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保守性原则,它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尽可能不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少计负债或费用,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尽可能建立在比较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企业在处理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保持谨慎态度。其中对资产要素提取的八项资产准备就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会计谨慎性原则,它要求企业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当采用尽可能不高估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尽可能建立比较稳妥可靠的基础上。然而,近年来像科龙电器、ST轻骑、四川长虹等许多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大行其道却是随意性计提  相似文献   

3.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采用的重要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遇到某一会计事项的时候,在不影响真实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用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不低估负债和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体现在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过程,要求会计报告尽可能提供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本文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谨慎性原则在资产减值准备审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伟 《财会通讯》2006,(10):86-87
会计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当采用尽可能不高估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尽可能建立在比较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企业对所拥有的资产合理计提减值准备,对夯实企业资产,预防企业风险,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效绩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企业可根据拥有的资产质量,对那些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5.
谨慎性原则是我国现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一,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而形成的一种会计指导思想,要求会计人员在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相似文献   

6.
自2001年1月起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制度》,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从形式上,谨慎性原则的内容更加丰富,运用范围更加广泛。从实质上,增强了“实质重于形式”的核算原则,要求企业一方面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依据企业面临的商业环境,增强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的专业判断,对会计交易或事项做出谨慎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尽可能不多计资产或收益,企业的会计核算尽可能建立在比较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企业在处理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保持谨慎态度。对资产要素提取减值准备就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包括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长期投资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  相似文献   

8.
会计谨慎原则是针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工作中持小心谨慎的态度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将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文章以会计法规中谨慎原则为理论指导,结合2006年发布的新会计准则,详细介绍谨慎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会计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运用情况,并提出要适度运用谨慎原则及加强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和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1999年6月28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的一项空白,并充分体现了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原则,其实施必将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会计报表风险,更利于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服务。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是指在会计处理时谨慎小心,尽可能选择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并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该原则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活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一、在会计确…  相似文献   

10.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它是对某些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存在不同处理方法和程序时,在不影响会计事务处理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不导致虚增盈利或夸大业主权益的作法。稳健性原则是针对会计事项中不确定因素而言的。经它要求人们在有关会计事项的处理上持谨慎的态度,必须充  相似文献   

11.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计算基本原则之一,是国际上通用惯例之一。谨慎性原则对具体的会计核算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要求在会计核算中保持谨慎性,使会计核算信息正确、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本文具体分析了在会计核算中常见的问题表现以及会计核算谨慎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张春香 《民营科技》2013,(10):257-257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设备。它属于会计核算的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现对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正确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谨慎性原则起源于中世纪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策略,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前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谨慎性原则逐渐成为披露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的修订性原则。我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都把谨慎性原则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核算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  相似文献   

14.
会计核算谨慎原则的尊循及负效应的消除山东滨州地区审计局郭俊照,刘丽宁《企业会计准则》第18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是指在可以或必须根据主观估计处理某些会计事项时,应多考虑不利因...  相似文献   

15.
1、谨慎性原则的含义。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一。它是指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和风险或是在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也就是说.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凡是可以预计的负债、损失和费用,我们都应当予以充分地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资产和收益则尽量少计或不计,  相似文献   

16.
稳健性原则也称谨慎性原则、审慎性原则或保守主义原则,是指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盈利和夸大业主权益的做法。稳健性原则是针对会计事项中不确定因素而言的,它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把风险损失缩小到或限制在极小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体现在诸多方面,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态度,尽可能选用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本文从财务分析角度阐述了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管理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李景辉 《四川会计》1999,(11):18-19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应有的谨慎小心态度,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或有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或有收益,使报表使用者把风险和损失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使公司会计科目的设置及运用更加科学、合理;会计核算更加谨慎、稳健;财务报告反映的资产和利润更加真实、客观;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贴近报告使用者,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但自财政部1998年1月27日颁布《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  相似文献   

19.
姜崧 《黑龙江财会》1999,(12):17-18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它要求对经济业务中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处理时,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在允许的范围内低估企业的资产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营风险,有利于经营者作出准确的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获得越来越多商业机会的同时,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在会计政策允许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中作出具体选择,充分考虑企业的风险和潜在的损失,保护投资人、债权人、主管部门和潜在投资人的利益。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充分贯彻谨慎性原则,合理合法地扩大谨慎性原则可以挤掉…  相似文献   

20.
李国田  邓国萍 《企业经济》2002,(12):146-147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谨慎性原则,又称保守性原则,它是指资产计价及损益确定时,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或金额可供选择时,会计人员应选择对本期净资产及利润较为不利的方法或金额.稳健原则虽萌生于会计受托责任盛行的19世纪,而真正的起因则缘于会计估计和不确定因素.由于会计信息有些是由估计而来的,而未来的经济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态度,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用一种不虚增资产和利润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应用的警惕,以应付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谨慎性原则已应用于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过程中,并取得一定的绩效.但在应用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加以探讨,以求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