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行为金融学注重研究证券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其对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决策假设使其能更好地解释许多证券市场异常现象。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对证券投资者心理与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我国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有逆向投资策略,惯性投资策略,小盘股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2.
《商》2016,(1)
行为金融学是证券投资的重要参考,对投资者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其作出正确、理性的投资行为,有效避免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当中的误差,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环境的实际情况,确保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结合行为金融学进行投资分析,解读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而采取最佳的投资策略,以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3.
行为金融学是心理学、行为理论和金融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将投资者行为心理的研究纳入理论分析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主要以海南省个体投资者为研究对象,阐述个体投资者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动机及其对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投资行为主要是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过程,投资者在之前的研究中认为是理性的,才开始的研究,因此结论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经研究,决策者的决策行为不全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很多的认知误差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所以人们的金融投资行为不免要受到影响。行为金融学分支于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投资者决策过程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认知、情绪、态度,以及这些作用于市场的效应。中国的证券市场比较独特,而且还处在初级阶段,行为因素和非理性的心理必将广泛影响这样的一个市场。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出发,以证券投资行为理性程度有限,投资者存在许多认知偏差为基础。本文研究投资者的行为是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来展开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投资学发展到现在遇到了许多有效市场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经济学家将心理引入投资领域产生了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理论既侧重对非理性偶然的因素进行分析,又关注对行为科学的吸纳,深入探讨投资者的心理举动,这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对行为金融学的分析,以高效率实现投资活动为目的,总结现代金融环境下的投资策略,以期实现对投资学理论与实务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黄攀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153-154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注重研究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对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解释了证券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异象,并从投资者的各种行为偏差出发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园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8):138-139
阐述了行为金融的主要理论,比较分析了传统金融与行为金融的区别;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行为投资分析方法从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来解释证券市场运行的行为特点,并介绍行为金融学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为我国投资者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8.
杨昀 《华商》2008,(16):25-25
本文介绍了行为金融学在证券投资领域的基本理论模型,探讨在我国证券投资市场上,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投资者行为,对证券投资行为进行分析,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赢利目标。  相似文献   

9.
《商》2015,(24)
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学科内容融入到金融研究的领域中,在对金融市场投资者的行为预测与解释检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行为金融学为理论基础,以我国A股市场投资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归纳演绎法对我国A股市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所谓金融投资学是指投资学由于发展到现在遇到了许多有效市场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经济学家就将心理学引入投资领域从而产生了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理论在侧重对非理性偶然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同时又关注对行为科学的吸纳,深入探讨投资者的心理举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意义重大.因为通过对行为金融学的分析,能高效率实现投资活动,总结现代金融环境下的投资策略,以实现对投资学理论与实务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1.
投资者行为模式与证券资产价格决定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资产价格决定理论经历了70余年的演变和发展."动物精神"投资者行为模式下,强调心理预期在人们决策中的重要性,认为投资者不应把精力用于计算股票的真实价格,而是应该用于分析投资大众的未来动向和预期心理.通过对投资者个体最优行为模式的研究,哈里·马柯维茨建立了"均值-方差模型",通过对所有投资者最优行为模式的研究,建立了资本市场理论及一系列均衡定价模型.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模式下的证券资产价格理论的研究形成了行为金融学.证券资产价格决定理论正朝着更加符合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行为金融学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研究理论,它吸收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有关人类决策科学的成果,尝试解释在金融领域的某些异常情形,研究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实际决策行为。本文通过对行为金融学揭示的投资者心理模式的述评,指出该学科理论对于分析当今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提高投资技巧等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晓会 《商场现代化》2005,(20):104-105
行为金融学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研究理论,它吸收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有关人类决策科学的成果,尝试解释在金融领域的某些异常情形,研究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实际决策行为.本文通过对行为金融学揭示的投资者心理模式的述评,指出该学科理论对于分析当今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提高投资技巧等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行为金融学是现代金融理论发展的新突破。行为金融对于证券投资的指导意义在于其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理性人"假说的突破,由此解释金融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异象"。投资者的行为、思维会受到社会、环境、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非理性。文章首先简要总结了行为金融的主要基础理论,介绍了基于行为金融的投资策略,提出了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证券投资应注意的问题,为我国证券投资者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投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门超  李奕 《商场现代化》2010,(21):169-169
建立在投资者完全理性的基础之上有效市场假说是现代资本市场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许多重要的金融理论都以此假说为前提。但现实市场上存在的种种异象却不能为有效市场假说所解释。新兴的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心理、行为特征和认知偏差的角度对投资者完全理性的提出了质疑。锚定效应就是行为金融学提出的影响市场有效性的心理效应之一。本文建立了具有锚定效应的投资者"反应延迟"模型,以此分析这种心理效应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新古典金融理论一直忽视投资者行为这个要素,将人设定为理性人,并将投资者决策视为纯理性的决策.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则试图将心理学与金融学结合起来,通过研究投资者决策过程采揭示股市异象的动因.本文试图梳理行为金融学关于股市异象的相关研究,并对投资者行为的主要模型进行了比较和总结,最后对我国投资者行为与股市异象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评述,借此对行为金融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王威 《商》2014,(42):188-189
在投资者的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做投资决策,因而一般人们都认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理性的,信奉传统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人们尤其如此,因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陈述是基于效率市场假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例子确再三证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非理性的,这也让人们对于效率市场假说是否正确或是否合理引起许多争论。为了探讨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本文拟分为导论、效率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上的投资行为及结论四个部分来做说明。  相似文献   

18.
过度自信与过度交易--金融市场上的认知与行为偏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绵绵 《市场论坛》2004,(12):115-116
本文介绍金融市场上投资者过度自信的心理,导致的投资失败或收益下降而更为保守;研究了金融市场上缺乏科学决策的行为--过度交易,提出中国金融市场上的过度交易更为严重,指出研究行为金融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行为金融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02年行为金融学家Kahneman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后,国内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不断涌现。就当前我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的行为金融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阐述了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并分析了传统金融学理论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区别。分析了行为金融视阈下的证券投资的投资特征和行为偏差,并分析了行为金融学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应用,为我国金融投资者提供了一些实践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