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2013,(11):40-47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就国家高新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综合发展和数据分析报告。本刊分三期对该报告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薛冠儒 《魅力中国》2011,(5):125-125
二次世界大战争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了工业化的进行,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些国家的政治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为了找出这些国家政治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受经济学和社会学对经济法扎和社会发展的研究,各个国家的政治学者也开始对政治发展进行研究。到了六七十年代,政治发展的研究盛极一时,尤其是美国学者对政治发展的研究,更是取得了一些列的进展,也出版了一些相当有影响的专著。但是,究竟是什么促进了各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各个国家的学者。  相似文献   

3.
6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关村科技园区后,针对国家高新区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国家高新区的地位、定位、作用、发展和要求,肯定了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提出在稳定现有政策的基础上,研究解决高新区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温总理的讲话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国家高新区发展的重视。在科技界,特别是国家高新区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4.
遵照江泽民总书记批示和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纪要精神,科技部以国家目标为导向,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广泛听取政府、产业、科技有关部门意见,充分发挥以周光召同志为组长的专家顾问组的作用,组织各方面专家深入研究我国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需求和现代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新特点,制定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了“973”计划。“973”计划立足现代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前沿,面向我国中长期战略需求,解决国家中长期战略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建设国家高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国家级高新区已经发展到57个,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先行者,成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高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战略研究的科学指导和决策支撑。包括官方研究结构、大学和科研院所、民间智库在内的各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  相似文献   

6.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进一步推动国家高新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就国家高新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综合发展和数据分析报告。本刊分三期对该报告予以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随着边疆史地研究的不断发展,边疆学的概念开始为更多的人所熟知。边疆学的构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我们要看清当前的局势,认真进行边疆学的研究,促进其健康、快速的发展,为我国边疆的安全、发展和国家的稳定统一打好理论基础,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开发建设宁波杭州湾新区是宁波市政府根据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抓住国家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战略机遇,贯彻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浙江”战略,所作出的决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研究主要从开发建设宁波杭州湾新区的现实基础和重大意义出发,结合国家、浙江省、宁波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要求,研究提出该区域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9.
无锡国家高新区发展研究院实行以服务高新区科学发展为宗旨、以课题为龙头、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专兼职研究人员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组织协调区内外社科研究资源,对高新区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出具研究报告。同时,研究院也接受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委托,参与国家、省、市课题招标,开展专题研究和咨询服务。研究院编辑并发行刊物《决策咨询要报》。  相似文献   

10.
国家高新区承担着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使命,加强发展战略研究,明确园区的战略方向、目标和战略重点、措施至关重要。近年来,长沙高新区采取多种途径,积极推动战略研究、丰富研究成果、促进园区科学发展,逐渐形成了长沙特色的战略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产业》2004,(3):30-3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式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一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国务院着手编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组织大批专家参与研究论证,已有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温家宝说,今年要继续集中力量完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编制,确定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政策。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基础研究。组织实施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项目,促进科学、技术与产业结合,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两会”期间,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新闻发言人石定环在3月4日科技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2003年国家科技计划执行情况,介绍了去年国家科技计划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对我们了解国家科技计划的进展情况,增强全局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产业》2010,(4):10-10
科技战略研究必须着眼国家长远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大胆解放思想,勇于提出科技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大举措,发挥战略研究的决策支撑作用,着力探索研究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战略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础研究作为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科技进步的先导,是自主创新的源泉。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以深入的基础研究作后盾,才能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国家发展的后劲。”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应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开展跨国经营,为企业发展拓展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研究、制定和实施国家鼓励对外投资政策,对海外投资活动进行宏观调控,以及促进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科技部发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国家高新区战略提升行动。这是为迎接国家高新区自建设以来第三个10年的发展进行的系统部署,也是主动把握新的时代需求、带领国家高新区再创新辉煌的战略行动。作为一直关注和研究创新,关注和研究高新区的学者,我和我的小组进行了深入思考.现从新时代、新机遇与战略提升、调整资源配置模式等的角度与大家分享我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关于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会武 《中国高新区》2011,(12):144-148
国家高新区是中国大地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肩负着我国科技产业创新和经济社会示范发展的历史使命。伴随着国家高新区的成长。2010年,依靠中国科学院丰富的人才优势和前瞻性的科学研究,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从本期起。该研究中心以《中国高新区》杂志为平台,以一批致力于国家高新区研究的中国科学院专家为基础,充分吸纳热爱国家高新区事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实践者和社会参与者,针对高新区战略提升、制度创新、产业集群、服务体系等热点问题,谈思想、论观点、抒发情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10月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健康研究课题组在京发布《国家健康报告》。 中科院专家首次提出了国家健康的概念、理论框架和评估体系,并对国家健康的内涵与要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系统解析。构建了国家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对全球45个样本国家的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分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国家健康是引领21世纪的国家发展和治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王宁霞 《发展》2013,(3):97-97,100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国家形象塑造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外宣翻译工作作为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途径也由此更加引起重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主要是针对关于国家形象的问题的研究,并且对于外宣翻译中的国家形象的问题的研究主要归并于在传播和展示国家形象的时候更加注重国家形象的重塑和加强。一是不同国度对于国家形象的宣传从不同的文化视域和心里角度进行阐释。二是当前国际上对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具有综合性,均衡性和社会性,国际性的特点,在研究方法上出现多学科方法的交融。三是局部区域的形象研究比较较少,因此,专门研究地方形象显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各地各行业都在着手“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研究。“十二五”港口发展规划也不例外。 港口发展规划编制研究,一般来说从研究世界经济、国家经济、区域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从而预测货物吞吐量。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国家创新倡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型国家”是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中一个关键的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具有特定的国情和发展需求,具有建设独立自强的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意图,因此,其它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及经验,无疑对我们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