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用语言软逼,说服,或者追问不放,广州话称之为“鞫”,读如“谷”。例如:“佢唔去都要鞫佢去”(他不去都要说服他去)。“鞫佢讲出嚟”(逼他讲出来)。广州方言的“鞫”源出古汉语。《尔雅·释言》:鞫,究、穷也。”《集韵》训“”引《说文》云:“穷理罪人也,亦作鞫。”《汉书·车千秋传》:“虽然,巫蛊始发,诏承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宋书·夏守恩传》:“其子元吉(守恩之子)通赂遗,市物多不予直。定州通判李参发其赃,命待御史赵及与大名府通判  相似文献   

2.
黄杨 《时代经贸》2013,(16):114-116
《东门之枌》通过男子被女子吸引的视线,呈现出市井女子街舞、搓麦、织麻、买卖等一系列活动,并表达了男女之间的情愫。诗中的舞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事神之巫,也不是参与男女聚会歌舞相乐的贵族子女,而是一位为生计奔波和借助肢体语言吸引游人的市井女子,属于破落“大夫氏”的后裔。次章中的“差”并非“选择”之意,而是“搓小麦”;“原”(宛丘)并非“大夫氏。,而是河南省淮阳平粮台;“市。不是从二(上)从巾的“市”字,而是从一(上)从巾的“市”字,是一面作为买卖标记活动的吊挂之巾及其商旗的象征。末章中的“逝”与。迈”不是“往”的含义,而是指时光流逝或消逝。  相似文献   

3.
水脚     
“水脚”一词,是广州方言词,它的意思是:路费、运费等。例如:“去海南岛要几多水脚?”指要多少路费。“行李都要收水肢钱。”指运费。“水脚”一词来源于古汉语。《宋史·食货志》:“取木炭铜铅本钱及官吏缺额,衣粮水脚之  相似文献   

4.
    
躺、仰卧,广州方言称为“偾”,读音如“训”。“偾”作为古汉语词,有:仰卧、倒卧等意思,但广州方言引中为:睡觉,睡眠。例如:“偾着咗(睡着了)。”“偾”又用在事物上:“电单车偾喺马路心”(摩托车倒卧在公路中间)。《玉篇》:“偾,甫运切,僵也。”《尔雅·释言》:“偾,僵也。”晋·郭璞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普通话所说的“脖子”,广州话叫做“颈”。这个“颈”字是广州话保留古汉语影响的一个例子。据《说文解字》:“颈,头茎也。从页,(?)声。”《广韵》说:“颈在前,项在后。”《广韵》的解释,即前人所说的“析言”(分析地说),如果笼统地说(前人叫“浑言”),颈和项都是指脖子。所以《左传·囊公十八年》原注说:“颈之与项,亦一物也。”“颈”,可以用于人,指人的脖子,如《荀子·荣辱》:“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又如《荀子·强国》:“譬之是犹欲寿而(歹勾)(刎)颈  相似文献   

6.
竹篙     
“竹竿”,广州话叫“竹篙”。“篙”,原指船篙。《广韵·豪韵》:“篙,进船竿,古劳切”。“篙”,《集韵·豪韵》也作“(木篙)”。《方言》:“所以刺船谓之(木篙)”。“居劳切”。音义与广州话俱合。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陶侃)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李白《涩滩》诗:“渔人与舟子,撑折万张篙。”韦皋《云溪友议》:“泊舟江瀨,俾篙工促行。”《太平广记·郑德璘》:德璘使佣篙工者五人而迎之”。“篙工”即撑船工人。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诗:“黄帽传呼睡  相似文献   

7.
关于“诚信”,《管子——枢言》说:“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思是诚信是团结人心,凝聚人心的可靠保证。关于“诚”,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诚是顺应天道与人道的基本法则。关于“信”,《论语》记载:“了贡问政,子曰:‘足兵,足粮,民信之。’子贡又问:‘逼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子曰:‘去兵。’又问:‘逼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二者,何先?’子曰:‘去粮’。孔子认为在治理国家的大事上,  相似文献   

8.
    
广州方言形容稀疏,通常用“秝”字形容,例如“疏秝秝”。郎击切。“秝”字是上古语词,作为稀疏意,它又通“历”。“秝、历”甲骨文中就有这两个字,《龟甲兽骨文字》、《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殷虚文字甲编》等都收有。由于“历”字通用开来,“秝”才逐渐废止。《说文》:“秝,稀疏适秝也,”段注云:“历行而秝废矣,从二禾,禾之疏密有章也。”《广雅》:“秝,疏也。”  相似文献   

9.
以民为天     
偶翻《汉书》,读到《郦食其传》中“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深以为然。兴之所至,又查阅到汉初民本思想之集大成者贾宜在《新书·大政上》云:“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又,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读通鉴论》有云:“人之所同然者即为天”,“民心之大同者,理在是,天即在是。”综上可知,所谓“以民为天”,就是当权者要把人民作为安身立命的依靠,要把人民的利益看得最高、最大、最神圣。“以民为天”,乃治国之本。《书·五子之歌》曰:“民惟(通‘为’)邦本,本固邦宁。”意即百姓乃国家之根本,唯民生安宁…  相似文献   

10.
说话     
广州话的“说话”就是话的意思。“讲话”可以说“讲说话”,“说话”是个名词。“说话”当名词用在当代其它方言中虽少见,但在古代却屡见不鲜,光在冯梦龙的“三言”中,我们就发现了不少例子。《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许公道:此事与下官无干,只吾女没说话就罢了。”“没说话”即“没话”。《月明和尚度柳翠》:“方晓得在显孝寺参师及水月寺行者一段说话。”《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介溪公最听他的说话,凡疑难大事,必须与他商量。”又:“李万笑道:去多少时,有许多说  相似文献   

11.
    
广州方言称人物史物为“奀”。会使用这个字的人不少,但了解其来源演变的恐怕不多。“奀”字古音读如“茫”。《觚賸·粤觚》:“粤中语少正音,书中俗字,人物之瘦者为奀,音茫。”范大成《桂海虞衡志》中“奀”读如“动”,  相似文献   

12.
许慎在《说文解字》当中首创的汉字部首说是我国文字学研究的一个伟大创造,但他的部首说及其归部原则并不是无懈可击的真理,比如,《说文解字·八部》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典型。我们充分利用目前所能见到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文字形体重新审视了《说文解字·八部》诸字,发现许慎的八部归部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偏差,即《说文解字·八部》内的“詹”、“介”、“”、“公”、“必”、“余”等字本义与八字本义区别较大,入八部不妥。  相似文献   

13.
道德行为是好是坏,用什么尺度去衡量呢?是用“善与恶”的尺度。罗国杰先生说:“一般来说,善与恶这两个概念是评价人的道德行为或事件的最一般的范畴。”①罗先生说这个论断时,留下了一个问题让读者去思考,那就是对“一般”两字,要作适当的解释,不能直接套用。为什么呢?因为“一般”此词,包含了不确定的意思。本人理解,“一般”两字,包括了如下三层意思:  相似文献   

14.
黄河守望     
黄河,是孕育伟大文明的河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古书中,“河”专指黄河。先秦《诗经》中的《魏风·伐檀》说:“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在《左传·襄公八年》有这样的句子“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意思是人的寿命很短,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黄河成了“黄”河,拥有了她最突出的色彩符号,成为区别其他水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说“然”字     
《说文解字》:然,烧也。从火肰声。由此可见,然本作燃,意思是燃烧。根据《说文解字》、《汉字源流字典》等的解释,然字的意义经历了燃烧、点着、照耀、这样、同意、转折……的样子等演变过程。如今然字可单用,但多作为词素而组成复合词。因然字包含古义燃烧,又有今虚词的多项意义,阴阳互补,作为名字,乃上举之策,不可多得。  相似文献   

16.
侧近     
附近、傍边,广州话叫“侧近”。“近”字读平声如“跟”。“侧近”这个说法源于古汉语。《三国志平话》卷下:“使人问侧近庄农人家。”金人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中吕调·尾]白:“生至莺庭侧近”。同书卷四[中吕调·粉蝶儿]:“待侧近,转踌躇”。唐人王建《哭孟东野》诗云:“自从东野先生死,侧近云山得散行。”《旧唐书·睿宗纪》:“孔宣父祠庙,本州取侧近二十户以供洒扫。”更早的南朝乐府民歌《青溪小姑曲》:“侧近桥梁,小姑听居,独处无郎。”以上各例的“侧近”,都是“傍边”,“附  相似文献   

17.
论《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消灭私有制”译法的正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以来,在经济学界的研讨会上,人们不断地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共产党宣言》中“消灭私有制”这句翻译错了,“消灭”一词应译为“扬弃”,所以某些人提出“消灭私有制”应该改译为“扬弃私有制”,据说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意思。对于这种观点,我当然非常关注,因为《共产党宣言》不仅是每一位共产党人需牢记的奋斗宗旨,而且也是美国教育部门颁布的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  相似文献   

18.
    
《辞海》、《新华字典》均以“膊”作“近肩的部分”解释,以致广州话也作“肺头”“膊”应作“甘享,。《说文》:“骨罄,肩甲也,从骨寻声,补各切”。又:“肩,骨亨也”知“骨辱”印“肩”。《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井遣宛马一匹,血从前膊上小孔中出,()舀部)。实l示上,。肩、棍尊互刃一l,可 常闻武帝歌天马沾赤汗,肉干”。今亲见其然也”。“前骨尊”即指“前肩”。再看膊字,《说文》:“膊,薄脯”。“膊”原来是“薄《广稚》更直截了当:“膊,脯也”。因l七,表示“靠肩的部分”应是豁字。尽管“释”“号享,二读字音相同,但意义有别,绝不能相…  相似文献   

19.
本刊今年第三期,发表了王一洲《广州“十八甫”的原意是什么?》一文,不同意张寿祺关于广州地区地名中“甫”音字是古南越方言“村”字意思的观点。张寿祺教授认为有必要答疑。本刊本着鼓励百家争鸣和平等讨论的原则,特发表张寿祺的答疑文章,希望有助于对广州地方文化的深入研究。——编者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武侠电影中的动作场面分为写实和写意两种的话,那么《精武英雄》就应该是写实类动作片中无法超越的颠峰.因为本片是李小龙《精武门》的翻拍片,所以影片力图再现的也正是李小龙自由无羁的武学思想。虽然全片未提“截拳道”三字。但引领全片的那种精神的确来自李小龙。在对截拳道的演绎上也大大地超越了李小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