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贞 《特区经济》2012,(10):170-17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对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北部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大,融资问题越发突出。本文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内容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模式等为理论基础,指出北部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拓宽北部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保障北部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2.
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是“十四五”期间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在这一提升建设工程中,主要面临城市群内个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能源基础设施需要更新、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狭窄等困难与问题,需要聚焦聚力,着力解决。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城市交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城市交通状况的改善仍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市交通不畅,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瓶颈”。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在逐渐增加,汽车数量也在迅速递增,导致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能够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我国多个地区都在逐步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在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政府担负的资金压力较大,为了更好地缓解大范围轨道交通建设压力,可以采取融资模式。PPP融资是科学化的融资模式,能够全面缓解轨道交通建设中面临的资金问题,但是在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也具有相应的经济风险。所以当前要对PPP融资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经济风险进行分析,拟定相应的规避对策。  相似文献   

5.
"准市政债券"和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的不足。本文首先分析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需求和效应,然后论述“准市政债券”的发展,接着分析基础设施证券化的适合项目和运作,最后对基础设施证券化存在的诸多风险进行分析,并从市场化机制和监管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任人慧 《浙江经济》2004,(24):54-55
基础设施资金信托是委托人将自己合法拥有的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以自己的名义,按委托人的意愿或双方的约定,将资金运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信托公司开展基础设施信托业务,以集合资金信托的方式从社会上筹集闲散资金,为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提供融资支持。其信托资金主要投向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码头、城市基础设施和国家级及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设施等项目。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惠州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已明显滞后于港口发展的步伐,加快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已迫在眉睫。为此,必须创新港口公用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满足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要。一、惠州港口公用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截至2012年底,惠州港已建成千吨级以上生产  相似文献   

8.
随着“三步走”战略的实施,天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存在的物质基础、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能否可持续发展对天津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至关重要。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是财政建设资金问题。按照天津市城市发展规划,预计未来五年天津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资金需求将达1200亿元,但是,可用于城市建设的财政性资金十分有限。因此,研究天津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对于广泛利用市场和民间资本解决资金缺口、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建设已经步入了一个快速扩张阶段,在城市的发展建设当中,融资是保证城市发展建设资金充足率的重要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我国城市建设的融资主体与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城市发展建设中要不断创新融资的形式和途径,使融资方式能够适应城市的发展特点,为了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  相似文献   

10.
赵琳慧 《天津经济》2016,(10):45-50
通过选取反映城市对内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情况的指标和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计算城市交通指标与经济指标之间具体的相关系数,分析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经济效益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二者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与城市对内交通基础设施的相关性较强,这表明城市对内交通基础设施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姜真林 《特区经济》2012,(6):299-301
在介绍镇江滨水区开发工程建设基础上,对镇江滨水区开发这一巨大系统工程所发挥的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娱乐功能进行了全面总结与分析,以期丰富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对长株潭城市群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旅客运输中的大气污染排放量进行统计研究并建立模型及求解,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循环经济应注重轨道交通的发展,适当控制道路交通的发展。同时得出长株潭地区虽然水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水路交通发展缓慢。因此,在未来的几年中,长株潭城市群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以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网络骨架的多中心城市布局和交通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3.
汪文忠  邵一江 《特区经济》2007,224(9):162-164
当今最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城市都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一个有特色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在认识城市本质前提下,涉及城市所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特点,摒弃麻木克隆的陋习,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高羽 《特区经济》2012,(9):278-280
目的从北京市老年人保健品服用状况的视角入手,初步了解我国老龄产品产业发展状况。方法本文运用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北京地区)的数据对老年人关于保健品的服用情况做以分析,从人口学因素、老年人自身状况因素等角度进行交叉分析,旨在从老年人保健品服用状况出发,探析我国老龄产品产业发展的状况。结果北京市老年人的保健品服用率一直较低,对于年龄、地区、教育程度、身份、经济状况、慢性病、自评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交叉分析统计学显著。结论在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应该了解老年人的选择心理,正确倡导是我国老龄产品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对乌鲁木齐市的城市游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协调性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乌鲁木齐城市交通与旅游协调值由2007年的0.1454逐渐发展到2008年的0.4410,2009年为0.6874,到2010年的0.7403,呈现逐步协调状态,在2011协调值为0.6622出现向下波动状态。通过协调发展评价及时发现二者的动态平衡关系,为乌鲁木齐市城市交通和城市旅游的发展实现共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市物流的引入是为了应对全球范围内城市化和爆炸式增长的城市交通所带来的挑战。它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通过整合运输、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等来提升城市货物流通效率,从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物流的运营系统包括城市运输领域的所有相关部分,并整合了所有的物流服务环节,如城市集运中心、最后一公里配送和逆向物流等。本文阐述了如何实施该运营系统,以全球领先的物流公司的大量实践说明其带来的益处。  相似文献   

17.
王岩 《特区经济》2006,(5):98-99
我国部分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小汽车家庭化”的阶段。家庭对私人小汽车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汽车工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交通问题。根据对国外不同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的宏观交通决策仍应坚持公共交通为主导,适度鼓励发展节能环保的微型汽车,对私人小汽车的使用方式进行引导,同时通过城市道路系统的改造和建立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应对“小汽车家庭化”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宋磊 《魅力中国》2011,(10):267-267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及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城市道路车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增长,尤其是城市道路交通量的急剧增加。交通事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从违章驾驶。驾驶技巧,目常驾驶习惯三方面对实现城市道路安全驾驶提出建议。预防交通事故,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9.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都市型工业,已成为国内许多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选择。本文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环境,从中心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出发,对福州市中心城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政策选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issues which surrou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he implications of telecommunications for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present “information-based” era are outlined and the seven basic features of this development are described. Some necessary steps and conceptual approaches to developing specifically local development policies in this new area are then expounded by wa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framework for the local policy maker”. Finally, several leading attempts at developing locally controlled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s in the UK, as agent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re briefly analy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