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跨国公司R&D国际化与我国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跨国公司R&D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显,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国外R&D型分支机构数量不断扩张、国外R&D支出的规模和比重不断上升、国外R&D活动的地区更加分散、国外R&D型分支机构专利成果迅速增多、国外R&D投资向高技术产业转移和R&D战略联盟迅速发展等方面。在跨国公司R&D国际化趋势下,我国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加大R&D投资力度,营造良好的引进R&D的投资环境;提高我国利用跨国公司R&D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的能力;提高我国抵御技术安全风险的能力;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R&D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刘刚  罗亚非 《经济论坛》2007,(10):85-88
R&D国际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20世纪80年代,关于跨国公司R&D国际化研究文的文献也屈指可数。从1990年开始,关于跨国公司R&D的研究日渐丰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跨国公司R&D已经成为西方学术界、政府部门和国际机构关注的热点(Niosi,1999)。在所有研究文献中,都或多或少对R&D国际化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国公司R&D投资,是指由跨国公司进行的、着眼于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品开发和商业化整个过程的投资行为。为了充分利用不同国家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上的相对优势,跨国公司凭借其在科研、管理、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构筑其研究、开发网络,从而使得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日益朝着国际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最近几年,跨国公司对我国R&D投资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本文在介绍跨国公司在我国R&D投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跨国公司对我国R&D投资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的空间格局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楚天骄  宋韬 《经济地理》2006,26(1):41-45
跨国公司R&D全球化,尤其是R&D投资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对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提出了挑战。文章研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R&D投资的发展历程、空间演变和空间特征,并剖析这种空间格局的形成原因。表明企业的资源观对跨国公司R&D全球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中国应抓住跨国公司调整R&D投资空间布局的有利时机,尽快制定政策吸引和利用跨国公司R&D投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综述国际化R&D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实践;本文指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R&D指导理论缺失的现象,提出了以创造性资产理论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R&D指导理论的观点;针对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大量R&D中心和中国市场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现实,提出了以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互动循环模式为中国企业获取国际化R&D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环境指标体系下,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市场环境、科技环境、基础环境和人才环境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评价,从而得出结论: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以知识利用为主,但是知识生产有增长的趋势:中国只有加大R&D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与政策环境,才能吸引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同时提高本国的R&D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由于R&D活动的经济外部性,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通过多种途径产生了一种使我国技术水平提升、R&D能力增强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无锡国家高新区跨国公司R&D机构进行问卷调研,并在考察跨国公司R&D机构基本情况、R&D主要特性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在沪R&D投资的区域创新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总结了跨国公司在沪R&D投资的现状及特点,在此基础上,以东道国为视角,着重对跨国公司在沪R&D投资的区域创新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国内关于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理论研究,封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从事R&D投资的内、外部动因,分析了其在行业及区域分布上的特点,并提出中国政府和高科技企业应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般测定R&D国际化的指标主要用企业的海外R&D机构的数量、占研发经费的比率,或从事R&D工作科技人员的数量等来衡量。据JBIC的年度“关于日本制造业企业海外事业开展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日本跨国公司海外设立的R&D机构比2000年增加了72.3%,其中在北美和EU15国增加了28.8%。而在发展中国家却增加了3倍,特别是在中国的R&D投资增加了4倍,在华R&D投资比率从2000年的7%扩大到18.4%。日本企业的海外R&D机构数量从1999年的472家,增加到2005年的509家。另一项日本经济产业省2005年进行的“海外事业活动基本调查概要”的数据显示,日本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经费的比率从1998年的2.3%上升到2004年的2.9%。上述日本跨国公司R&D的海外投资进程的变化,恰好与中国引进外资R&D机构的增幅呈现出一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相比一般东道国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这就构成了其海外投资和全球竞争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全球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跨国公司R&D的国际化趋势增强,其全球R&D的管理方式不断完善,从而为跨国公司发挥技术优势营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刘畅 《经济研究导刊》2009,(22):135-136
随着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在华进行R&D投资,对跨国公司在华进行R&D投资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逐渐受到关注。首先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进行R&D投资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其积极影响提出能够使其更好的发挥的措施,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可以将消极影响减到最小的措施,同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省域尺度上考察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的区位布局。采用2006年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数据,对影响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区位分布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吸收利用的FDI规模和市场规模是影响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区位布局的决定性因素;R&0资源的密集程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影响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区位布局的重要因素,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布局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叶方同  李洁 《经济管理》2006,(19):21-23
对R&D的关注,以跨国公司为重点的同时,也不应忽视中小企业。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R&D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唐海燕  胡峰 《现代财经》2007,27(4):23-27
国际R&D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扩张极大地改变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R&D投资经营策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跨国公司国际R&D投资聚集化,即倾向于将其海外R&D机构的区位选择在与其相关的其他企业聚集的地方,形成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聚集经济。众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某一地区对国际R&D投资的吸引力,但是一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同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未以来,以R&D为主体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并在京沪两地之间形成鲜明的地区聚集效应.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利用近10年(1997-2007)跨国公司在京R&D机构设立及其发展变化的数据进行了重新梳理与分析,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外资R&D与中国的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外商在大陆的R&D投资与中国自主创新的相互关系,及如何实现内外资R&D支出的平衡。近年来,中国的R&D投入迅速增长,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同时,随着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外资在中国的R&D投资影响日益扩大,研发经费占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27%。在一些科技实力较强的国家,这一水平基本在30%左右。而科技实力最强大的美国和日本,这一比值更低,分别不超过15%和5%。因此,外资R&D的快速发展对中国自主创新战略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在分析了近年来科技创新与外资R&D发展背景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外资R&D在中国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封平衡外资与本土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跨国公司在海外扩张R&D活动的时候,跨国公司母国也面临着一些收益和成本问题.对于整个世界经济而言,R&D的国际化应该有助于加速创新过程.通过将更多国家创新体系紧密联系起来.R&D国际化为更多的知识和技术跨国界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研发(R&D)投资当地化战略的特点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对我国科技合作的借鉴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跨国公司结成的战略联盟,成为21世纪公司变革的序曲,它主要是为了获取高新科学技术,而以新技术研究与开发(R&D)战略联盟为主要形式,愈来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科学技术整体实力尚不够强,而且技术力量分散.在技术合作方面要走集团化的道路,强化技术合作的深度。要通过对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研究和借鉴,搞好我国企业、部门间高新技术的合作。一、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的特点跨国公司R&D战略联盟是跨国公司获取高精尖技术的重要战略,它是基于共同研究和开发高新技术的目的,在80年代出现的一种战略联盟;它是两个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