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物志     
《商周刊》2011,(12):18
吴新雄新任电监会主席从江西省省长到入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并担任国家电监会党组书记、主席,两天的时间,吴新雄完成了身份的转换。接下来,他将面临的是有效推进电改和电  相似文献   

2.
《商周刊》2012,(13):11-11
近两个月来,民资“新36条”涉及的诸多领域细则出台密集。住建部6H19日发文称,已下发通知,就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提出实施意见。同日电监会也发布了《加强电力监管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电力的实施意见》,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电力。  相似文献   

3.
2002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的改革原则,将国家电力公司的资产按照“厂网分离、政企分开”的原则进行切分,最终形成由“电监会、五大发电集团和两大电网公司”为主体构成的中国电力行业运营监管新体系。这一改革方案必将引起电力行业的深刻变化,促进行业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4.
据法国电力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迈入世界核电大国的第一阵营,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目前世界核电第一大国法国。2003年,中国已开始启动“庞大”的核电计划,并首次将核电纳入国家电力规划之’中,在全球核电发展缓慢的今天.中国这一战略令全球瞩目。无疑中国核电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也带来了巨大的利好信息:中国这块巨大的核电蛋糕,将由谁来分享?  相似文献   

5.
热点     
《商周刊》2012,(13):11
民资"新36条"密集出台近两个月来,民资"新36条"涉及的诸多领域细则出台密集。住建部6月19日发文称,已下发通知,就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提出实施意见。同日电监会也发布了《加强电力监管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电力的实施意见》,支持民间资本投资电力。  相似文献   

6.
西方电力监管机构设置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电力监管机构的设置模式取决于各自的电力市场模式、引入竞争的范围和程度、电力行业结构和特点,还受国家的政治体制、法律制度、地域面积等的影响。因此,各国电力监管机构设置模式各有特色,不尽一致。我国的电力监管机构的设置也应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经济》2014,(5):24-27
正习近平主席访欧的第一站就是"欧洲门户"荷兰,而荷兰第一次迎来了中国元首。对中国而言,荷兰是对华合作最开放的欧洲国家之一。相比于欧洲其他国家,荷兰人很少公开谈论"中国威胁"。习主席访欧第一站,由此可见中国对荷兰的重视,而这种重视又将对中荷经贸关系,以及中欧经贸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经济》记者走进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采访了荷兰王国大使贾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三中全会将要审议的决定议题。三中全会召开当年上半年,成立起草小组,起草小组成立的第一次会议上,时任国家主席出席并就总体思路、基本框架等作出指示。《决定》的起草,始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负责人由国务院总理或副总理直接担任。十四届三中全会是第一次有地方领导同志参加中央全会重要决定的起草。  相似文献   

9.
英国电力产业的放松管制及其对我国电力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戒骄 《经济管理》2003,(22):84-90
英国的电力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十几年来先后完成了中央发电局的私有化、电力产业重组、促进竞争、扩大用户选择权、确定和调整电力交易规则等重大变革。目前,我国电力产业在重组国家电力公司、组建电监会以后,仍然面临引入竞争机制和保护用户利益等棘手问题,对此英国的电力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0.
电力体制改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应当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目前来看,中国理论界对于宏观层面上如何建立高效电力市场结构的研究已经比较多了,但对于微观层面上,电网企业应当如何针对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实现战略转型的研究却很少。这是因为电力体制改革以前,  相似文献   

11.
吕菽菲 《新经济》2003,(7):25-27
不知道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的心里是何种滋味,刚刚履新一个月的他面对上任后第一桩棘手的监管事件,就是拿中国银行"开刀".而在担任银监会主席之前,他的职务是中国银行行长,同时担任着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相似文献   

12.
电力行业政府监管体制改革:国外经验与中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已经成为全球电力行业改革的重要趋势.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重构高效的电力监管体制是当前各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又给电力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已经启动了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但是与之相适应的政府监管体系还未形成.为了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应将促进竞争、保护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及其它的社会性目标融入到一个统一的电力监管框架当中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由原国家电力公司举办并管理的华北电力大学正式归教育部管理,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和5家发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共同组建华北电力大学董事会,与教育部共建该校。华北电力大学成为我国第一所成立校董会的公办学校,此举不仅是我国高校办学经费来源从单一的国家投资向多渠道拓展的一种尝试,也使华北电力大学以独特的管理模式,崭新的办学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98个国家/地区资料,描述电力市场、现货市场、远期合约和期货市场的发展脉络。模型显示,电力现货与期货市场对电力市场化有显著影响,电力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发展相互激励。中国未来20年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战略是:第一步,放开发电和售电环节,构筑多元化竞争主体。第二步,发展电力现货市场和远期合约交易。第三步,渐进发展电力期货市场。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充分展示不同阶段成就和问题,为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会计监管是电力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会计行业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对其进行研究,文章主体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我国电力会计监管的现状,相关分析从五个方面展开,具体包括:内部监管观念淡薄、费用支出监管空白;权责不清、信息传达失真、相关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迭标。第二部分讨论了如何解决电力行业会计监管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措施有四项,分别是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完善相关制度、建立从业人员信用体系、确认总会计师职责。第三部分简单概括了国外电力会计监管机构的特征。第四部分综述全文。  相似文献   

16.
从1994年开始,加利福尼亚就开始认真考虑重组其电力市场,其原因部分是由于当时该州的消费者面临昂贵的电力价格,部分是由于英国解除电力管制的范例。作者伯恩斯坦对加利福尼亚电力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价格、市场、合同等内容。文章认为,从历史来看,重建电力市场的行动起源于服务成本规则下对结果不满意的充分支持。尽管如此,电力市场已经证明,由于电力供给和需求同时极端缺乏弹性,重建的困难要比许多其他解除管制的典型市场大得多。对于那些目前还没有开始踏上解除电力管制道路的洲和国家来说,它们将明智地等待从加利福尼亚、纽约、宾夕法尼亚、新英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挪威和澳大利亚等地方获取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7.
《经济》2014,(11)
正人民币国际化的话题近几年颇受国内外关注。"中国成为欧洲‘新闺蜜’"、"人民币将取代美元成为世界第一货币"等外媒报道不绝于耳,甚至有国家高呼"狼来了"。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深化合作究竟是"狼来了",还是势不可挡的历史选择?在这一热潮中,英国为何成为第一个发行以人民币计价国债的西方国家?人民币的在岸市场——中国还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和监管来夯实自身基础、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经济》记者深入观察,采访英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  相似文献   

18.
任剑涛 《开放时代》2013,(6):122-145
在中国从古典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必须重新建立自己的国家认同。胡适也处在这样的状况中。对于胡适而言,古典帝国时代的中国文化,始终是他要表达忠诚和倾慕的对象。但在文化意义上的“祖国”与政治上正在建构之中的现代“中国”之间,胡适的国家认同出现了相当程度的紊乱。对于祖国的传统文化,胡适一直是尊重和自豪的。但对于建构中的现代“中国”这一政治实体,由于没有坐实在他所理想的宪政民主平台上,因此他的认同态度是复杂的:对于20世纪中国建构的两个政党国家而言,胡适均不太认同,但对两者的具体认同态度又有明显差异。而在中国与美国的国家建构与认同差别的体认上,胡适确定了自己国家认同的典范形式——宪政民主国家,并期待中国的国家建构能够落定在这样的国家平台上。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嫒3月22日抵达俄罗斯,展开集党政军权于一身后的首次外访,二人携手走出机舱,立刻吸引亿万双目光。中国第一夫人闪亮登场,身穿黑色风衣,搭配浅蓝色围巾,造型简约,尽显美丽端庄、大方优雅的特质,全世界一时问好评如潮。据国内外媒体称,彭丽嫒完成从艺术舞台到国际外交舞台的华丽转身,是中国外交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让我们不禁诧异,这是否意味着“第一夫人”彭丽嫒将改变历史,为中国外交史上增添美丽的一笔?  相似文献   

20.
牛发腾 《经济论坛》2004,(15):88-88,95
一、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一是1985年之前国家独家垄断经营阶段。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是体制性问题造成电力供应严重短缺。二是1985年至1997年,为了解决电力供应严重短缺的问题。实行了发电市场的部分开放,以鼓励社会投资。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是存在着政企合一和垂直一体化垄断两大问题。三是1997年至2000年,以解决政企合一问题作为改革的重点,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同时将政府的行业管理职能移交到经济综合部门。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演变成垂直一体化垄断的问题。四是从2002年4月开始的电力体制改革,其目的就是要破除垂直一体化的垄断,通过结构性重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竞争性市场条件下的电力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