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是在豪华的CBD商圈,还是在高档的写字楼里,商务精英们正在用充满时尚色彩的科技产品显示着自己的与众不同.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使他们追求时尚的脚步不断加快,从"手机、呼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的时代,升级到"手机、笔记本、投影机一个都不能少".  相似文献   

2.
许巨林 《当代经济》2004,(10):17-18
经营管理学家吉福德·平肖在其畅销书<创新者与企业革命--2000年的经理与企业家>中指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即进行有效创新的能力已经成为事业成功的基本决定因素.如果竞争就是创新,就是创造和改进产品、服务和加工过程,那么,不创新就是死亡."显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企业要做好,必须有一个好的企业家,但一个企业要持续发展,更依赖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是现代企业生命的源泉,创新是现代企业走向成功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3.
王亚玲 《生产力研究》2008,(11):135-137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由于资金、规模所限,理性的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放弃创新的主动权,陷入"智猪博弈"困境。这无论对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都不利。只有通过不断建立健全政府支持系统,优化外部环境,才能破解中小企业创新的"智猪博弈"困境,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热情。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推动实现工作突破,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环境,我们必须紧紧把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一关键环节,不断强化创新优势、挖掘自身的潜能,学习借鉴、博采众长,创造出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工会工作"品牌"。  相似文献   

5.
我们正处在一个空前的全球创业兴盛时代,但无数创业公司都黯然收场,以失败告终。精益创业代表了一种不断形成创新的新方法,它源于"精益生产"的理念,提倡企业进行"验证性学习",先向市场推出极简的原型产品,然后在不断地试验和学习中,以最小的成本和有效的方式验证产品是否符合用户需求,灵活调整方向。如果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最好能"快速地失败、廉价地失败",而不要"昂贵地失败";如果产品被用户认  相似文献   

6.
潘志红 《经济研究导刊》2013,(23):284-285,289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的时代要求每一个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出真我;这也是一个中华民族正在伟大复兴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人正在圆中国梦,圆自己个人的梦。在这样一个人人追梦的时代,作为个体的人,我们追什么样的梦,怎么追梦、圆梦,在追梦的过程中应具有什么样的精神,这是每一个追梦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走过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时代,我们也进入了由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封闭创新1.0时代进入到由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所引导的创新2.0时代。创新2.0时代需要迎接风靡全球的开源文化和开源思维的挑战,而这个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在以信息开放、开源思维为基础的信息时代,人类生活方式与文化的演进正在进入一种面向服务、开放协同的新局面;同时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原来构筑的若干文化传统、技术理论和创新习惯都需要面临革新。  相似文献   

8.
在阐明城市数字技术和不同创新类型对"隐形冠军"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6年"隐形冠军"企业专利数据与海关进出口匹配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的创新类型对"隐形冠军"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差异化影响,并基于产品创新视角探讨了城市数字技术对"隐形冠军"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市数字技术和产品创新对"隐形冠军"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都有显著的直接提升效应,但效果因企业异质性存在显著差异;城市数字技术通过产品创新这一中介渠道显著提升"隐形冠军"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转型初期,产品创新会对"隐形冠军"企业数字化投入产生"挤出效应",从而减弱城市数字技术对"隐形冠军"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秉承保护、传承、开发、创新相结合的理念,点亮文化产业升级路这是一个创意辈出的时代。2014年,博物馆一改人们心目中古典严肃的形象,将众多文物、艺术、文化与当代人的生活、审美、需求用创意对接起来,创造了众多新奇又赏心悦目的文化产品。从故宫吉祥物龙凤"壮壮"、"美美",到汉代未央瓦当饼干,从"国宝味道"的抹茶曲奇到"盐水鸭"别针,我们看到中国众多的文化场馆正在架起一座沟通传统文化和现代公众之间的桥梁。依托文创产品,文物藏品也开始动起来、活起来,并且秉承了保护、传承、开发、创新相结合的理念,赋予了文  相似文献   

10.
经营管理学家吉福德·平肖在其畅销书《创新者与企业革命——2000年的经理与企业家》中指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即进行有效创新的能力已经成为事业成功的基本决定因素。如果竞争就是创新,就是创造和改进产品、服务和加工过程,那么,不创新就是死亡。”显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企业要做好,必须有一个好的企业家,但一个企业要持续发展,更依赖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是现代企业生命的源泉,创新是现代企业走向成功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1.
孙裕 《经贸实践》2008,(8):50-51
战略就是与众不同,就是以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方式与你的竞争对手展开竞争。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性地满足需求。一个伟大的公司就是在不断满足需求、创新需求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曹凤岐 《当代财经》2003,(10):128-12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变迁,各种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层出不穷,金融领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商业银行如不能及时、迅速地进行适应现实的创造性变革和开拓性发展,无论作为一个领域、一个行业,亦或一个个体,其生存都将受到严重的威胁,就这个意义说"创新"是商业银行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3.
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有何规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一书中提出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电磁波效应"的规律,本文以美国1981~2012年间GDP作为技术创新经济指标、以同一时期美国电影票房作为人文创新经济指标,通过数据分析来探索这一规律。结果发现,在经济萧条或危机时期,技术创新经济和人文创新经济的增长呈现"此消彼长"的特点,即符合所谓"电磁波效应"的规律;而在经济繁荣时期,技术创新经济与人文创新经济的增长则呈现"同步"的特点,不符合"电磁波效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这似乎已然是个"植入"无孔不入的时代:<碟中谍3>开场,汤姆·克鲁斯将车停在一家便利店门口,你能看到它的招牌:"7-11便利店";詹姆斯·邦德开着银光闪闪、超级与众不同的阿斯顿·马丁跑车,驶入<007之皇家赌场>;<唐山大地震>中,方达在杭州经营旅行社,职员问他要为旅行团上哪家公司的保险,方达答:"用中国人寿,踏实!"  相似文献   

15.
时间列车已将我们悄然带入21世纪--市场营销的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时代,其发展速度之迅猛远高于20世纪的工业经济时代,"创新"成为时代强音,所以企业竞争就显得尤为激烈残酷.因此,我国企业要想在这个时代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了解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本质特性.只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企业才会有"动人的舞姿".  相似文献   

16.
《经济》2014,(2)
正面对消费者的"喜新厌旧"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新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已经成为品牌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新产品开发的80%却是"种下龙种,收获跳蚤",如何成功地让产品升级换代、永葆品牌的青春是每一个企业面临的难题。品牌经济时代,所有新产品的开发都在以消费者为核心展开,消费者就是上帝这一理念从产品生产之前就已经开始奏效。20世纪末,美国和欧洲的飞机制造商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未来巨大的市场,空客和波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创客的时代,他们引领科技走进了一个新的方向,即个体制造时代的到来;这又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全球将实现全民创造,掀起新一轮工业革命……2012年,《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的出版,迅速让"创客"理念风靡全球。  相似文献   

18.
科技进步对商品生产的作用有两种形式,一是现有产品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是创新产品。囿于历史局限性,传统劳动价值论只考虑到第一种形式。在创新时代,我们应该结合传统劳动价值论的一般性和创新产品这一科技进步新形式,实现传统劳动价值论向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用户参与是企业创新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在产品创新过程中,用户作为价值创造者的作用已经受到学者和企业家的重视。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和市场机会。分析了用户参与企业产品创新的外部和内部动力。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是企业吸纳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外部动力,提高企业产品创新的绩效和获取企业产品创新的市场竞争优势是企业吸纳用户参与的产品创新的外部动力,内外部动力的相互作用,使企业迫切需要引入用户资源。拓展了对于理解用户在产品创新中的作用的视野,为企业有效利用用户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商周刊》2014,(23)
互联网在这20年的商业化发展正改变着世界的产业结构,商业社会正进入大爆炸时代,企业既有的观念、组织、战略都要被颠覆.如果你不能适应时代,就很可能被时代淘汰;企业必须永远战战兢兢,稍有不慎就会遇灭顶之灾. 这个大爆炸时代没有一个慢慢想明白的过程,慢慢想明白的时候,创新窗口已经关闭了.此外,跨界颠覆成为常态.企业没有永远的优势,而起伏则往往是通过跨界来颠覆的.同时,个体可能成为一个创新主体,也可能颠覆一个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