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畜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和黑龙江垦区(以下简称垦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垦区2001年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6.9%,这个比例显然偏低。没有现代畜牧业的相应发展,也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因此,垦区已经制定并实施了畜牧业“半壁江山”的发展战略,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到2015年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大农业总产值的一半左右。为了实现垦区畜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应从提升垦区畜牧业竞争力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一、优化畜牧业的畜种结构2001年末,垦区存…  相似文献   

2.
发展石河子垦区畜牧业的思路和对策王宏年一、垦区畜牧业发展的好势头我们石河子垦区的畜牧业生产经过一年调整、两年恢复出现了稳定发展的好势头,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发展速度和数量上有新的突破:1991年师市党委提出了畜牧业"一年调整、两年恢复、三年发展"...  相似文献   

3.
适逢“九五”开局第一年,黑龙江区农业获得了特大丰收,总产高这70多亿公斤,较上年增长40%。粮重丰收了,除了上交国家订购粮和进行市场销售外,积极搞好粮食就地转化是解决粮食出路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就为垦区畜牧业提供了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畜牧业是垦区支柱产业之一,在整体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一,畜牧业发挥着资源“转化器”的作用,垦区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天然植物资源通过畜禽的“过腹还田”和“过腹增值”,从根本上改变了物质形态,实现了第一次增值;其二,畜牧业发挥着工业原料“输送带”的作用,奶、肉、蛋、毛、…  相似文献   

4.
把思想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面对市场构造垦区工业优势申立国工业在垦区未来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就垦区的前途来讲,没有粮食就没有地位,没有二、三产业就没有前途。垦区要在下世纪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没有畜牧业、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就没有大的、新...  相似文献   

5.
畜牧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千家万户为基础,以合作制等中介组织为纽带,对一个区域的畜牧主导实行饲料养殖加工、产供销、牧工商、牧科技紧密结合的一条龙生产经营体制。该文主要结合哈密垦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实际,对哈密垦区畜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兵团提出了哈密垦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农场经济管理》2006,(1):F0003-F0003
黑龙汪垦区的畜牧业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40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垦区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特别是“九五”和“十五”期间,垦区深入贯彻国家和黑龙江省关于调整产业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把大力发展畜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通过强化领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龙头带动、科技牵动、典型引路等强有力措施.使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极大增强。垦区畜牧业实现了年平均22.6%的增长速度。至2005年10月份,垦区主要畜禽存栏和产品产量为:大牲畜存栏79.5…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对策──农九师发展农区畜牧业的研究农九师党委政研室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要使垦区畜牧业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就必须充分认识,垦区畜牧业发展的潜力在农区,同时农区的畜牧业也要逐步由副业向相对独立的产业转变。一、发展农区畜牧业的必要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畜牧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是保证经济繁荣、人民膳食结构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对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深化改革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黑龙江垦区把加快畜牧业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发展质量效益农业、构造市场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垦区农业经济起飞的关键所在。按照全省到2010年畜牧业发展规划要求,垦区要在2015年把畜牧业建成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而如何使畜牧业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完成“半壁江山”的伟绩,这是一项十分紧迫而艰…  相似文献   

9.
(一)畜牧业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畜牧业的发达程度也是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江泽民总书记去年到垦区视察工作时,给垦区有一个重要题词:“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希望黑龙江垦区能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个题词指明了垦区的发展方向,是对我们黑龙江垦区的信任,也非常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广东垦区工业发展思路初探○王元广东垦区从1993年明确提出“主攻工业”的发展战略以来,工业发展明显加快。1996年,全垦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7亿元,比1995年增长10.2%,占社会总产值的4l.8%。但垦区工业总的来说发展还不理想,“小而全”、“...  相似文献   

11.
随着黑龙江垦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研工作从机构建设到研究内容与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并构筑了科研、推广、管理三大体系。可以说,科研工作为垦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50年的历史证明,垦区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垦区的科研工作也离不开垦区的支持。垦区科研工作的这种依附、服务于垦区经济的现实确定了垦区科研的“企业科技”属性。随着垦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产业化经营体制的建立,垦区目前的科技体制在实践“企业科技”中的问题越发凸现出来。过去,我们说垦区的科技是“企业科技”,是从垦区的科研是为…  相似文献   

12.
兵团司令员张庆黎同志在 1 999年底兵团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大力发展畜牧业 ,使其尽快成为兵团经济的支柱产业。要重点发展农区畜牧业 ,努力完成牲畜存栏、肉类产量分别增长 8%和 1 1 %的目标”。石河子垦区做为兵团最大的农区畜牧业生产基地 ,在兵团畜牧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999年垦区牲畜存栏头数达到 58 47万头 ,比上年增长 1 7 0 9% ,肉类总产量 2 0 3万吨 ,比上年增长 2 4 72 % ,超额完成了兵团下达的“两个增长1 2 %”的目标。但是由于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下滑 ,垦区畜牧业效益下降 ,部分团场甚至出现了严重亏损。面…  相似文献   

13.
在跨入新世纪之际,黑龙江垦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垦区“十五”期间和 2010年发展的新目标,这对深化垦区农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是垦区的基础和命脉,只有深化农业改革,进一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才能保证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明确双层经营各自的主体地位,坚持“两自理”、“四到户”的家庭农场不动摇  由于这两年农业比较效益低,垦区少数农场出现了生产队或农场统营、负盈不负亏现象。其原因,一是对双层经营各自的主体地位认识不明确,二是从根本上没有做到“…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黑龙江垦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初步阐述了现代化畜牧业对垦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垦区发展畜牧业具有的独特优势,提出了垦区发展现代化畜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大兴安岭垦区近年来不断深化改革,解放思想,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标。10项主要经济指标有8项均创垦区最好水平,粮豆总产创历史最高纪录;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的同时,把提高职工群众的素质作为重点来抓,普遍开展了“美在农家”、“十星级小康文明户”创建及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党政机关带头作表率。垦区的双文明建设整体推进,全面发展,获得丰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15个旗市局的考核中,名列5家“实绩突出班子”的第一名。该垦区注意完善双层管理…  相似文献   

16.
肉牛产业在黑龙江垦区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展肉牛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对促进黑龙江垦区畜牧业经济发展、提高垦区农工收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黑龙江垦区肉牛产业现状,针对限制垦区肉牛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加强和发展农业,进一步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努力增产肉、禽、蛋、奶、鱼等产品,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新疆是我国第二大牧区,垦区边境农场大部分集中在半农半牧区。因而,摆在边境农场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垦区畜牧业,特别是把农林牧放在同等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黑龙江垦区以“四到户、两自理”为主要特征的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日臻完善的今日,建设一支专业流通大军,最大限度地减少垦区家庭农场分散经营所面临的种种风险,实现富民强场,不但是垦区深化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夯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根基的一项有力的保障。   一、问题   流通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到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农业生产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发达的现代化商品流通,货畅其流,农业生产就难以发展。垦区农业的发展历史也给予充分佐证。但是,目前垦区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垦区各级工会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职工扶贫工作作为工会的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来抓。从1993年到2000年,全垦区连续实施了“9513”、“9522”两轮职工扶贫工程,8年来全垦区共投入扶贫滚动周转资金累计达10868万元,累计扶持了8.7万户贫困职工家庭计26.8万人,使6.8万户计20.9万人脱贫,为促进垦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2001年黑龙江垦区又开始实施“1533”第三轮职工扶贫工程(即到“十五”期末,使3万户贫困职工家庭摆脱贫困,人均年收入达到3000元)。在多年的实践中,黑龙江垦区形成一套独特的扶贫工作方式,建立和形成了稳定有效的扶贫帮困机制,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垦区经济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但是,自1998年起,垦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趋缓。实际大家也都感到垦区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都遇到了困难,或者叫挑战。首先是农业,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粮食价格下降,国家粮食政策发生变化,垦区的粮食品种和质量没有超前适应这一变化,有些措手不及,种地要赔钱。“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时代已经过去,手中粮多反而发愁,致使职工种地积极性受到很大冲击。二是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空间缩小,再增加更多水稻面积的能力有限,发展经济作物的市场前景有多大、发展什么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