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临汾地区乡镇股份合作企业已发展到6296个,占到乡镇企业总数的9.7%,其中新办企业1400个;参股农民达402万人,占到从业人员总数的13.9%,其中新入股农民达6826人;股金累计达到5.015亿元,其中新吸纳股金1.54亿元;股份合作企业的产值比重已占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的13.16%。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是完善乡镇企业运行机制,加快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改革措施,是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改革的又一伟大实践。去年以来,南通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全市7000多家乡(镇)村企业中,已有2000多家新办、改制为股份合作企业,总股本金21亿元,新吸纳股金5亿元。股份合作经济正在农村迅速崛起,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在市场经济中开始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实行股份合作制是乡镇企业寻来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镇企业异…  相似文献   

3.
路瑶 《经济纵横》2001,(1):19-25
本文通过对 3 0家样本企业调查 ,分析了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过程、措施和实际效果 ,对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一些突出特点进行了探讨 :股份合作制在实践中采用很少 ;企业改制普遍遵守“集体股退得越净越好”和“经营者持大股”两个原则。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们对25家早期从乡镇集体独资转制为股份合作的企业进行调查时发现,有13家已改制为私营企业,占52%;有5家改制为私人合伙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占20%;还有7家正在酝酿用前两种方式进行再一次改制,占28%。这些乡镇企业为什么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又一次进行改制呢?主要是“换牌未转制,新瓶装旧酒”,应该到位的没有到位。 一、参股股金没有到位。股份合作制是一种职工共有的企业制度。改制为股份合作制的企业,一般都从企业的净资产中拿出10—15%,作为职工的享受股,根据工龄、职务、贡献等因素虚拟量化给职工,并以此为依据,用1∶1或1∶1.5的比例筹集现金  相似文献   

5.
如何搞好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广州市天河区集体企业试行股份制的分析》提供了一些经验。他们是在总结承包制的利弊、借鉴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的经验和引入股份制某些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特点和优势是:1、股份合作制弥补了承包制的局限性;2、股份合作制吸取了合作制和股份制的优势;3、股份合作制实现了积极性和优越性的统一。当然,它和任何新的事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集体股的存在导致新的政企不分的问题;企业股设置问题;集体股与企业股比例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股份合作制是在企业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各方面改革措施尚不配套的情况下,为解决企业发展问题而选择的一种既着重现实又充满矛盾的改革形式。这种改革形式客观上一开始就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即股份设置与治理结构之间的矛盾。股份合作制企业股权设置上具有单一性、均衡性和不可流动性的特征。从单一性来说,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内部股为主,职工个人股和集体股应在股本中占大多数,不吸收企业外的个人入股,企业的财产属企业内部成员(劳动者)共有。从均衡性来说,在企业内部股的比例关系中,强调的是平均性,虽然允许有适当的差距,但不能过分悬殊。  相似文献   

7.
乡镇企业要冲破原有体制的束缚,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跃上新台阶,放手推行股份合作是一条有效的捷径。我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乡镇企业中开展股份合作制的试点工作,从近期的调查情况来看,发展是健康的,实行股份合作制已成为我市搞活乡镇企业的主流。 一、基本情况 宜兴市委,市政府于92年7月以来,到今年7月底已有24家企业实施了股份合作制。从这24家股份合作制试点企业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企业规模小。24家企业中,股金总额在50万元以下(含50万元)的有10家,50万元至100万元(含100万元)的有7家,  相似文献   

8.
与我国股份合作制企业相比,西方股金合作制企业的产权安排更为规范、稳定、可行,其弊端可以在保持劳动合作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加以校正。股份合作制“瞬时效应”明显,根源在于资本权利与劳动权利在企业内部的冲突以及产权安排的不确定性。这一制度缺陷难以在坚持劳动合作为核心的前提下进行校正。在我国发展股金合作制企业具有理论和现实依据,但必须结合实际对其制度缺陷进行校正。股金合作制独特的产权制度和经济社会功能,更适合作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典型形式。  相似文献   

9.
论国有小型企业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徐茂魁股份合作制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首先在乡镇企业中出现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它将"一人一票,按劳分红"的合作制原则,同"一股一票,按股分红"的股份制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农村走向城市,从集体经济走向国有经济,表现出...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苏州市郊区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民营经济,增强了区域经济的活力。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民营企业877家,资产总量12.04亿元,其中民间资本5.4亿元。1996年完成销售25.9亿元,占全区的41.2%。民营企业主要有四种形式: 1、个人独资或合伙兴办私营企业。这类企业有89家,注册资金1769万元,户均19.9万元。 2、集体与能人合资合作企业。集体提供土地、厂房(不动产),能人自带资金、设备和项目。这类企业有520家,融进民资2.61亿元。 3、租赁形式的公有民营企业。这类企业有149家,租用集体资产1.06亿元,年上交集体租金、管理费1195万元。 4、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全区有私人参股或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31家,总资本2000万元,其中个人资本980万元。有股份合作制企业88家,股本总额1.79亿元,其中职工股股金1.08亿元。  相似文献   

11.
<正>一、乡镇企业产权界定的难点分析随着改革的深化,竞争的加剧,产权模糊这一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有利因素,却演变成了制约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但要真正做到产权明晰,却发现困难重重.1、统一认识难.明晰乡镇企业产权的形式很多,就目前来说,主要有出售、拍卖、股份制等.出售和拍卖企业产权界定清楚,但靠集体力量兴办起来的集体企业忽然间被一个人或几个人所拥有,就目前来说还难以被普遍接受.通过认购和股份配制的方式将企业产权出售的股份制,其结果比较公平,但由于集体股偏大,在委托集体股股东代表,安排董事长、总经理人选时,大多数乡镇都委派原厂长(经理)为集体股的股权代表,行使集体股的权力,其结果没能使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为此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仍得不到切实的保障,改制并未真正做到转制.另外从理论上讲,不管是那一种明晰产权的形式,都会弱化乡镇政府对企业的控制权,因此乡镇政府难免会有情绪与思想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一、无锡股份合作制的情况和特点 股份合作制是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关系、改善投资体制、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企业制度,它是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到目前全市已经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807家,比1992年底增加791家。总股本17.32亿元。主要有增量扩股、存量转股、新办合股和法人参股等四种形式,其中以增量扩股居多,约占三分之二。根据目前改制情况分析,发展走势较快,出现了多路探索的局面,今年仍将有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发展与完善股份合作制应注意以下问题:(1)要做好国有资产的评估工作;(2)在国有资产出售过程中要防止低价出售;(3)要防止少提公共积累与分红过高现象的发生;(4)允许职工股及职工股权在全社会流动;(5)不能让经营者持大股;(6)可以设企业股;(7)不能把股份合作制搞成变相的集资手段.  相似文献   

14.
1997年是我市乡镇企业的改革之年,截止年底,全市涉及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已占乡镇企业总数的427%,其中包括组建股份有限公司11家,有限责任公司974家,股份合作制企业2287家,拍卖企业1021家,改制企业的资产总额约占乡镇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初步改变了原来产权归属过于抽象的现象,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使苏州乡镇企业走出了低谷,出现了“三增二降”的好势头。预计全年可完成工业增加值380亿元,实现利润48亿元,上缴各种税金34亿元,分别比1996年增加6%、9.3%和3%,而亏损企业数和亏损额…  相似文献   

15.
<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仅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任务,而且也是乡镇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要使乡镇企业在产权制度上,实行企业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必须积累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进。目前,各地在推行股份合作制、资产拍卖、企业兼并、租赁经营和公有民营等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对于解决承包制中难以解决的政企不分,企业经营者负盈不负亏等问题不失为一剂“良方”。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重三轻”:一是重数量,轻质量。有些地方企业改制工作简单草率,只求进度,一哄而上,不少企业清产核资不彻底,股权界定划不清,有些股份合作制企业把原来的职工集资款变成股金,企业没有一套完善的改革方案和企业股份制章程。二是重增股扩股,轻经营机制转换。有相当多的企业把增股扩股作为筹集资金来搞,不少职工误解为搞股份制就是从职工头上筹钱。还有些企业在没有选准技改投入项目的情况下,就进行大规模的扩股,结果有钱无处花,存进银行还要贴利  相似文献   

16.
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首创于乡镇企业,它具有产权明晰、管理民主、行政干预少的特点,兼有股份制与合作制两种企业组织形式之优点,实行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的形式,但又不同于股份制、合作制。其基本特征是:职工全员入股,资本与劳动相结合;企业财产实行按份共有,居集体拥有的财产共同享有,且同股同利,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实行民主管理;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分配方式;税后利润要提取公积金作为公共积累;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气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的区别在于:(呈)企业注册资本金不同。股份制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改变了农村的经济面貌,并引起了城乡经济关系的变化.近些年来,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已日益显现,因此有必要研究乡镇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迁.为了研究上的方便,将乡镇企业分为两类:集体所有制企业和私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包括乡集体所有制、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及集体占产权的份额达50%以上的其它形式的企业;私有制企业包括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以个人出资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联户企业和以个人出资为主的股份合作制企业.  相似文献   

18.
<正>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构成了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机制已经引起国内外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兴趣,产生了大量的文献(如林青松和伯德,1989)。90年代以来,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内容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格外引人注目。由于同一时间上国有企业改革迟迟难以深入,则产生了将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发展机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加以比较的需要,以期从前者引出可供国有企业改革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一、改制是制止乡镇工业滑坡的根本措施 常熟市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从去年7月开始到今年7月底已完成改制并变更工商注册登记的乡镇企业共有1146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242家,股份合作制企业309家,转为私营企业595家,占镇村两级企业总数的58%;目前正在改制的还有500家。常熟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时间不长,进展较快,阶段性成效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从1992年下半年起,经过四年多的努力,经历了组织试点、全面推进、规范完善三阶段,全市乡镇企业已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和重组的占总数的86%。以组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乡镇企业改革,促进了乡镇村工业经济的较快增长,也为全市经济持续、高效、快速发展营造了优势,增添了后劲,奠定了基础。1996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39.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完成财政收入6.53亿元,比上年增长2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