为重要的理论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序贯外部性的概念,并对其动态传导和链式反应机制进行了探讨,构建了单向序贯外部性传导的数学模型,并剖析了双向序贯外部性传导的机理。文章指出,在外部性实施主体存在失当行为或利他行为进行转移私人成本时,市场的准入成本标准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中正序贯外部性降低了外部性受体的准入成本标准,而负序贯外部性则提升了该标准,在外部性实施主体与受体进行接触时,此准入成本标准的信息便按时间序列进行传递,外部性受体受此信息刺激后转移成本以使自我处于有利境地,从而造成序贯外部性的链式传导。最后,本文针对序贯外部性传导和政府规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经济领域中判断是采用经济自由主义原则还是采取国家干预主义原则,主要取决于其动因是诱导形成正序贯外部性还是阻止或预防发生负外部性的传导。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外部性是地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行使公共服务职能以吸引、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占领和控制市场的副产品,它是由政治过程产生的,通过改变交易规则或产权从而造成相应的成本和收益转移的现象.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是一种政府行为,因此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外部性具有政府行为外部性的一般特征.规制过度竞争是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目前我国的国情下,规制过度竞争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产生了许多负的外部性.本文将从我国政府目前的约束条件出发,分析地方政府间过度竞争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社会责任报告促进低碳经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至今日,伴随着气候恶化问题的渐趋严峻,发展低碳经济已是大势所趋.但低碳经济转型过程存在着外部性,如何在可接受的总交易费用约束下更有效地将转型过程中的外部性内部化,是转型过程的症结所在.当存在交易费用时,温室气体排放的产权并不能完全界定和执行,而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制度促进低碳经济转型是一个具有现实可行性的途径.但现行社会责任报告不足以担此重任,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8.
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自然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外部性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速度、规模及水平;也影响到自然资源本身的可持续性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资源开发利用中外部性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主要从发展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相结合的角度来加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迷于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负外部性行为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基于外部性与博弈理论,深入分析企业消耗公共资源(负外部性)的问题,指出如果政府缺少合理的制度来规范企业行为,那么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将选择公共资源消耗的纳什均衡,而不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以寻求区域整体最优的帕累托均衡。研究发现,政府应通过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宣传和使企业社会责任收益私有化等途径来规范和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垃圾处理产业中的邻避现象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通 《当代财经》2007,(5):78-80
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垃圾处理产业中的邻避现象是垃圾的广泛产生和集中处理之间、垃圾处理的外部性在不同层次之间、垃圾处理的收益和成本之间的矛盾和剧烈冲突,而破解邻避现象的基本思路是消除处理地居民和全社会在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