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上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和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沿岸城市开发战略的实施,上海正日益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国际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首选地区。去年,全市新批直接利用外资项目3802个,协议吸收外资100.26亿美元,新签间接利用外资项目248个,  相似文献   

2.
上海正在加速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接轨上海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各地区一致的战略取向,究竟应当以什么样的姿态接轨上海?苏州的体会是,在接轨上海,融入长江三角洲的过程中,正确把握自身的发展定位,正确认识上海,服务上海,当好配角;正确认识自身,发挥比较优势;在合作竞争,竞相发展中实现“双赢”和“多赢”。  相似文献   

3.
2003年,浙江省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实施“八八战略”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环杭州湾地区发展、构建环杭州湾产业带是落实上述战略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利用外资与上海工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利用外资推动上海传统工业改造、利用外资加速上海高科技产业展、利用外资促进上海工业企业制度变革三个层面实证分析了利用外资对上海工业竞争力提升的积极效应。其隐含的政策涵义就是,要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必须要利用外资,尤其是要利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来营造上海产业发展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林锋 《上海改革》2003,(12):39-4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提供新的增量,同时也对上海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上海应确立以“参与”为指导思想的对策,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加强上海先进制造业产品对东盟的出口;开展多途径,多形式的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外资并购现状评析及对广东省利用外资战略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从四个方面对我国外资并购现状作出了评析,提出我国应尽快健全外资并购法律体系,既要利用外资并购在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积极的正面效应,又要防止其带来的垄断、国有资产流失等负面效应;然后,探讨广东省在利用外资战略中如何利用外资并购优势,拓宽吸引外资渠道,形成吸收外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我国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加入WTO将对我国利用外资带来深刻影响,因此需要对原有的引资战略进行调整,以形成21世纪初我国利用外资的新型发展战略,使外资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莫钢 《广西经济》2007,(11):32-33
近年来,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不断加速,一轴两翼多区域合作战略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北海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利用外资摆脱了徘徊不前的状况,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与东盟的区域合作开始起步。2006年,北海市全年共新批外资企业28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723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9505万美元;口岸进出口货物250万吨,进出口集装箱共23932标准箱。2007年1—6月,北海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11个,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SWOT(态势分析)的基本原理,针对中医医院的继续教育管理现状,探讨了中医医院继续教育管理的SWOT分析策略。即SWOT战略一利用外部机会,发展自身优势;WO战略——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在劣势;ST战略——发挥内部优势,克服外部劣势;WT战略——克服内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  相似文献   

1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引进和利用外资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它有利于我国引进和利用外资的多元化,扩大引进和利用外资的领域;有利于引进高新技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有利于内地与香港的相互促进,并推动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但是,“入世”也将使我国引进和利用外资面临一些新的不可避免的挑战,并产生一些新情况与新问题: 1、原来的政策优势将逐步消失。中国“入世”以后,对外商将实行国民待遇,早先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国民待遇原则,主要适用于货物贸易,而“乌拉圭回合”的结果,则导致国民待遇原则适用范围扩大到服务贸…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港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利用外资发挥了巨大作用。新的世纪,在面临中国人世和国际直接投资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沿海开放型的港口城市能否保持利用外资的好势头,直接关系到“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研究利用外资的新情况、新问题,将有利于发挥好港口城市的优势,实现利用外资的跨越式发展。 一、审时度势,把握引资形势的新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和所谓“新经济”的推动下,国际直接投资在其流向、区位选择,对东道国投资环境的要求等方面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1.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向从资源型。劳动密集型项目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项目,并从制造业中分离  相似文献   

12.
陈每文 《开放潮》2005,(9):56-56
今年以来,厦门市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策部署,致力于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力促引资新突破,全市利用外资在去年高位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势头。1—9月,全市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54个,合同利用外资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8%;实际利用外资5.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92%。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专家调查法、访谈法获取相关的数据,利用SWOT定量模型,分析了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因素和外部机会、威胁因素;构建战略四边形,计算出战略方位角θ和战略强度系数ρ;结果表明,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外部机会,发挥内部优势,规避外部威胁,克服内部劣势,采取机会型、开拓型战略。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4.
冯明 《浙江经济》2003,(13):22-22
环杭州湾地区一直以来就是浙江对外开放的桥头堡。2002年,这六个市(含省级公司)外贸出口233.0亿美元。占全省的79.2%;实际利用外资28.17亿美元,占全省的89.2%。其中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占全省开发区利用外资总数的95%;境外投资4630万美元,占全省的72.8%,均远远高出同期六市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省的比重。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环杭州湾地区有基础有条件发挥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力军 《南方经济》2000,(6):27-28,2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空前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因地制宜,发挥政策优势,突出重点,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统筹兼顾,优势互补,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优势政治优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运用新思路,采取新办法,建立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汉沽管理区正处在一个发展格局重构、思路激情创新的战略机遇期;处在一个沿海热点竞争激烈、汉沽管理区如何定位的战略应对期;处在一个发挥自身优势、抢抓战略机遇的跨越发展期。  相似文献   

17.
许学石 《上海改革》2003,(11):62-63
国内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中外双方贸易与产业的联动发展,上海国际株式会社在这方面取得了宝贵的成功经验。具体说来,包括:在国际重新分工中,找准定位;依托上海产业优势,内外联动;融入当地社会,塑造企业形象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满两周年。两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框架下,南汇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个“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港口城市初现轮廓;建成上海的国际航空港和国际航运港的综合基础已经奠定;作为上海“南大门”的城市形象初步确立;经济特色和产业优势进一步突出。面对一个生机勃勃得天独厚的大环境,外经委按照南汇区委、区府的总体部署,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充分利用“两港”和上海临港新城产业区的开发建设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对外贸易出口,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提高政府服务功能,使南汇在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等方面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范晓宇 《改革与开放》2014,(3):20-21,91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对利用外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今后一个时期利用外资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路径。上海自贸区挂牌,突出先行先试,以开放促改革,积极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全面开辟外商投资新空间。这些战略部署和改革方略都将不断增强我国今后对外资的吸引力。为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利用外资的特点、规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新形势下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效益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利用外资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在新形势下,我国利用外资的目的应该进行适当调整。未来,我国应实行以促进产业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对国内发挥更大作用的、开放程度更高的利用外资战略。第一,在国内资金、外汇比较充裕的条件下,弥补国内资金短缺不再是国家层面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因此,未来我国外资战略应着重于提高外资质量和水平,而非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