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ICT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强,跨国公司开始对我国企业加强技术控制,设置技术壁垒,阻碍国内企业的发展。专利已经成为制约我国ICT产业发展的瓶颈。在研究我国ICT产业专利状况和跨国企业技术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制定和实施适合我国ICT产业发展的专利战略,才能抓住ICT产业全球性转型契机,赢得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跨越。  相似文献   

2.
自OECD提出智慧专业化战略以来,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将ICT产业作为优先发展事项,国外学者也随之重视ICT产业智慧专业化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先后提出企业家发现过程嵌入、三螺旋演化延伸、全球价值链技术升级及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等ICT产业智慧专业化理论,描述智慧增长、可持续增长、包容性增长3个方面的发展目标,概括出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定性方法、以构建模型为主的定量方法等ICT产业智慧化评价方法,探讨ICT产业智慧专业化与城市文化建设、行业伙伴关系、发展问题识别3个方面的效用。最后,对智慧专业化视角下的ICT产业发展进行系统分类梳理,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提高产业聚集区的竞争力也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概述,为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撑。然后,简要介绍滇中产业聚集区的情况,并且以滇中产业聚集区中的安宁工业园区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得出其人力资本存量不高造成竞争力不强,从而制约其发展的结论。最后,从人力资本的积累、配置和激励等方面,为提高滇中产业聚集区的竞争力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秦皇岛市产业聚集区的基本情况秦皇岛市共有市级以上产业聚集区14个,总规划面积1042平方公里。包括1个国家级开发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临港产业聚集区、秦皇岛新兴产业园、北戴河新区、河北昌黎干红葡萄酒产业聚集区、秦皇岛西部工业聚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3—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产业聚集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显示:产业聚集和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产业聚集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为负,说明产业聚集的正外部性大于负外部性,表明产业聚集有利于改善环境污染;而环境污染对产业聚集的影响为正,说明区域环境污染促进了产业聚集。文章的政策含义在于:建立聚集区污染物集中治理机制,建设生态产业聚集区,发挥聚集区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完善聚集区环境保护和监管措施,对于发挥聚集区环境效应的正外部性,改善聚集区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推进ICT产业创新发展是浙江省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不同阶段和不同行业领域两方面定量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特征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浙江省ICT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呈核心-边缘化结构,具有二步式螺旋式上升的演化特征;网络密度对创新绩效存在促进作用,网络中心性对创新绩效存在抑制作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对浙江省ICT产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区域融合与区域空间形态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后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大融合和大发展的态势,产业聚集区(产业园区、开发区等)、城市聚集区(城市群、带)等区域空间形态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它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区域形态创新为主导的新时期。为推进我国区域创新的快速发展,笔者提出了以分区域、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推进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创新分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日益重视,为中原地区,特别是给河南省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信阳市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建立产业聚集区,促进信阳市的经济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并不顺利,由于缺乏高科技人才、工业基础薄弱、影响力不够导致信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缓慢.为了促进产业聚集区的发展,为其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达到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部地区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发展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后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大融合和大发展的态势,产业聚集区(产业园区、开发区等)、城市聚集区(城市群、带)等区域空间形态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它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区域空间形态创新为主导的新时期。为推进我国区域空间形态创新的快速发展,笔者在总结中国中部地区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分区域、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推进为主要内容的中部地区区域空间形态创新分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大学(学院、学校)和公司(企业、集团、厂)为节点,以专利为超边,构建了基于加权超图的区域校企合作申请专利超网络。利用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2014年浙江ICT产业校企合作申请专利的数据,绘制了基于加权超图的2014年浙江ICT产业校企合作申请专利超网络拓扑结构图,并对超网络拓扑结构指标进行了衡量与计算。结果表明:浙江ICT产业要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省际间的校企合作,其中政府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