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不仅是人要住进来,住进来还要有工作,有工作干之后,还要让他生活得好,还得有商业、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要构建社区。”这是华夏幸福基业(600340.SH)在县域产业新城建设中的实践理念。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66个县(市),在"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无一上榜.主要差距在于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相对偏低;GDP对财政的贡献率、人均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低于百强县;县(市)经济结构调整速度慢;财政供养人口增长过快,财政负担重;县(市)主要领导调动频繁,观念落后.要提高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应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稳定县(市)班子,抓住机遇,加大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  相似文献   

3.
突破“县域经济”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云:"郡县治,天下安;郡县丰,天下富."县域,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和行政体系中最基础的单元,其治理和发展,决定着最终的国富与民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能从当初的一个"资源小省"成长为"经济大省",也正是得益于蓬勃兴盛的县域经济. 受限于当初的城乡壁垒,浙江走上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形成浙江县域经济的雏形.随着市场经济纵深发展,专业市场、块状产业和小城镇建设相随而生、互促共长,浙江县域经济迅速壮大.管理体制上,浙江省更是对县域大胆放权,"省管县"财政体制,四轮"强县扩权",进一步激发着县域经济的活力.浙江进入全国"百强县"的数量逐年增加,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县域经济总量也是逐年攀升.  相似文献   

4.
许少勋 《发展》2005,(11):77-78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和重要的构成部分.目前,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861个,县级经济的GDP总量达5.4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56%,全国县域人口总数9.3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3%.因此,县域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稳定.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县域经济应该说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仍处于低级阶段."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与实际需要尚有很大的距离.如何改进这一现状,帮助县域经济发展驶入健康的快车道已成为当前经济领域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场"甜蜜事业"。一个陕北能源县,试图通过苹果产业来实现县域经济的转型,这与延安市政府的宏观布局有关,也与县域产业的突破求变有关。苹果产业的发展,不仅让农民尝到甜头,也引发了志丹农业生产方式的重构和变迁。  相似文献   

6.
省委、省政府领导历来高度关注县域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姜大明省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县域经济发展要跨上新台阶。制定新一轮支持政策,推动以市为单位整体提升县域经济水平。根据省领导有关指示要求,我们从本期开始每期选择一个县(市、区)进行重点报道,大力宣传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成就,研究探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新思路、新经验、新举措,积极营造"看县域,谋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努力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经济大省,广东GDP连续24年全国第一,为了突破多年来制约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资源匮乏、环境承栽压力加大、发展空间受限等突出问题,广东创造性地提出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的战略,使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8.
任旭东 《发展》2022,(2):28-30
2022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特别提出,要聚焦振兴实体经济,坚持质量并举、量质齐升,有中生新改造传统产业,小中生大做足增量产业,无中生有发展新兴产业,更大决心加快产业升级。甘肃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一五"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就初步构建起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至今仍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煤炭建材等传统产业为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2012,(9):22
2012年3月5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0.
"县域"和"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情条件下特有的概念,本文在简单分析了县域经济与旅游业的关系后,阐述了旅游业对县域经济的作用。然后,提出了推动县域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旅游"发展观念——强调旅游业与当地其他产业的交汇融合,谋求整个旅游产业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和与整个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最后,对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提出了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零下百度重温县域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2200多个县市,国土面积占全国90%以上,人口占全国60%以上,县域GDP占全国63.4%。可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点。也很显然,富国必须富县。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来看,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在于县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从县域本身来说,自然资源优势、产品产业优势,相当程度上寓于县域经济发展之中,城乡协调、社会经济协调和区域发展协调都需要统一到县域经济发展之  相似文献   

12.
要想建设好新农村,必须解决"三农"问题,而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要科学合理地整合县域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搞好农业产业化;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省委省政府最近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决定>.这充分肯定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实践表明,抓好了县域经济,全省经济总量才能快速提升,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才有坚实的依托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是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农”问题也成为了影响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阻碍.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做。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载体.发展县域经济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目标、新措施.  相似文献   

15.
燕胜三 《发展》2002,(10):15-15
定西县是全国洋芋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定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洋芋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初步形成了产业格局。今后,定西县发展洋芋产业的总体思路是,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要立足区域化布局,注重规模化种植。从实践来看,发展洋芋产业化,就要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根据资源优势、区域比较优势和市场要求进行区域化布局,实行规模化种植,扩大种植面积,建立洋芋基地。2002年,县上在西寨、团结、石泉、李家堡等乡镇建…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使县域经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从区域人口分布及劳动就业角度看.在全国2073个县域单位中.人口有9.4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3%.但从经济总量看.全国县域经济的GDP总和约为5万多亿元.仅占全国GDP的52%。另外从全国2073个县域经济单位按经济实力排序结果来看,  相似文献   

17.
县域主导产业是指在县域经济中发展速度较快、发展前景较好、对整个县域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它不一定是县域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产业,但却是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选择县域主导产业,除了要遵循比较优势强、需求收入弹性高、产业关联度大、生产率上升率高、创新能力强等一般性原则外,还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第一,要处理好县域主导产业与国家及大区域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国家及大区域主导产业代表着整个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的依托;县域主导产业是国家及大区域主导产业在县域空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苍山县围绕"打造全国全省知名矿业基地、争当全市矿业经济排头兵"的目标,将矿业作为苍山县域经济爆发式增长的头等大事来抓,精心编制实施矿业发展规划,做好资源整合、龙头带动、科技创新、绿色矿业"四篇文章",加快推动矿产资源与核心技术、市场需求、战略投资者和产业链条"四方集聚",着力打造"苍山矿业"品牌,矿业经济已经逐步成为苍山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改革发展30多年来,经济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客观地分析,这样高的增长速度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成就巨大,举世瞩目,使中国实现了从文革结束后的"经济崩溃边缘"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跨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初步奠定了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这样高的增长速度,也有负效应,就是在前进道路上陷入了"超速增长陷阱"(我在这里提出这个概念).所谓"超速增长陷阱",是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客观条件可承受限度,而引起的一系列负作用.据一些专家测算,我国这段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年均GDP增长率7~8%为适度.但实践结果却接近年均10%——至2010年统计为9.91%.这样超高的速度,是要付出发展长期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和较高通账的沉重代价的.广东的速度(至2007年统计是13.7%)为全国最高,代价也最重.这也是所谓"最富的地方是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走近十佳县     
《广西经济》2005,(6):15-21
建县制以来,县域经济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大局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我国有2200多个县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七成,县域GDP占全国的六成。因此,县域经济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民生经济,在区域经济范畴中蕴涵着无穷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