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新审计准则进一步完善了审计准则框架体系,融入了风险管理理念,并在契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实现了与国际审计要求的日趋趋同。本文中在阐述新审计准则实施下的审计准则体系呈现的主要特征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新审计准则下促进我国审计效益进一步提升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董华 《现代商业》2007,(6Z):102-102
新审计准则(2006)以审计风险准则为核心准则,全面渗透了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SSA)的思想,本文结合新审计准则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思想,从系统论和战略论的角度,试图设计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的模型。  相似文献   

3.
新审计准则(2006)以审计风险准则为核心准则,全面渗透了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SSA)的思想,本文结合新审计准则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思想,从系统论和战略论的角度,试图设计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张勇  陈俊 《商业会计》2011,(15):39-41
2010年9月审计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国家审计准则)对于规范和指导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建设历程的回顾,重点解析我国新国家审计准则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新审计准则(2006)以审计风险准则为核心准则,全面渗透了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SSA)的思想,本文结合新审计准则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思想,从系统论和战略论的角度,试图设计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薛仁进 《商业会计》2012,(16):54-5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我国新审计准则在国际趋同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这不仅是审计职业国际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国际审计准则的内容和结构,我国新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差异。  相似文献   

7.
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对审计实务产生了较大影响.文章对新审计准则在审计流程、审计风险管理、审计质量、审计意见四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新审计风险准则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新审计风险准则的主要内容、新审计风险准则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可能产生的影响、原审计风险准则的局限性以及新审计风险准则的重大变化作了简要介绍,可促使人们加深对新审计风险准则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杨书怀 《商业时代》2008,(3):76-76,56
审计理念是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新审计准则(2006)以审计风险准则为核心准则,它要求注册会计师从宏观的内外部环境来分析其经营风险、生存能力、管理能力等,并将其与重大错报风险(RMM)联系起来,据此计划和实施实质性测试.新审计准则体现了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的审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审计目标在经历了一系列历史演化之后,又重新回归到了差错揭弊,即舞弊审计.从我国新审计准则中对舞弊审计的考虑可以看出,舞弊审计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对此分析了新审计准则体系下舞弊审计的程序.  相似文献   

11.
祝青 《现代商业》2007,(21):110-112
2006年2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正式发布,并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并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中国审计准则体系的确立。新审计准则是柄“双刃剑”,在为审计人员提供指导的同时,又强化了执业责任,将对审计工作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新审计准则较之旧的准则体系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审计理念从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转变到风险导向审计。本文就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并购的审计风险做出了分析,就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进行了自己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新审计准则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并对审计质量控制、全面树立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和绩效审计等审计实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化,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新内部审计准则得以推出与应用。但是新内部审计准则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务之急,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型与发展,以迎合新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纵实  徐公伟 《消费导刊》2014,(12):232-233
主要分析了修订后的审计准则的主要变化,探讨了审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审计教学的突破路径。新审计准则下的审计学课程建设有利于审计学科的发展,有利于高素质审计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1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正式发布,并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并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中国审计准则体系的确立.新审计准则是柄"双刃剑",在为审计人员提供指导的同时,又强化了执业责任,将对审计工作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新审计准则较之旧的准则体系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审计理念从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转变到风险导向审计.本文就风险导向审计下企业并购的审计风险做出了分析,就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进行了自己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郭宇宁 《商业会计》2006,(11):56-56
一、防范由客观因素形成的电子商务审计风险的对策 (一)构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电子商务审计风险相关审计准则的研究 电子商务审计使传统的审计范围、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技术等各方而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蕈新建立电子商务审计准则、电子商务可靠性评价标准以及电子商务系统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准则等,对于指导注册会计师进行电子商务审计工作、有效发现和规避电子商务审计风险是十分必要的。电子商务审计以电子商务为基础,因此,首要的任务是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新审计准则体系中,引入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新模型在考虑内部控制的同时,还关注企业的经营风险、战略风险等,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审计成本控制、审计人员素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谢筠 《商业会计》2012,(2):106-107
新审计准则颁布后,审计理念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转变,充分利用审计职业判断,合理把握重大错报风险成为审计成败的关键。审计职业判断能力不仅取决于审计实践经验,也依赖于审计基本理论。高校是培养审计人才的基地,本文就目前我国高校审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新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对现代和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内涵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传统模型的缺陷,并进一步说明了现代模型的优点,标志着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新审计准则对注册会计师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执业水平达不到新准则的要求,超前的审计准则也不利于保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应从执业环境、综合素质、质量控制体系、委托模式、审计市场结构等方面采取措施充分发挥新审计准则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