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快讯》2014,(17):82-83
瑞士既不是贵族政治也不是独裁政体。瑞士人的成功是源于瑞士的根基:被重视的是才能和成绩,而不是背景和地位。臾要是能引领成功的好主意都值得被采用,而不必在乎是由谁提出来的,这种值得称道的做法至今仍普遍存在于瑞士社会。  相似文献   

2.
面子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面子与脸能解释和调节中国人的社会行为。面子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机制,它与中国传统的家族制度、熟人社会和儒家文化相关。面子一定意义上代表着人的尊严,适当爱面子是人对自身形象的维护,但是爱面子超过一定限度.则是脱离客观实际的虚荣心的表现,甚至成为弄虚作假的社会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许晟 《特区展望》2002,(10):56-56
瑞士人的年平均收入高达3万美元,名列欧洲第一,失业率很低,仅为3%,说瑞士是世界上的“首富之邦”一点都不过分。然而,在如此富裕的国度里,人们过日子却十分节俭。不求奢华重实用瑞士人常说:“我们没有资源,有的只是两只手。”既然是靠两只手创造的财富,理所当然地要好好珍惜,于是形成了一种注重实用、不讲奢华的消费意识。瑞士人这样说,也这样做。瑞士被誉为“手表王国”,生产的劳力士、梅花、英纳格、雷达和欧米茄牌等高级手表驰名世界。但瑞士人大都使用普通表,有的甚至是连穷国人都早已不戴的塑料电子表。精打细算、节约…  相似文献   

4.
<正> 瑞士改革养老金制度的特色是迅速和有力地进行一次再分配,使任何人年老时不会挨饿和挨冻,或不需社会救济,但每个人除此之积蓄的一切完全属于他自己。这是一个巨大的数额。喜欢储蓄的瑞士人通过企业养老金积累了大量的养老资本:在职员工养老基金的帐户上有3480亿瑞士法郎。国家也采取了一些促进储蓄的措  相似文献   

5.
以旅游业为傲瑞士能吸引大量观光客最主要的因素是自然风景。瑞士国土面积虽小,但位于欧洲的心脏,交通非常方便。由于瑞士受多个邻国文化的影响,各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文化,如地中海文化,及法国、德国的文化等。瑞士另一个吸引游客的因素是安全。瑞士社会治安良好,个人安全无虞。而且自从1555年以来,瑞士没有经历过重大战争,瑞士人常向外国游客强调瑞士的安全,告诉他们在瑞士可以放松身心,财产也有保障,这是吸引游客很有力的一点。  相似文献   

6.
“面子”在中国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古至今,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每个中国人的思想中,几乎是无所不在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言行举止、社会交往等.“面子”心理不独存在于中国,但却是在中国表现最为明显.分析中国人“面子”心理形成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面子的特征及主要的社会功能等方面,使人们更加了解中国人的性格结构以及社会行为,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相似文献   

7.
面子观是礼貌原则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面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西方人表现更多的是“消极面子”,他们不希望把别人的言行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干涉;而中国人表现更多的则是“积极面子”,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尊重.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造成的.只有真正了解并掌握了中西方面子文化各自的特点和差异,才能进行有效而顺畅的跨文化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理论界在研究西方社会的运作时,存在着一个重大的研究盲点,那就是忽视了西方社会的人脉关系。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人组成的,对社会的研究应该以人为中心,特别是在一个社会中发挥着重大影响力的关键性少数人群。透彻地理解这些人组成的人脉关系网,是我们正确理解西方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理论界在研究西方社会的运作时,存在着一个重大的研究盲点,那就是忽视了西方社会的人脉关系。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人组成的,对社会的研究应该以人为中心,特别是在一个社会中发挥着重大影响力的关键性少数人群。透彻地理解这些人组成的人脉关系网,是我们正确理解西方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俟名 《宁波通讯》2006,(1):33-34
瑞士人的年平均收入高达3万美元,名列欧洲第一;平均每1000人拥有冰箱582台,汽车444辆,电视机360台。说瑞士是世界上的“首富之邦”,一点儿都不过分。同时,这个“首富之邦”还是个名副其实的“节约之邦”。自然资源贫乏的瑞士为什么能够发展成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探寻。  相似文献   

11.
《中国集体经济》2010,(11):27-27
瑞士圣加伦法院前不久开出了一张"天价罚单",其罚款金额高达29.9万瑞士法郎(约合200万元人民币)。瑞士法院开出"天价罚单"的原因很简单:司机是一个富翁。瑞士人认为,对富人来说,现行的违规驾驶罚款犹如"九牛一毛",对富人的制约很少,导致富人违规率很高。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世界上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经济发达的中心将东移,亚洲将再度繁荣和崛起,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经济力量。特别是中国,到2020年在经济实力上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头号的大国。持这一观点的人不仅有西方国家的学者和政客,更有亚洲人自己。例如1993年,在一年一度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会上,新加坡38岁的年轻的新闻部长杨荣文成为这种说法最热情的鼓吹者。因而也成为论坛会上最惹人注目的人物。杨认为,亚洲人口是北美的10倍和欧洲的6倍,增长速度比北美和欧洲都快,因此,25年之后,东亚的国民生产总值加在一起将大于整个欧洲,或是美国  相似文献   

13.
面子大过天     
吕翠莲 《走向世界》2011,(22):95-95
中国最高深的学问是关于面子的。在中国人的字典里,面子和脸有很大关系:有的人要面子,你要是不给面子他就会丢脸,以至于没脸见人;你要是给面子他就会长脸,或者说“脸大”,就会脸上有光……可面子有时候和脸又不是~路的,比如说,有些人,为了面子可以不要脸。  相似文献   

14.
宋圭武 《发展》2010,(1):24-24
面子、血缘、权力,构成了中国社会运行的三个关键点,这三个关键点构成的三角形是制约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陷阱,以至于长期循环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5.
《环球财经》2014,(1):168-169
中国的经济建设业已取得辉煌成就,中国的文化建设也应该迎来一个正本清源、融会贯通的新局面。众所周知,在应对西方殖民侵略、追赶西方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历史实践中,中国人以壮士断腕之勇,放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转而以西方文化作为立国之本。这种选择一度有利于中国在西方控制的国际社会谋求生存空间,有利于中国在西方主导的发展模式中谋求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董露茜 《新财经》2013,(4):48-49
"中国人说富不过三代,但宝盛作为家族企业,已经历了四代,跨过百年的历史,作为私人银行,我们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客户,其他银行未必有这些特色。"在全球金融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瑞士私人银行业务正陷入困境,但瑞士宝盛这家瑞士最大的私人银行集团正在突围,将目光转向亚洲,并着力布局中国市场。瑞士宝盛2012年10月发表的《瑞士宝  相似文献   

17.
刘克朦 《环球财经》2003,(10):90-91
瑞士是旅游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瑞士信奉“度假神圣不可侵犯”。西方的休假制度对中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第23期】“中国是亚洲经济发展中能量巨大的引擎。它正在和整个亚洲经济一同成长。”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这样形容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地位。曾经有过一个时期,人们喜欢用“美国打个喷嚏,亚洲就会感冒”来形容亚洲对西方经济局势的依赖。  相似文献   

19.
亚洲金融危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留下了两个对比鲜明的教训:一个是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亚洲人应学到的教训;另一个是亚洲人实际学到的教训。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正力争成为亚洲科技中心本刊汛1992年新加坡政府宣布了投资策略的新重点,即从西方转移到亚洲。为此,新加坡在中国大陆、越南及其他亚洲国家进行了数十亿新加坡元的投资计划,但同时新加坡还在不动声色而又持之以恒地买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因为西方在科技方面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