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物的营养与保健功能日益成为人们选择食物的首要因素。到20世纪末期,居民营养结构得到了较大改善,膳食质量也显著提高。但近年来,受到工业和城市的污染以及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经营行为等因素的影响,食物质量、安全和卫生问题存在很大隐患,严重影响着人民的健康。这一方面需要居民自身的高度重视和小心,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食品生产流通企业应该从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出发,确保产品的质量,生产出真正营养安全的产品,并由此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 从本期开始,本刊特辟《传媒链接》栏目,对食物的营养与保健、安全和卫生问题以及一些优秀食品企业的品牌形象进行报道,以期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一定的帮助,欢迎读者关注,踊跃投稿。本栏目与《湖南食品》杂志社联办。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与食物安全20年改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中国的粮食与食物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近20年来,中国的粮食和食物安全状况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使中国人民的食物结构和营养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而且为亚洲和全球的粮食状况的改善作出了重...  相似文献   

3.
食物结构是人们在长期饮食中所形成的膳食中的各种食物比较固定的结构与组成。人们的食物结构不同,从膳食中所摄取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及其比例也就不一样,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膳食中不能提供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和日常生活、工作、劳动所需的、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会引起多数人营养不良、贫血和多种营养物质缺乏症,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热能和脂肪摄取过剩,会造成肥胖症和心血管病,同样也不利于人体健康。如何形成和建立合理的食物结构,是人类营养和食品消费的核心问题。合理、科学的食物结构,既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热能、蛋白质和其他各种营养物质,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也不会引起营养缺乏,并能维持各种营养物质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几种食用菌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很大.但玉米秸秆目前尚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每年秋收种麦的季节.玉米秸秆的焚烧都会引起严重的空气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交通带来不利影响。玉米秸秆的合理利用成为农业生产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利用玉米秸秆栽培食用菌有明显的优越性.不仅可以变废为宝,提高农民收入.还可以改善人民生活的食物结构,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水产业为我们大家的菜蓝子、餐桌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提供了许多美味佳肴,也大大地提高了居民食物中的动物蛋白含量;既改善了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又提高了人们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吃鱼难”、“吃鱼贵”早已成为昨日话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消费观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享受型食物、加工食品、营养保健品在食物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增长,这为水产加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日益逼近,如何利用我国渔业大国的优势,广泛开展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增大出口创汇能力,这是摆在水产业面前的一大新课题,也是一大新机遇。  相似文献   

7.
广辟食物资源,调整食物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吃的食物要符合,“营养,卫生,科学,合理”的原则,就必须不断改革和调整我国的食物结构。这里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战略性问题,只有加强领导,组织力量,严密部署。不懈努力,抓出成效,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大食物观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农业强国建设背景下提出的粮食安全新观点。大食物观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而发生演变,食物结构更加完善,食物质量更有保障,食物供应更为稳定,对新时代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践行大食物观,以开发利用广大非耕地资源为基础,创新科技赋能食物系统供给,不断推动食物产业结构优化,构建生态可持续食物供给。  相似文献   

9.
食物结构是指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总膳食的主要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它的调整牵涉到人口营养、农业生产、食品工业、商品流通、消费水平、民族风尚、饮食习惯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研究才能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比较合理的食物结构模式。从营养角度来说,要在下述两个问题做出解答:一是人体的营养需要是什么?这就需要营养学家提出我国人民的营养标准;二是实现这个营养标准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这就需要按照人体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我国如何发展玉米生产谈一点看法。一、现阶段我国玉米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食物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口粮消费比重下降,动物性食品的消费比重增长。以植物性产品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逐步地向以动物性产品生产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现代饲料工业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饲料中最主要的成份就是玉米。因此,玉米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在不断上升。但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玉米供求总量不…  相似文献   

11.
粮油市场变化大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习惯和食物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对粮油食品的需求从传统的米面油向优质、保健、多样、方便方向转化,据行家分析,当前粮油食品市场发展呈以下几个特点:1、名特优产品销势看好。进口泰国米、朝鲜米和国内的传统名优稻...  相似文献   

12.
由于近几年来农产品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低迷的状况日趋严重,以及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等原因,全国各地纷纷实施旨在以调整农作物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一、正确认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实现农民增收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应与食物结构变化相一致,而食物结构的变化又受到收入水平的制约,因此,农业产业结构与收入水平变动具有很大的关联,在目前人均收入水平增长不快,而且今后随着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人民增加的收入将较多地用在住和行等方面,食物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因格尔系数)将逐步下降,食物消费的增长将会低于收入的增长,食物消费支出将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虽有利于农民增收,但不可能实现大幅度提高农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畜禽业是振兴农业经济,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措施,这一点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我们一般指的畜牧业,根据我国的情况,实际上包括了两种生产方式,即牧区的畜牧业和农区的畜禽饲养业。前者以放牧草食性家畜为主,后者以饲养杂食性的畜、禽为主。这里,根据湖南省沅江县的调查,谈谈发展农区畜禽业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晶莹  谭秋明 《农村展望》1991,(8):31-33,3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动物性食品在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搞好畜牧业生产,对满足城乡市场动物性食品的供应,保证“菜蓝子工程”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锡林郭勒草地样带食物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文章以锡林郭勒草地样带上典型草地牧区、浑善达克沙地牧区和农牧交错区为典型区,分析锡林郭勒草地样带农牧户食物消费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开展农牧户入户调查获取问卷数据,开展典型农牧户食物跟踪调查获取农牧区食物消费季节变化数据,结合2015年全国土地利用数据、居民营养膳食结构宝塔(2016)和锡林郭勒盟经济社会数据,对研究区居民食物消费进行分析。[结果](1)农牧户食物消费以粮食、肉类、蛋奶为主,其中肉类消费以牛肉和羊肉为主。食物支出以蔬果、粮食和肉类为主,肉类消费量和肉类支出呈现倒挂现象; (2)食物消费量呈现季节变化,从夏季到冬季粮食消费量逐渐减少,肉类和蛋奶消费量增加,蔬菜消费量月际波动较大,水果、油类、饮料等消费量月际波动较小,食物中蛋白质、脂肪和能量摄取总量季节变化不明显; (3)区域间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和文化习惯不同使食物消费结构沿样带呈现差异化,食物间互补性和闲暇时间增加引起了食物消费结构季节性变化。[结论]居民食物消费沿锡林郭勒草地样带由北向南呈现梯度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农牧户食物消费呈现季节变化,食物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惯、季节间食物互补性和闲暇时间。  相似文献   

16.
张雨 《农业经济》1999,(12):34-35
九十年代是我国人民消费水平向小康迈进的重要阶段,食品供求状况迅速变化,食品结构不断调整,营养观念不断提高。这一时期又是协调食品生产、消费和营养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在解决温饱之后,增加食品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膳食结构;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必须适合中国国情,必须与我国食物生产能力和人民消费习惯相结合。从整体上看,粮食消费所占比例会下降,肉蛋类、蔬菜、瓜果的消费比例会上升,这种较为合理的食品消费结构将在今后较长时期存在下去。到2000年小康生活水平食物结构的状况是:在人均国民收入1137元的…  相似文献   

17.
副食品在人们的食物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和预测城乡居民主要 副食品的消费需求动态,已成为社会化再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文依据1980-1988年哈尔滨市统计年鉴的数据,运用数学分析方法,预测1990-2000年哈尔滨市城乡居民主要副食品的需求变化。  相似文献   

18.
《农村展望》1991,(5):15-17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来,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3%左右。本项研究试图从经济学和营养学的角度,探索大豆在食物结构中的地位,力求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食物结构模式,以在人均粮食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尽可能不断地提高我国人民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土地利用的基本估价 建国以来,特别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农用土地生产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提供有效的供给,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仍未能满足人们食物结构的变化和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其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食物结构和营养状况同国民经济、社会文明、科学文化、资源利用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天,调整食物结构已列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很有必要组织多部门、多学科的力量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制定正确的食物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