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兼并是由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市场份额效应和企业发展动机等动因决定的一种企业变更和终止的方式,企业兼并具有减少亏损企业.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减少国有企业的负债,以优汰劣,优化企业结构的作用。但企业兼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许多难点。因此,企业兼并:要明确企业的产权关系,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充分发挥投资银行的作用,制订优惠的信贷政策鼓励企业兼并;对资产评估进行规范;解决被兼并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健全有关兼并的法规及政策。  相似文献   

2.
企业兼并作为企业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正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为了积极推动企业兼并迅速、健康地发展,必须妥善地解决企业兼并中出现的以下几个问题。一、转变思想观念减少兼并阻力企业兼并这一新生事物,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许多地区还尚属起步阶段,为数不少的职工对它还不够熟悉,思想上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思想顾虑。从已实行企业兼并的部分企业来看,大多数干部和工人是积极支持兼并、拥护兼并的,但也有部分干部和工人存在以下思想顾虑:被兼并企业的领导干部怕兼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企业兼并自80年代中期以来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有数万个企业实行兼并或被兼并,数百亿元资产被重新组合。而且,政府有关部门已经明确,企业兼并是我国实行企业体制改革,实行国有资产重组,以拯治国有企业,乃至完善经济结构的重要战略手段。在这数万起的企业兼并中,有的企业兼并是成功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企业职工权益保护情况总体上不甚理想,许多项权益受到严重损害。集体企业总的权益保护水平明显低于国有企业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需要全社会各个机构部门共同努力才能解决。政府、企业都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权益。职工也要转变观念、适应市场经济,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徐文成  孔庆来 《发展》2008,(3):81-82
近年来,大规模的企业或公司兼并成为我国经济领域中非常令人瞩目的现象。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合并与收购,中外企业之间的相互控制与渗透,正极大地改变着我国经济体制中的产业结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化趋向的纵深发展,企业之间的兼并与破产将变成惯常现象。但由于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尚不成熟,企业兼并立法条文简单、笼统、可操作性差,法规之间、法规与政策之间缺乏整体和层次上的协调、衔接,再加上实务操作中的违规和随意,导致同一案件在审判结果上出现了迥异的状况比比皆是。从近年来司法实践中涉及的与此有关的案件情况看,主要有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问题。外部问题是企业兼并过程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问题,内部问题是兼并方与被兼并方的利益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6.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中的职工安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兴挺 《特区经济》2007,219(4):26-28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采取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再加上国有企业的高福利政策,更是使得职工不愿随意离去。这种情况,往往使企业在兼并的过程中,受到职工大力的反对而作罢。而政府也希望能够保障职工的权益,避免造成社会问题,于是颁布了一些关于职工安置的法规,并在确定资产转让价格时要考虑这一因素。但这成本的增加,却会使得兼并方却步,也不容易达成兼并的目标。该如何平衡这两者,最好的方式还是尽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并且彻底的实施,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企业兼并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后,日本的企业兼并主要是通过两种模式进行的。一是以挽救淑临困境企业、寻求企业发展为主要目的,采取了大中型企业兼并小型企业的强弱兼并模式;二是以促进产业集中,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的,采取了大中型企业间相互兼并的强强兼并模式。日本企业兼并模式对我国的启示是,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企业兼并应采取强弱兼并和强强兼并并存在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志惠 《开放导报》2004,(2):108-109,111
按照兼并与被兼并企业的产业关系,企业兼并可以分为横向兼并、纵向兼并和混合兼并三类。行业及产品相同的企业兼并为横向兼并;上游与下游前后工序间的企业兼并为纵向兼并;其它兼并通称为混合兼并,或多角化兼并。对于兼并的效用,产业组织理论有许多不同的阐述,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协同效应理论、资产利用及风险降低理论。  相似文献   

9.
张奉礼 《发展》2003,(7):44-45
企业兼并是一个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实现自身目标,扩张经济实力的一种经济行为,在这种兼并过程中,兼并方企业不仅保持原有名称和法人资格,而且有权获取其他被兼并企业的财产和债权,同时,承担其债务,被兼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作为一种企业重组和扩张的手段,企业兼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西方国家的企业兼并综观西方各国企业兼并的发展过程与特点,可以看出其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如下:第一,从单纯地追求规模扩大和财务上的短期盈利,转向追求竞争上的战略优势。经过多次企业兼并浪潮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涉船企业遭遇世界范围的被兼并、倒闭、破产潮。由于涉船企业资金密集、国际性强、涉及大额金融贷款和关联多种上下游产业等特点,其被兼并、倒闭、破产的过程中,引起诸多具有涉外特点的关联诉讼。但我国现行立法尚存在缺陷,不利于涉船企业破产、债权债务纠纷等相关问题的解决。为此,须从完善涉船企业破产相关案件的管辖制度、建立人民法院与海事法院破产相关案件的诉讼合作机制、确立公平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立法理念、采行涉船企业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规则、细化涉船企业跨境破产的法律规则、明确和统一实体问题与程序事项的法律适用等方面入手,破解涉船企业破产诉讼立法之困境。  相似文献   

11.
企业兼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企业兼并,可以盘活企业的存量资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企业低成本扩张,有利于形成集约化经营和规模经济。由于企业兼并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且对经济发展、平等竞争、社会公平等起着重大的作用,如不对其进行严格规范和管理,容易产生垄断等破坏正常社会经济秩序的现象,加上目前我国企业兼并立法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12.
企业兼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经济法律之一。所谓企业兼并法,是指调整有关企业兼并行为和相关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对企业兼并进行管理监督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所谓企业兼并,是指在商品经济形势中,一企业法人通过市场购买或其他有偿转让的形式,获取其他企业法人的资产,从而实现产权转移的行为。企业兼并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不是经济萧条的反映;企业兼并不是落后和衰退企业的归缩,而是企业摆脱落后和衰退的起点;企业兼并使劣势企业获得一个重新组合的机会,促其振兴发展,同时使优势企业获得扩大  相似文献   

13.
企业兼并中的政府行为选择王钦1997年甘肃企业兼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省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被兼并企业共77户,其中中央企业1户,省属企业27户,地市企业49户。“省级队”企业集团实施兼并联合重组资产27.7亿元,使现有的存量资产得到了调整,改...  相似文献   

14.
张璐 《上海国资》2008,(11):36-37
纵观新近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法,将出资人的相关权益与保护作为了立法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就是体现了对国家作为资产所有者的身份确认以及相关权益的保护。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立法规范如此,对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的制度设计也应如此。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企业兼并活动逐步兴起,它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都起到深刻的影响,这是不容否定的。但是,纵观企业兼并的实施过程,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我国生产力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现阶段,规范化的企业兼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很难到位。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地都是因企业情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和程序,如我们过去谈到的所谓“合并式兼并”、“联合式兼并”、“接收式兼并”等等,我们把这些兼并形式称之为不规范企业兼并。本文拟就不规范企业兼并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等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省市经济     
天津市采取“六先六后”的办法做好企业兼并工作:一、先托管后兼并。优势企业的厂长兼任被兼并企业的厂长,同时运营两个企业,经过运行磨合,减少了兼并过程中的震动。二、先调整后兼并。对于跨地区、跨行业间的兼并,采取先划转隶属关系,再实施兼并,减少了企业兼并过程中的混乱。三、先搬迁后兼并。把解决污染搬迁或地处黄金地段的企业整体腾挪,搬迁到有产品关联或有闲置场地的企业,腾出一处厂址进行  相似文献   

17.
周勇 《中国经贸》2012,(22):88-88
劳动经济权益是职工最基本的权利,同时也是非公有企业劳动关系矛盾存在的焦点。由于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存在着就业压力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以及职工的技术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是很重要的。本文就从当前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对策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杰义 《河南经济》1997,(4):33-33,44
英国首次出现企业兼并热潮,是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当时形成了一连串的多个企业的兼并。兼并多发生在纺织品行业,使原先存在的效率很低的垄断组织被新的公司取代,这些公司中有:大英棉织品公司,优质棉花纺织机联合体。其他行业的大规模企业兼并形成了另外一些大的公司,如盐业联合体,联合碱制品公司,帝国烟草公司,壁纸制造联合体,联合波特兰水泥公司等,在每一个行业中,都有大量独立的企业相互兼并,并使行业产出有很大增加,在肥皂行业,尽管有一些挫折,莱佛兄弟还是成功地兼并了该行业多数企业。  相似文献   

19.
全球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正呈现着革命性的变化经济一体化正推动着企业兼并浪潮风起云涌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兼并活动令人目眩中小企业在跨国兼并与收购中也正发挥出积极作用企业兼并日趋集中金融、通信、运输、保险等服务性行业美国两大银行一项高达600亿美元的兼并协议把企业兼并狂潮推向顶峰  相似文献   

20.
企业兼并的风险大、成功率低。为了减少兼并的风险,提高兼并的经济效益,必须在兼并前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价。通过系统地分析企业兼并风险的来源,提出企业兼并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阐述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企业兼并风险评价的步骤,并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